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香丸

靈香丸

LING XIA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金匱翼》卷六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8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脾經 19%
肺經 15%
胃經 15%
大腸經 11%
三焦經 7%
心經 3%
腎經 3%
膽經 3%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靈香丸中包含胡椒,主要有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止痛:胡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靈香丸主要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胃脘冷痛、腹痛、腹瀉等症,胡椒的溫中散寒之性可緩解寒邪凝滯引起的疼痛,並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功能。
  2. 助藥力、增藥效:胡椒作為藥引,能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使藥力更加迅速、有效地發揮作用。靈香丸中其他藥材如吳茱萸、丁香等也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胡椒的加入可以協同這些藥材,發揮更強的療效。

靈香丸中加入枳殼,主要是為了其行氣消脹降逆止嘔的作用。

枳殼味苦、酸,性微寒,入脾、胃經。其行氣消脹的功效,能疏通氣機,解除胸腹脹滿、脘腹疼痛等症狀。而降逆止嘔的作用,則能抑制胃氣上逆,緩解嘔吐、噁心等症狀。

靈香丸主治胸脘痞悶、噯氣吞酸、食少腹脹、嘔吐呃逆等症,枳殼的加入可有效改善這些症狀,並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療效。

靈香丸方劑中加入檀香,乃取其獨特的藥性及功效。檀香氣味芳香,性溫,入心、脾、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納氣、安神定志之效。

其香氣可醒脾開胃,有助於改善食慾不振、脾胃虛弱等症狀;溫腎納氣則能溫補腎陽,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夜尿頻多等症狀;安神定志則可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

因此,檀香的加入,不僅增添了靈香丸的香氣,更提升了其藥效,使其更能有效地改善相關疾病。

靈香丸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作用。對於靈香丸所治的氣血凝滯、經絡不通、疼痛腫脹等症狀,紅花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此外,紅花還能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加速傷口癒合,進一步增強靈香丸的療效。

靈香丸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五靈脂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效。靈香丸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五靈脂在此發揮重要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行氣止痛:五靈脂能行氣止痛,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胸痛等症狀,能起到緩解作用。靈香丸中加入五靈脂,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行氣止痛的效果。

靈香丸方劑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木香性溫,味苦,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靈香丸多用於治療氣滯血瘀、脘腹脹痛等症,木香可以疏通氣機,緩解疼痛,改善消化功能。
  2. 燥濕健脾: 木香還有燥濕健脾的功效。一些脘腹脹痛的患者,可能伴隨脾胃濕困。木香可以燥濕健脾,促進脾胃運化,進一步緩解脹痛。

綜上所述,靈香丸方劑中加入木香,能夠協同其他藥物,達到行氣止痛、燥濕健脾的功效,更好地治療相關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靈香丸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心胃痛」,即現代所謂「胃脘痛」或「心口痛」,多因氣滯、血瘀、寒凝或食積導致,症見胃脘部疼痛、脹悶、或伴嘔逆。古醫認為「不通則痛」,此方以溫通散瘀、行氣止痛為法,尤適用於寒凝氣滯兼瘀血之痛證。


二、組成藥物分析與配伍邏輯

1. 君藥:行氣溫通,散寒止痛

  • 白胡椒:辛熱,歸胃、大腸經,溫中散寒,下氣止痛,針對胃寒痛。
  • 白檀香:辛溫,理氣散寒,專入脾胃,善解「心腹諸痛」。

2. 臣藥:活血化瘀,調暢氣機

  • 紅花:辛溫,活血化瘀,通經止痛,治氣滯血瘀之痛。
  • 五靈脂(去沙):苦甘溫,活血散瘀,專攻「血滯諸痛」,與紅花協同破瘀。
  • 廣木香:辛苦溫,行氣止痛,醒脾和胃,助檀香調暢中焦氣滯。

3. 佐藥:破氣消積,防藥壅滯

  • 枳殼:苦辛微寒,破氣消積,寬中除脹,兼緩溫藥之燥性,防氣機壅滯。

三、治療原理推論

  1. 溫通散寒:白胡椒、檀香直祛中焦寒邪,寒散則痛減。
  2. 行氣活血:木香、枳殼調氣,紅花、五靈脂化瘀,氣行血活則經絡通暢。
  3. 丸劑噙化緩效:藥丸於口中漸化,使藥力持續作用於上中焦,尤適「急痛」需速效者。
  4. 六月六日修合:古法擇時製藥,或取盛夏陽氣旺盛之際,助藥性溫通之力。

四、潛在應用延伸

此方除心胃痛外,或可推廣用於:

  • 寒凝血瘀型胸痹(如心絞痛)之輔助治療。
  • 氣滯脘腹脹滿輕症,若兼寒象尤宜。

(註:以上分析基於古籍記載與中醫理論推演,臨床應用需辨證論治。)

傳統服藥法


白胡椒、枳殼、白檀香、紅花、五靈脂(去沙)、廣木香。
上為末,於六月六日修合,水泛為丸。
每用7丸,噙化。少頃痛即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靈香丸具有行氣止痛、理氣和胃的功效,但是不宜長期服用。如果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胃腸道不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靈香丸, 出處:《金匱翼》卷六。 組成:白胡椒、枳殼、白檀香、紅花、五靈脂(去沙)、廣木香。 主治:心胃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