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檀香

TAN XIANG

  • 英文名稱: Lignum Santali Albi Heartwood Of Sandalwood,
  • 別名:白檀,旃檀,黃檀香,檀香木,白檀木,真檀,白檀香,裕香
  • 藥品來源:本品為檀香科檀香屬植物檀香 SantalumalbumL. 樹幹的心材 。原產地植後30~40年採伐,鋸成段,砍去色淡的邊材,心材乾燥入藥。
  • 道地藥材:雲南,海南,廣東,台灣,印度,印尼,馬來西亞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3-04-02

檀香的傳統功效


1. 健脾胃

《珍珠囊》:引胃氣上升,進食。《綱目》:治噎膈吐食。又面生黑子,每夜以漿水洗拭令赤,磨汁塗之。

《本草備要》;調脾胃,利胸膈,為理氣要藥。

治噎膈飲食不入:白檀香一錢五分,茯苓、橘紅各二錢。 俱為極細末,人參湯凋下。

古代典籍

2. 活絡止痛

檀香具有一定的活絡止痛作用,可以緩解身體的疼痛症狀。

檀香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檀香酚、檀香醇、檀香酸等,這些成分能夠減少疼痛感覺,有一定的止痛作用。此外,檀香還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組織的修復和恢復,對於緩解疼痛也有一定的幫助。

因此,檀香常被用於治療一些輕微的疼痛,如頭痛、牙痛、關節疼痛、肌肉疼痛等。此外,檀香還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治療,協助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促進身體的健康。

檀香治心腹諸痛,屬半虛半實者:丹參一兩,白檀香、砂仁各一錢半。 水煎服。 (《醫學金針》丹參飲)

治心腹冷痛:白檀香三欽(為極細末),乾薑五錢。 泡湯調下。

古代典籍

3. 理氣行氣

行氣溫中,開胃止痛。 用於寒凝氣滯,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心絞痛。

李杲:檀香能調氣而清香,引芳香之物上行至極高之分,最宜橙橘之屬,佐以薑、棗,將以葛根、豆蔻、縮砂、益智通行陽明之經,在胸膈之上,處咽嗌之中,同為理氣之藥。

解惡毒風腫:白檀香、沉香各一塊,重一分,檳榔一枚。 上三味各於砂盆中以水三盞細磨取盡,濾去滓,銀石銚內煎沸,候溫,分作三服。 (《聖濟總錄》檀香飲)

4. 溫裡溫中

檀香具有一定的溫裡溫中功效。檀香可入脾、胃、心、肺、腎經,有活血化瘀、散寒溫中、止痛安神等作用。在中醫上,檀香常用於治療寒性症狀、疼痛、失眠、心神不寧等症狀,尤其對於因寒冷、氣虛引起的相關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治陰寒霍亂:白檀香、藿香梗、木香、肉桂各一錢五分。 為極細末。 每用一錢,炒薑五錢,泡湯調下。

檀香的現代功效


1. 抗氧化

檀香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減少氧化損傷,對於預防多種慢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益處。

檀香中含有多種化合物,如檀香酚、檀香醇、檀香酸等,這些成分具有明顯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減少氧化損傷,對於預防老化和多種慢性疾病有一定的益處。研究表明,檀香能夠減少脂質過氧化反應的發生,降低氧化壓力,進而減少慢性疾病的風險。

2. 預防心血管疾病

檀香對心血管系統有著一定的益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降低血壓:檀香中的化合物能夠擴張血管,增加血管的彈性,進而降低血壓,減少心臟負荷,對於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有一定的幫助。

  • 改善心臟功能:檀香能夠促進心臟的血液循環,增強心臟的收縮力,改善心臟的功能,對於心臟病等疾病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 預防血栓:檀香具有抗凝血作用,能夠防止血栓的形成,減少血栓疾病的發生。

  • 抗氧化作用:檀香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減少氧化損傷,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益處。

3. 抗菌、抗病毒

檀香具有明顯的抗菌消炎作用,能夠對抗多種細菌和病毒感染。

檀香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檀香酚、檀香醇、檀香酸等,這些成分能夠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並且可以減少炎症反應,從而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研究表明,檀香能夠對抗多種病原體,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肺炎鏈球菌等,對於各種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都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檀香常被用於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如支氣管炎、肺炎、膀胱炎、口腔炎症等,尤其對於對抗多種細菌和病毒有較好的療效。

4. 鎮靜

檀香具有一定的鎮靜安神作用,能夠緩解焦慮、緊張、失眠等症狀,對於提高睡眠質量和改善睡眠問題有一定的幫助。

檀香中的化合物可以影響神經傳遞物質的釋放,進而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從而達到鎮靜安神的效果。此外,檀香還可以降低血壓,減少心臟負荷,對於高血壓、心臟病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從而進一步幫助緩解焦慮、緊張等情緒問題。

5. 止痛功效

檀香具有一定的止痛功效,能夠緩解多種疼痛症狀,包括頭痛、牙痛、肌肉疼痛等。

檀香中含有多種化合物,如檀香醇、檀香酸等,這些成分具有鎮痛作用,可以減輕疼痛,特別是對於神經性疼痛和肌肉疼痛有較好的緩解效果。此外,檀香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進一步幫助緩解疼痛。

因此,檀香常被用於治療頭痛、牙痛、肌肉疼痛等症狀,尤其對於因風寒濕引起的疼痛症狀有較好的療效。此外,檀香還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治療,協助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檀香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 煎湯, 1.5-3g,後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磨汁塗。

檀香的炮製


用水浸泡,鎊片或劈碎,晾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草匯言》:如陰虛火盛,有動血致嗽者,勿用之。如陰虛火盛,有動血致嗽者,勿用之。
  •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避免使用檀香,因為檀香可能會影響胎兒或嬰兒的健康。
  • 患有肝臟疾病或腎臟疾病的人應避免使用檀香,因為檀香可能會加重這些疾病的症狀。
  • 過敏體質者應避免使用檀香,因為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如皮膚發紅、發痒等。
  • 使用檀香時應注意劑量,避免使用過量或長期使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

檀香相關的方劑


檀香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心絞痛胰臟炎霍亂胃及十二指腸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細菌性食物中毒風濕性心臟病前胸上部位疼痛胸骨疼痛胸悶胸痛肋間神經疼痛上吐下瀉腹痛嘔吐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