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胃枳殼丸

YANG WEI ZHI KE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2.5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7%
胃經 20%
肺經 15%
肝經 11%
心經 7%
大腸經 6%
腎經 4%
膽經 4%
三焦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養胃枳殼丸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因為其 補氣健脾 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因脾胃虛弱引起的胃部不適。

人參具有 補氣養陰 的功效,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有助於緩解胃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同時,人參還能 益氣生津,幫助改善因脾胃虛弱導致的口乾舌燥、食慾不振等症狀。

因此,在養胃枳殼丸中加入人參,可以 協同枳殼 疏肝理氣、降逆止嘔的作用,達到 健脾養胃、和胃止痛 的效果。

養胃枳殼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緩和枳殼苦寒之性: 枳殼味苦性寒,有理氣消積之效,但過於寒涼易傷脾胃。甘草性甘味平,入脾胃經,可緩解枳殼的寒性,保護脾胃,避免其損傷。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在養胃枳殼丸中,甘草能與枳殼等藥材相互協調,使藥效更為平和、穏定,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養胃枳殼丸」方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理氣疏肝,降逆止嘔: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疏肝、降逆止嘔之效。枳殼善於行氣消積,二者合用,可協同理氣降逆,緩解胃脘脹滿、嘔吐等症狀,適合於因肝氣鬱結、脾胃不和所致的胃病。
  2. 助消化,增進食慾: 青皮還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幫助消化吸收,並具有健脾開胃的作用。與枳殼配伍,可增強胃腸功能,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養胃枳殼丸中加入沉香,是基於其行氣止痛的功效。沉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氣味芳香,能行氣止痛,溫中止嘔,對於胃寒、脾虛導致的胃痛、嘔吐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枳殼味苦、酸,性寒,入脾、胃經,具有理氣消食、行氣止痛之效,與沉香合用,可增強行氣止痛的效果,更有效地緩解胃部不適。

養胃枳殼丸中加入黃連,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熱瀉火,燥濕止瀉: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的功效。枳殼則偏於行氣消積,兩者配合,可有效控制胃熱,減少胃火上炎所致的胃痛、口苦、便祕等症狀,並改善因胃熱引起的腹瀉。
  2. 緩解胃痛,保護胃黏膜:黃連具有抑菌消炎作用,能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等病菌的生長,減輕胃黏膜炎症,緩解胃痛。同時,黃連能保護胃黏膜,減少胃酸對胃黏膜的損傷。

養胃枳殼丸中加入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胃痛,行氣止痛:延胡索性味苦辛、微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胃痛患者,延胡索能夠緩解胃部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促進胃部血液循環,改善胃部功能。
  2. 配合枳殼,消食化積:枳殼性味苦辛、微寒,入脾、胃經,具有消食積、化痰飲的功效。延胡索與枳殼搭配,相輔相成,能夠更好地促進胃腸蠕動,消食化積,緩解胃部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

養胃枳殼丸方劑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氣,助消化吸收: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和胃止嘔的作用。胃部虛弱者,脾胃運化功能減弱,容易導致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白朮可補脾胃之氣,促進脾胃功能恢復,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改善胃部不適。
  2. 燥濕化痰,止嘔止瀉:胃中濕氣過重,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白朮具有燥濕化痰、健脾止瀉的作用,可以幫助去除胃中的濕氣,改善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起到養胃止瀉的效果。

養胃枳殼丸中包含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降逆止嘔:枳殼味苦性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胃脘脹滿、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枳殼能有效緩解。
  2. 健脾和胃,消食化積:枳殼還能健脾和胃,消食化積,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脘腹脹滿等症狀也有幫助。

因此,養胃枳殼丸中加入枳殼,旨在疏肝理氣、降逆止嘔,同時健脾和胃,消食化積,達到養胃的目的。

養胃枳殼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健脾利濕,和胃止嘔: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其利水滲濕作用能緩解胃部濕氣,有助於改善胃口不佳、嘔吐等症狀。

2. 配合枳殼,增強消食化積作用: 枳殼性苦辛、微寒,入肝、脾經,具有理氣消食、化痰止咳之功效。茯苓與枳殼搭配,能增強其消食化積功效,共同促進胃腸功能正常運作,達到養胃的效果。

養胃枳殼丸中加入半夏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降逆: 半夏曲性溫,善於消食化積,降逆止嘔。胃脘脹滿、食積不化、噯氣嘔吐等症狀,半夏曲能有效緩解。
  2. 燥濕健脾: 半夏曲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可針對脾胃虛弱、濕氣內阻導致的食慾不振、腹脹、泄瀉等症狀,起到健脾燥濕的作用。

因此,半夏曲在養胃枳殼丸方劑中,起到消食降逆、燥濕健脾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改善胃部不適,促進消化功能。

養胃枳殼丸中加入木香,是基於其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大腸經。其能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緩解胃脘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同時,木香也能健脾消食,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改善脾胃運化功能。

因此,木香的加入可以協同枳殼理氣消食,緩解胃脘脹痛,促進消化,改善脾胃功能,達到養胃之效。

養胃枳殼丸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厚朴善於燥濕健脾,行氣消食:厚朴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肺經,具有燥濕健脾、行氣消食、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脾胃濕阻,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厚朴能有效改善。
  2. 厚朴與枳殼相輔相成:枳殼性寒,味苦,善於行氣消積,但容易傷脾胃。厚朴性溫,能緩解枳殼的寒性,且其行氣消食的作用能加強枳殼的效果,使二者相輔相成,共同達到養胃消食的目的。

因此,厚朴的加入,既能補益脾胃,又能協調枳殼的寒性,使養胃枳殼丸的功效更加全面。

養胃枳殼丸中加入神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神麴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開胃健脾之功效。枳殼則具有行氣消脹、理氣化痰之效。二者合用,可共同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食物,緩解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痛、腹脹等症狀。
  2. 健脾養胃:神麴能健脾胃,改善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功能障礙。枳殼則能理氣健脾,增強胃腸動力,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共同達到養胃的效果。

養胃枳殼丸方劑中加入麥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消食化積:麥芽性味甘平,入脾經,具有消食化積的功效。胃中如有食積停滯,會導致胃脘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麥芽可以幫助消化食物,促進胃腸蠕動,緩解食積停滯所致的胃部不適。

2. 和胃健脾:麥芽除了消食化積外,還有和胃健脾的功效。脾胃虛弱者,往往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麥芽可以健脾益胃,增強脾胃功能,有助於改善消化吸收。

因此,養胃枳殼丸中加入麥芽,可以起到消食化積、和胃健脾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胃部不適,增進食慾。

養胃枳殼丸中包含陳皮,主要原因如下:

  1. 理氣健脾,和胃止嘔: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理氣化痰,健脾和胃之效,可助枳殼消食導滯,緩解胃脘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
  2. 降逆止嘔:陳皮能降氣止嘔,配合枳殼疏肝理氣,可有效緩解因氣逆上衝所致的胃脘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起到和胃降逆的作用。

養胃枳殼丸中加入益智仁,主要是針對其健脾益智、溫胃止嘔的功效。

益智仁性溫,味甘辛,入脾、腎經。其味辛溫,可溫脾胃,助消化,改善脾胃虛寒導致的胃脘冷痛、食慾不振、嘔吐等症狀。另外,益智仁還具有健脾益智的功效,可改善脾胃功能,增強記憶力,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益智仁在養胃枳殼丸中,可起到溫胃止嘔、健脾益智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胃部不適,增強脾胃功能。

養胃枳殼丸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 溫胃止嘔: 生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客胃、脾胃虛寒所致的胃痛、嘔吐等症狀,生薑可以溫暖脾胃,促進消化,減輕不適。

二、 調和藥性: 枳殼味苦性寒,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加入生薑可以中和枳殼的寒性,防止其過於寒涼而傷脾胃,同時也能增強枳殼理氣消食的效果,使藥效更加協調。

養胃枳殼丸為傳統中醫用於調理脾胃氣滯、消化不良之方劑。其中,檀香作為一味重要草藥,其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功效。根據中醫理論,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檀香能促進脾胃氣機運轉,增強消化吸收功能,對於因脾胃虛弱所致的腹脹、食少、噁心等症狀有良好療效。此外,檀香還能調節情緒,緩解由精神壓力引起之消化系統問題。因此,在養胃枳殼丸中加入檀香,旨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溫中行氣、健脾開胃的作用,以期改善脾胃機能,增進患者食慾與消化能力。

養胃枳殼丸中加入檳榔,看似矛盾,實則有其用意。檳榔味辛、苦,性溫,入胃經,具有消食導滯、行氣止痛之效。

一方面,檳榔能消食導滯,助於消化積滯,緩解胃脘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與枳殼、厚朴等藥物協同作用,增強養胃效果。另一方面,檳榔行氣止痛,可緩解胃痛、胃脹等症狀,並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

因此,檳榔在養胃枳殼丸中,並非單純的消食藥物,而是通過消食導滯、行氣止痛等作用,輔助其他藥物,達到養胃的效果。

養胃枳殼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血養胃: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滋陰、調經止痛的功效。胃虛弱常伴隨氣血不足,當歸可補益氣血,促進胃氣恢復,改善胃部供血,增強其功能。
  2. 調和藥性: 枳殼味苦酸,性寒,入脾、胃經,具有理氣消積、化痰止咳的功效。當歸性溫,可緩解枳殼的寒涼之性,避免寒性藥物對胃造成刺激,使藥性更溫和,更好地達到養胃的效果。

「養胃枳殼丸」中添加甘松,主要原因有二:

  1. 行氣止痛: 甘松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解鬱、止痛消脹的功效。枳殼味苦、性寒,偏於降逆止痛。二者配伍,可協調氣機,行氣止痛,改善胃部脹滿、疼痛等症狀。
  2. 溫胃散寒: 甘松亦具溫胃散寒之效,可溫暖脾胃,緩解寒凝氣滯所致的胃痛、腹痛等症。與枳殼同用,既能行氣解鬱,又能溫胃散寒,更利於治療胃寒疼痛。

養胃枳殼丸中加入白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溫胃止嘔:白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消食止嘔之功效。對於寒性胃痛、胃寒嘔吐等症,白荳蔻能溫暖胃陽,促進胃氣運行,緩解嘔吐症狀。

二、助消導滯:白荳蔻能促進消化,幫助食物消化吸收,尤其對肉食消化不良、腹脹等症有較好的效果。與枳殼、厚朴等藥材合用,更能增強消食導滯的功效,使胃氣通暢,改善消化功能。

養胃枳殼丸中添加砂仁,主要有以下原因:

  1. 行氣消脹: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脹、和胃止嘔的功效。枳殼善於理氣消積,但若脾胃虛弱,則易致氣滯,砂仁可協同枳殼,使氣機流通,避免藥性過於峻猛,損傷脾胃。
  2. 溫脾暖胃:砂仁性溫,可溫脾暖胃,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對於寒濕困脾、胃寒疼痛等症狀,起到溫陽散寒的作用。

養胃枳殼丸中加入三稜,主要是為了 消食化積、行氣止痛

三稜具有破氣消積、行氣止痛的功效,能有效地 化解胃腸積滯、消除腹脹。此外,三稜還能 活血化瘀,對於胃痛、胃脹伴有血瘀者效果更佳。

因此,在養胃枳殼丸的組成中加入三稜,可以 協同其他藥材,更有效地 改善胃部不適,達到 養胃健脾、消食化積 的目的。

養胃枳殼丸中加入莪朮,主要考量其兩大功效:

  1. 消食化積: 莪朮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消食積、行氣止痛之效。胃部若有積食停滯,會導致胃脘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而莪朮能幫助消解積食,改善胃部消化功能。
  2. 活血化瘀: 莪朮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胃部局部血液供應,有助於修復胃黏膜損傷,緩解胃痛等症狀。

因此,在養胃枳殼丸中加入莪朮,能有效改善胃部積食、疼痛等症狀,起到養胃健脾的作用。

養胃枳殼丸中加入蒼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蒼朮性溫,味苦辛,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化濕止瀉的功效。胃部濕氣過重,會影響脾胃運化,導致消化不良、腹脹等症。蒼朮能有效祛除胃部濕氣,改善脾胃功能,有助於養胃。
  2. 理氣止痛:蒼朮還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胃痛常常伴隨氣滯血瘀,蒼朮能疏肝理氣,促進氣血流通,緩解胃痛。

因此,蒼朮的加入對於改善脾胃功能、緩解胃痛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養胃枳殼丸」

組成:

  • 人參
  • 甘草
  • 青皮
  • 沉香
  • 黃連
  • 延胡索
  • 白朮
  • 枳殼
  • 茯苓
  • 半夏曲
  • 木香
  • 厚朴
  • 神麴
  • 麥芽
  • 陳皮
  • 益智仁
  • 生薑
  • 檀香
  • 檳榔
  • 當歸
  • 甘松
  • 白荳蔻
  • 砂仁
  • 三稜
  • 莪朮
  • 蒼朮

主治:

  • 嘔吐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白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暖脾胃陽氣、化濕、行氣止嘔之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沉香: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莪朮: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的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 麥芽:性甘、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等功效。

  •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三稜:性味辛、溫,歸脾、胃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傳統代功效。

  •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 檀香: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活絡止痛、健脾胃等功效。

  • 延胡索:性辛、溫,歸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之功效。

  • 益智仁:具有補陽、補氣、溫裡溫中、調經和補腎的功效。

  •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神麴:又稱神曲、玉麴、麵麴,性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養胃枳殼丸」具有理氣、健脾、止嘔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嘔吐。方中人參、甘草、白朮、茯苓健脾益氣,理氣和胃;青皮、枳殼理氣行氣,和胃止嘔;延胡索、砂仁理氣止嘔,溫中散寒;半夏曲消積導滯,止嘔;陳皮和胃理氣,燥濕化痰。諸藥合用,共奏理氣、健脾、止嘔之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甘草1兩,青皮(去白)1兩,沈香1兩,黃連(酒煮,焙)1兩,玄胡索1兩,白朮2兩,枳殼(去瓤,麩炒)2兩,白茯苓2兩,半夏曲2兩,南木香2兩,厚朴3兩,神曲(炒)3兩,麥芽(炒)3兩,陳皮(去白)1兩半,益智仁1兩2錢,片薑1兩2錢,檀香末1兩2錢,檳榔2兩半,當歸(酒洗)半兩,甘松(洗去土)半兩,白豆蔻3兩半,縮砂仁4兩,京三稜4兩,蓬莪朮(煨)4兩,蒼朮(去皮,泔浸)5兩。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50丸,食後淡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養胃枳殼丸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

相關疾病


嘔吐

相同名稱方劑


養胃枳殼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四引《經驗秘方》。 組成:人參1兩,甘草1兩,青皮(去白)1兩,沉香1兩,黃連(酒煮,焙)1兩,玄胡索1兩,白朮2兩,枳殼(去瓤,麸炒)2兩,白茯苓2兩,半夏曲2兩,南木香2兩,厚朴3兩,神曲(炒)3兩,麥芽(炒)3兩,陳皮(去白)1兩半,益智仁1兩2錢,片薑1兩2錢,檀香末1兩2錢,檳榔2兩半,當歸(酒洗)半兩,甘松(洗去土)半兩,白豆蔻3兩半,縮砂仁4兩,京三棱4兩,蓬莪朮(煨)4兩,蒼朮(去皮,泔浸)5兩。 主治:翻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