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七轉靈應丹中包含蕪荑,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驅蟲止癢: 蕪荑性苦寒,具有殺蟲止癢之效。該方劑主治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風疹、濕疹等症狀,而蕪荑能有效驅除寄生蟲,並抑制皮膚炎症,達到止癢目的。
- 清熱解毒: 蕪荑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瘡瘍、腫毒等疾病。七轉靈應丹中,蕪荑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七轉靈應丹中包含牽牛子,主要基於其瀉下通便的功效。牽牛子味苦,性寒,入脾、大腸經,具有瀉下攻積、消腫散結的功效。方中使用牽牛子,旨在通過其強烈瀉下作用,驅除體內積滯,並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等目的。然而,牽牛子毒性較強,使用需謹慎,需由經驗豐富的中醫師辨證論治,方可安全有效地應用。
七轉靈應丹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消積: 檳榔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消積、驅蟲殺蟲之效。方劑中加入檳榔,有助於促進氣血運行,消散積滯,改善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 降逆止嘔: 檳榔入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七轉靈應丹主要用於治療胃氣上逆、嘔吐不止等症狀,檳榔的加入有助於抑制胃氣上逆,緩解嘔吐。
此外,檳榔還能清熱解毒,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七轉靈應丹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七轉靈應丹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瘀血阻滯等症,而大黃的瀉熱通便作用可協助清除體內積熱,促進瘀血消散,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 引藥下行: 大黃味苦,善於下行,可引其他藥物下達病所,發揮更佳的療效。七轉靈應丹中包含多味藥材,大黃的引藥下行作用可促進藥力直達病竈,增強治療效果。
七轉靈應丹中加入木香,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其辛散之性可行氣止痛,用於治療胸腹脹滿、脘腹疼痛等症狀。
2. 理氣健脾: 木香能理氣健脾,幫助脾胃運化,改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七轉靈應丹中加入木香,有助於提升整體方劑的理氣健脾功效,促進藥物吸收,提高療效。
七轉靈應丹中包含雷丸,主要是因為雷丸具有驅蟲的功效。雷丸性寒,味苦,入脾、胃經,能殺蟲止痛,尤其針對蛔蟲、蟯蟲等寄生蟲效果顯著。
雷丸在七轉靈應丹方中與其他藥材配伍,如檳榔、使君子等,共同發揮驅蟲作用,並輔以茯苓、白朮等健脾化濕藥,調節脾胃功能,達到驅蟲健脾的功效。
主治功效
七轉靈應丹:解救山間瘴氣、毒蠱、疑難雜症的天然良藥
中藥方劑「七轉靈應丹」由蕪荑、牽牛子、檳榔、大黃、木香、雷丸等藥材組成,主治山間的瘴氣、毒蠱,無論是新老積疾、各種疑難雜症;以及婦女的血滯、血閉,小兒的肚腹脹大、面黃肌瘦的疳積;各種心痛、還有各種蠱毒積聚。
藥材介紹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它可以殺滅絛蟲、鉤蟲、蛔蟲、繞蟲、薑片蟲等多種寄生蟲;祛除胃腸濕氣,調氣機而降;除煩解悶,祛除胸腹滿悶之氣;行胃腸之氣,消積、行滯;利水消腫,行氣通便,截瘧。檳榔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藥效,治療各種疾病。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牽牛子:**中藥名,為旋花科植物牽牛的種子。其味苦、性寒,歸腎、大腸經,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驅蟲殺蟲等功效。其中,牽牛子瀉下之力尤以黑牽牛子為勝,炒牽牛子瀉下之力較強,且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炮牽牛子瀉下之力較弱,但能補腎壯陽,固精縮尿。此外,牽牛子性寒涼,味甘苦,能瀉火通便,驅蟲殺蟲。可治療腸道寄生蟲病,如蛔蟲、蟯蟲、絛蟲等;頭蝨;皮膚瘙癢等。
總結
中藥方劑「七轉靈應丹」以蕪荑、牽牛子、檳榔、大黃、木香、雷丸等藥材為主要成分,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多種功效,主治山間的瘴氣、毒蠱,無論是新老積疾、各種疑難雜症;以及婦女的血滯、血閉,小兒的肚腹脹大、面黃肌瘦的疳積;各種心痛、還有各種蠱毒積聚。在中醫臨牀中,七轉靈應丹廣泛應用於各種疾病的治療,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蕪荑5錢(取末4錢),牽牛5兩(取頭末3兩),檳榔5兩(取淨末3兩),大黃5兩(取淨末3兩),木香5錢(取淨末4錢),雷丸4兩(取淨末3兩),錫灰1兩(煨,取淨末3錢)。
若失音者,加沈香、琥珀各4錢。
上各取淨藥末,1處拌勻,蔥白湯露1宿為丸,如黍米大。
每服4分;病深年遠者,加至5分,用蔥白湯露1宿,早晨空心冷下。取出病根,日晚用溫粥補之。
忌生冷、硬物、葷腥等物三十日。孕婦不宜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孕婦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七轉靈應丹,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十八。 組成:蕪荑5錢(取末4錢),牽牛5兩(取頭末3兩),檳榔5兩(取淨末3兩),大黃5兩(取淨末3兩),木香5錢(取淨末4錢),雷丸4兩(取淨末3兩),錫灰1兩(煨,取淨末3錢)。 主治:山嵐瘴氣,蠱毒,不問新舊諸積諸氣;及婦人血瘕血閉,小兒肚大面黃疳積;一切心痛,諸般蠱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