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追蟲取積散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追蟲取積散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因蟲積、食積、熱積、氣積引起的各種症狀。蟲積表現為腹痛、肚大青筋;食積表現於消化不良、腹脹不舒;熱積則可能伴隨發熱或便秘;氣積則涉及脹氣、噯氣等氣機不暢之症。此方通過瀉下與驅蟲作用,能有效排除體內積滯,並以米湯調補脾胃,防止攻伐過度。
組成藥物分析
檳榔(末)2錢
- 主要功效:殺蟲消積、行氣利水。
- 作用於殺滅腸道寄生蟲,尤擅驅絛蟲、蛔蟲。
- 能促進腸蠕動,緩解腹脹氣滯。
黑醜(頭末)2錢
- 即黑牽牛子,具有強烈瀉下作用,瀉濕熱、通二便。
- 用於攻逐積滯,尤其適用於實熱內結的便秘或水腫。
陳皮(末)8分
-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助檳榔、木香行氣,緩解腹脹,同時防止瀉下過猛傷胃氣。
木香(末)5分
- 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 與檳榔、陳皮協同,增強氣機運行,減少腹滿腹痛。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驅蟲與瀉積並行
- 方中檳榔為驅蟲主藥,配合黑醜的峻下作用,能促進蟲體排出。
- 黑醜瀉下力強,可以清除腸道積滯(食積、熱積),使穢濁之物得以排泄。
2. 行氣佐助攻逐
- 木香、陳皮行氣調中,既可緩解攻逐藥引發的腹痛,也能促進整體氣機運行,使積滯更易排出。
- 行氣藥還可防止因瀉下導致氣機壅滯不暢。
3. 砂糖湯送服,緩和峻烈之性
- 砂糖甘緩和中,能緩解黑醜、檳榔的峻烈之性,防止過度刺激胃腸。
- 五更服藥,利用人體陽氣升發之時,加強藥物作用,使瀉下效果更佳。
4. 瀉後調補脾胃
- 此方峻瀉後易傷正氣,故以米湯補益脾胃,避免過度損傷中焦之氣。
- 忌油膩魚腥,防止復積或影響脾胃恢復。
總結
此方劑以「攻逐積滯、驅蟲行氣」為核心,適合實證積滯(食積、蟲積、熱積)的小兒。黑醜峻下,檳榔驅蟲,輔以行氣藥物幫助舒緩症狀,瀉後再以米湯調補,體現「攻邪不傷正」的治療思路。
傳統服藥法
檳榔(末)2錢,黑醜(頭末)2錢,陳皮(末)8分,木香(末)5分。
上為末,研勻。
每服5錢,小者3錢,砂糖湯送下,五更服。瀉3-4次,以米湯補之。
忌魚腥、油膩之物三五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追蟲取積散, 出處:《回春》卷四。 組成:檳榔(末)2錢,黑醜(頭末)2錢,陳皮(末)8分,木香(末)5分。 主治:諸蟲。
追蟲取積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三引周佐溪方。 組成:雷丸、錫灰、檳榔、蕪荑仁、木香、大黃(煨)、黑醜、使君子、鶴虱各等分。 主治:小兒蟲積、食積、熱積、氣積,或肚大青筋,腹脹而痛。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