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子

使君子

SHI JUN ZI

  • 英文名稱: Fructus Quisqualis Indicae Rangoon Creeper Fruit With Seeds, Rangooncreeper Fruit
  • 別名:病疳子,五梭子,君子仁,五棱子,史君子,冬君子,冬均子,索子果,病柑子,留求子
  • 藥品來源: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成熟果實。9~10月間種子成熟,果皮變紫黑色時采摘,曬幹或用微火烘幹。置通風幹燥處,防蛀。
  • 道地藥材:雲南, 四川, 海南, 廣東, 廣西, 江西, 湖南, 貴州, 福建, 台灣, 西南地區
  • 生長環境:平原, 山坡, 路旁, 灌叢, 平地, 灌木叢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3-04-02

使君子的傳統功效


1. 健脾胃

使君子具有促進脾胃功能、增進食欲、調節腸胃、幫助消化等功效。

使君子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能够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肠道的吸收功能,从而起到健脾胃的作用。此外,「使君子」也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治小兒疳蛔:使君子十個(瓦上炒,為末),甘草(膽汁浸一夕)、白蕪荑各一分,苦楝子五個(炮,去核)。上末之,每服一錢,水煎服。(《幼科準繩》使君子散)

治小兒五疳,脾胃不和,心腹膨脹,時復疞痛,不進飲食,漸致羸瘦:厚樸(去皮,薑汁炙)、陳皮(去白)、川芎各一分,使君子仁(浸,去黑皮)一兩。上為細末。煉蜜丸如皂子大。三歲以上一粒,三歲以下半粒,陳米飲化下。(《局方》使君子丸)

古代典籍

2. 消食化積

使君子被認為具有消食化積的功效,能夠增進脾胃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 驅蟲殺蟲

殺蟲,消積,健脾。治蛔蟲腹痛,小兒疳積,乳食停滯,腹脹,瀉痢。

《開寶本草》:主小兒五疳,小便白濁,療瀉痢。

治療蛔蟲病:使君子用於驅蛔,近代作了較多觀察,但結果不盡一致。據數十例至數百例的報告,服藥後的排蟲率自30左右至86%不等,大便複查蟲卵陰轉率一般約在30~40%上下,但亦有低至15.4%的。有人認為服藥後多數患者蛔蟲不能1次驅凈,有重複用藥的必要;但也有指出,反複用藥並無多大裨益。

治療蟯蟲病:將使君子仁炒熟,於飯前半小時嚼食。小兒每日3~15粒,,成人15~30粒,分3次服。連服15天為一療程,隔1月再服一療程。服藥前後忌飲濃茶。一般經1~2療程,癥狀即可消失。

治療腸道滴蟲病:將使君子炒黃,成人嚼服,兒童研末服。劑量:1歲以內每日1錢,1~2次分服,1~3歲每日服1.5錢,成人日服1次,每次5錢,連服3~5天為一療程;必要時隔3~5天後再服1~2個療程。觀察7例,其中成人3例,經一療程治愈;嬰兒4例,經2~3療程治愈。

古代典籍

使君子的現代功效


1. 預防腫瘤或抗癌

現代研究表明,「使君子」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轉移,對於腫瘤的預防和治療有一定的幫助。

「使君子」中的多醣類成分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提高人體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從而達到抗腫瘤的效果。此外,「使君子」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減少對細胞的損傷,從而起到抗腫瘤的作用。

2. 降血糖

現代研究表明,「使君子」中的多醣類化合物能夠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對於糖尿病等疾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3. 抗發炎

現代研究表明,「使君子」中的多酚類化合物、挥发油等成分能夠抑制炎症反應的發生,減輕炎症對身體的影響。

炎症是身體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反應,包括紅腫、熱痛、發熱等症狀。炎症反應的過度和持續可以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如風濕性關節炎、腸炎等。

「使君子」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和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夠減輕身體對外界刺激產生的炎症反應,減少炎症對身體的損傷。此外,「使君子」還能夠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對於預防感染和促進身體康復都有一定的作用。

使君子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6-15g,搗碎入煎;或入丸、散;去殼炒香嚼服,小兒每歲每日1粒-1粒半,總量不起過20粒。

使君子的炮製


  • 使君子仁:除去外殼,取淨仁。
  • 炒使君子仁: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有香氣,取出,放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服藥時忌飲熱茶。大量服用能引起呃逆、眩暈、嘔吐等反應。
  • 《綱目》:忌飲熱茶,犯之即瀉。
  • 《本草經疏》:忌食熱物。
  • 《本草匯言》:脾胃虛寒之子,又不宜多用,多食則發呃。苟無蟲積,服之必致損人。服藥時忌飲熱茶、忌飲濃茶。大量服用能引起呃逆、眩暈,嘔吐等反應。

使君子相關的方劑


使君子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肩頸痠痛腹痛

使君子含有的化學成分


蘋果酸(malicacid), 葡萄糖(glucose), 蔗糖(sucrose), 琥珀酸(succinicacid), 枸椽酸(citricacid)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