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煎丸

DING XIANG JI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胃經 19%
肺經 15%
心經 14%
腎經 14%
肝經 7%
膀胱經 2%
膽經 1%
大腸經 0%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丁香煎丸中包含丁香,是因其藥性溫熱,能行氣止痛、溫中降逆,且有獨特的芳香氣味,可醒脾開胃。

丁香的溫熱藥性,有助於溫暖脾胃,改善寒性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其行氣止痛作用,能緩解胸腹脹痛、氣滯疼痛。芳香氣味則可醒脾開胃,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因此,丁香在丁香煎丸中,發揮著溫中降逆、行氣止痛、醒脾開胃的多重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丁香煎丸中加入沉香,主要是利用其溫暖脾胃、行氣止痛的功效。

沉香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其香氣能溫暖脾胃,促進消化,並能行氣止痛,緩解腹部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丁香煎丸以溫腎壯陽為主,而沉香的溫暖脾胃之效,能輔助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提高藥效。此外,沉香的香氣還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可緩解因腎虛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狀。因此,沉香在丁香煎丸中扮演著重要的協同作用。

丁香煎丸中加入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芳香化濕: 藿香性辛溫,具有芳香化濕、解表止嘔之功效。丁香煎丸常用於治療濕濁內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脘腹脹滿、嘔吐泄瀉等症狀。藿香的加入,有助於疏散濕濁,理氣和胃,緩解患者不適。
  2. 增強療效: 藿香與丁香等藥材配合,相輔相成,可增強藥效。丁香溫中散寒,溫腎助陽,藿香則芳香化濕,解表止嘔。兩者合用,既能溫中散寒,又能化濕解表,對於治療寒濕內阻、脾胃失調等症狀更為有效。

丁香煎丸中加入附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附子性熱,入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丁香煎丸主治寒凝氣滯、陽氣虛衰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附子在此方中起到溫陽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增強藥效。
  2. 助丁香溫中散寒,增強療效: 丁香性溫,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附子與丁香配伍,相互協同,溫中散寒之效更顯著,能更有效地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各種症狀。

丁香煎丸中加入檀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增強止痛功效: 檀香性溫,味辛,入心、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的功效。與丁香同用,可加強止痛效果,尤其針對寒凝氣滯所致的疼痛,如胃痛、腹痛等,有協同作用。

2. 緩解腸胃不適: 檀香除了止痛外,還有芳香化濕、行氣解鬱的功效。丁香則能溫中降逆、止嘔止瀉,二者搭配,能緩解寒濕阻滯引起的腸胃不適,如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

丁香煎丸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胃止嘔: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健脾消食、止嘔的作用。丁香煎丸常用於治療寒邪犯胃、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腹痛等症,而砂仁可溫胃散寒,止嘔止痛,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
  2. 理氣消食: 砂仁還具有理氣消食的作用,能促進脾胃的消化功能,對於因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引起的食積腹脹等症,也有很好的輔助治療效果。丁香煎丸中加入砂仁,可以增強其理氣消食的作用,促進藥物有效吸收,提高療效。

丁香煎丸方中加入草荳蔻,主要因其兩者藥性相輔相成,共同增強療效。

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有溫中止痛、燥濕化痰、行氣止嘔之功。丁香性溫,味辛,入腎、脾經,有溫腎助陽、溫脾止瀉、溫胃止痛、降逆止嘔之效。

二者合用,則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效更顯著,對於寒邪犯胃、脾胃虛寒、食積停滯等症,療效更佳。

丁香煎丸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寧心安神: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功效。丁香煎丸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氣短等症,茯苓可助於健脾利濕,改善水濕運化,從而達到寧心安神之效。
  2. 配伍丁香,相輔相成: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溫腎助陽之效。茯苓與丁香配伍,一寒一溫,相互制約,可使藥性更加平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丁香煎丸中加入桂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芳香化濕: 桂花性溫,味辛,具有芳香化濕、行氣止痛的功效。丁香煎丸多用於治療濕阻中焦、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加入桂花可增強其化濕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
  2. 溫胃暖脾: 桂花亦具溫胃暖脾之效,可緩解寒涼藥物對胃腸的刺激,保護脾胃,同時也增強藥物的溫陽作用,更利於治療寒濕引起的消化不良。

丁香煎丸方劑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調和營衛:丁香性溫,善於溫補心陽,而桂枝則性溫,辛散溫通,二者合用可溫陽散寒,促進血液循環,調和營衛,改善心陽虛寒所致的畏寒肢冷、面色蒼白等症狀。
  2. 扶正祛邪,溫通經脈:丁香具有溫中降逆、止嘔止瀉之功效,而桂枝則能溫通經絡,活血化瘀,二者合用可扶正祛邪,溫通經脈,改善因寒邪阻滯經絡而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丁香煎丸中包含肉桂,主要原因有二:

  1. 溫陽散寒,助丁香溫中散寒:丁香性溫,善於溫中散寒,但其溫陽之力有限。肉桂性熱,溫陽散寒之力較強,與丁香合用,可增強溫陽散寒之效,共同溫暖脾胃,驅散寒邪。
  2. 行氣止痛,共奏溫中散寒止痛之效:肉桂性熱,入心、肝、脾、腎經,有溫通經絡,行氣止痛之效。丁香亦可止痛,二者合用,溫陽散寒之餘,更能行氣止痛,共奏溫中散寒止痛之效,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嘔吐等症,療效顯著。

丁香煎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丁香辛熱,性峻烈,容易燥烈傷陰。甘草味甘性平,能緩和丁香的辛熱之性,防止其過度刺激腸胃,避免出現上火、口乾舌燥等副作用。
  2. 增強藥效:甘草味甘,能引藥入脾胃,有助於丁香藥性更好地發揮。同時,甘草還能調和氣血,使藥效更為平和,減少副作用。

丁香煎丸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扶正固本,增強元氣: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肺、安神益智之效。丁香煎丸本身偏於溫燥,加入人參可中和其燥性,並補益脾胃,使藥力更易吸收,達到扶正固本、增強元氣的效果,更有效地治療病症。
  2. 協同增效,改善療效: 人參能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與丁香的溫陽散寒、行氣止痛之效相輔相成,共同作用於病竈,增強治療效果。例如,對於陽虛氣弱、寒凝氣滯所致的病症,人參能扶正固本,丁香則能溫陽散寒、行氣止痛,共同發揮作用,使療效更顯著。

丁香煎丸方劑中包含百藥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針對病症的互補性: 丁香煎丸主治心腹冷痛、寒邪凝滯,而百藥煎則以溫陽散寒、化瘀止痛見長。兩者相結合,可達到溫陽散寒、化瘀止痛、理氣止痛的功效,更全面地治療寒邪凝滯所致的心腹冷痛。
  2. 藥物配伍的協同性: 丁香煎丸中丁香、肉桂等藥物辛溫行氣,可溫陽散寒;而百藥煎中附子、乾薑等藥物具有強烈的溫陽散寒作用。兩者配伍,可加強溫陽散寒之力,提升治療效果。

丁香煎丸中加入橘皮,主要是利用其行氣消積之效,與丁香相輔相成,增強藥效。

橘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化痰、止咳、降逆之功效。其行氣消積之功,可助丁香溫胃散寒、理氣止痛,緩解胃寒、消化不良等症狀。

此外,橘皮的辛溫之性可協調丁香的溫燥之性,防止燥熱傷陰,使藥效更為平和。因此,橘皮在丁香煎丸中發揮著重要的協同作用,提高藥效,更好地治療疾病。

丁香煎丸方中加入蓽澄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行氣止痛: 蓽澄茄性溫,味辛,具有溫陽散寒、行氣止痛之效。與丁香、肉桂等藥材相配合,可增強溫陽散寒之力,緩解寒邪入侵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2. 助丁香溫中散寒: 丁香性溫,味辛,亦有溫中散寒之效。蓽澄茄與丁香相輔相成,共同溫中散寒,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寒邪引起的胃寒、嘔吐等病症。

丁香煎丸中加入麝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辛溫,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丁香煎丸多用於治療神志昏迷、痰濁阻竅等症狀,而麝香可通過開竅醒神,使病人恢復意識,並輔助其他藥物清除痰濁,達到治療目的。
  2. 引藥入經: 麝香氣味芳香,穿透力強,可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經絡,發揮藥效。丁香煎丸中其他藥物往往難以單獨到達病竈,而麝香的引導作用,能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丁香煎丸方劑中加入山奈,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和胃止嘔: 山奈味辛性溫,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和胃止嘔的功效,可緩解因寒邪入侵所致的胃脘冷痛、嘔吐等症狀。與丁香溫中降逆、止嘔的作用相輔相成,增強方劑的溫中散寒、止嘔功效。
  2. 增強藥效: 山奈中含有揮發油,具有芳香健脾、消食化滯的作用,可增強丁香的溫中散寒、止嘔效果,使其發揮更好的治療作用。

綜上所述,山奈的加入,不僅能增強方劑的溫中散寒、止嘔效果,還能促進藥物的吸收,提高藥效。

丁香煎丸方劑中包含甘松,主要原因有二:

  1. 溫肺化痰,行氣止痛:甘松性溫,入肺經,具有溫肺化痰、行氣止痛之功效。丁香煎丸主治寒痰阻肺,胸悶氣喘,或兼有心胸疼痛等症,甘松可溫肺散寒,化解痰飲,並疏通經絡,緩解胸痛。
  2. 協同丁香,增強療效:甘松與丁香皆具辛溫之性,且甘松能引導丁香之藥力直達肺經,更能增強丁香溫肺化痰、止痛的功效。二者相合,可使藥力相得益彰,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丁香煎丸

組成: 丁香、沉香、藿香、附子、檀香、砂仁、草荳蔻、茯苓、桂花、桂枝、肉桂、甘草、人參、百藥煎、橘皮、蓽澄茄、麝香、山奈、甘松。

主治功效: 胸悶不舒。

方劑組成介紹:

  1. 桂枝: 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的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2.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3. 草荳蔻: 具有芳香化濕、溫裡散寒、健脾胃、理氣行氣、降氣、燥濕等功效。草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健脾益氣、芳香化濕、行氣止痛之功。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嘔吐腹瀉、脘腹脹滿、呃逆、痰飲、食積等症。

  4. 沉香: 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用於治療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寒邪犯胃、嘔吐清水、胃寒久呃、虛喘證、寒凝氣滯之胸腹脹痛、以溫中止嘔、治寒凝氣滯之大腸閉不通、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咳嗽、哮喘、胸悶、上熱下寒、氣逆喘息、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以及脾腎久虛、水飲停積、上乘肺經之咳嗽短氣、腹脅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

  5. 丁香: 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它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胃寒引起的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丁香能抑制胃酸分泌,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脹等症狀。它還能增進胃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止嘔效果顯著。丁香能溫暖肺部,化痰止咳,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丁香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等症狀。

  6. 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7. 附子: 性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8. 藿香: 具有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它可以幫助驅除濕氣、祛除陰霾濕邪、助脾胃正氣、止嘔嘔吐、化濕和胃、止咳化痰、祛風除濕、解暑和胃、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能力、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等。

  9. 人參: 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10. 肉桂: 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對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11. 砂仁: 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主治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腹瀉、腹部不適、氣滯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脾虛濕滯、中焦氣滯之證、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它芳香健胃,增強胃腸蠕動,促進胃液分泌,緩解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

  12. 麝香: 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傳統代功效。可治療閉證神昏、溫病熱陷心包、小兒驚風、中風痰厥、血瘀經閉、癥瘕、心腹暴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水腫、浮腫、排尿、經絡不通、氣血凝滯、胸痹心痛、脘腹疼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酒醉不醒、瘡瘍腫毒、咽喉腫痛、難產、死胎、胞衣不下等症。

  13. 檀香: 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活絡止痛、健脾胃等功效。可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緩解因寒引起的疼痛、腹痛、腹瀉等症狀;可用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胸痛、腹痛、胃痛、食少等症;可減少疼痛感覺,止痛。活血,促進血液循環,組織修復,緩解疼痛;可引胃氣上升,幫助進食,調理脾胃,疏利胸膈。檀香可口服或外用,但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不宜服用,熱性體質的人也不宜服用,過敏體質的人慎用。

  14. 橘皮: 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它可以促進尿液生成,增加尿量,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毒素。橘皮還能疏通氣

傳統服藥法


肉豆蔻2個,丁香3錢,硇砂0.5兩,沒藥0.5兩,五靈脂0.5兩。
上為細末,另研硇砂同勻,以滴水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0丸,蜜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丁香煎丸具有溫中散寒、理氣和胃的作用,但是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發熱、口渴、尿黃等症狀,應當及時就醫。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胃腸脹氣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丁香煎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二引《煙霞聖效方》。 組成:肉豆蔻2個,丁香3錢,硇砂半兩,沒藥半兩,五靈脂半兩。 主治:胃脘結痞,吐逆腹滿。

丁香煎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八二。 組成:丁香1錢,沉香2錢,藿香2錢,附子2錢,檀香3錢,砂仁3錢,豆蔻2錢,茯苓3錢,桂花3錢,桂枝2錢,官桂3錢,甘草4錢,人參2錢,黑墨1錠,百藥煎3錢,橘皮1錢,蓽澄茄2錢,麝香少許,三柰3錢,甘松2錢,茯苓2錢,丁香皮3錢。 主治:胸膈不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