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木香萬安丸中包含木香,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其性善行氣,能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可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胸脅脹痛、脘腹脹痛等症。
- 健脾和胃: 木香還能健脾和胃,增進食慾,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
因此,木香在木香萬安丸中,發揮著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功效,有助於緩解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木香萬安丸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助藥力行: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脾、腎經,具有溫中散寒、活血通經、引藥入腎等功效。木香萬安丸主治脾胃虛寒,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肉桂的溫中散寒之性可助藥力行,溫暖脾胃,促進藥物有效成分吸收。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方中木香、厚朴、陳皮等藥材偏寒涼,肉桂則偏溫熱,二者相互配合,寒熱相濟,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品過於傷陽,溫熱之品過於助火,達到最佳療效。
木香萬安丸方中使用甘遂,主要基於其峻下逐水之效。甘遂性寒,味苦辛,入脾、腎經,能瀉水逐飲,消腫散結。在該方劑中,甘遂與木香、厚朴等藥物相配伍,用於治療寒濕內阻、水腫脹滿、腹痛便祕等症。甘遂的峻下逐水作用,可以有效地排除體內積聚的寒濕之氣,達到祛寒除濕、通利水道的功效。同時,甘遂亦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以增強其療效。
「木香萬安丸」方劑中添加「牽牛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下通便,消積化滯:牽牛子味苦性寒,具強烈的瀉下通便作用,可有效清除腸道積滯,改善腹脹、便祕等症狀。此藥性與木香、枳實等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食導滯的功效。
- 配合方劑整體作用:「木香萬安丸」主治脾胃虛弱、氣滯食積,而牽牛子加入其中,一方面可促進腸道蠕動,排除積滯,另一方面可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效果。
「木香萬安丸」中包含「大戟」的原因,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瀉下攻積:大戟性峻,具有強力瀉下作用,能清熱解毒、瀉火攻積。方中以大戟配合木香、黃芩等藥材,旨在驅除積滯,改善腸胃功能,達到消炎止痛的目的。
- 引藥入裏:大戟性猛烈,能引藥下行,將其他藥材的藥力引導至腸胃部位,加強其治療效果。同時,大戟可促進腸道蠕動,幫助藥物吸收,更有效地達到療效。
然而,大戟屬猛藥,使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避免過量使用造成身體損傷。
木香萬安丸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熱解毒: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解毒、通便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大黃,可清熱解毒,瀉去腸胃積熱,消除因熱毒引起的腹痛、便祕等症狀。
- 行氣活血:大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胃功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出積滯,有助於緩解腹脹、腹痛等症狀。
因此,大黃在木香萬安丸中發揮著瀉熱解毒、行氣活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木香萬安丸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消積:檳榔性溫,味辛,歸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消積、驅蟲殺蟲之效。對於脾胃氣滯、食積不化、腹脹腹痛等症狀,檳榔能促進消化,解除脹滿,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 降逆止嘔:檳榔還具有降逆止嘔之效。對於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症狀,檳榔能幫助降逆止嘔,緩解不適。
因此,木香萬安丸中加入檳榔,旨在通過其行氣消積、降逆止嘔的功效,達到治療脾胃氣滯、食積不化、腹脹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的目的。
木香萬安丸中含有皁莢,主要原因如下:
- 行氣消積: 皁莢味甘,性寒,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潤腸通便之效。其可促進腸胃蠕動,排除積滯,有助於改善腹脹、便祕等症狀,與方劑中木香、枳殼等行氣消積藥物相輔相成。
- 解毒止痛: 皁莢亦具解毒止痛之效,可緩解由腸胃積滯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在木香萬安丸中,皁莢可與其他藥物共同發揮解毒止痛作用,達到治療腹痛、腹瀉等症狀的效果。
木香萬安丸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止嘔: 木香萬安丸主治脾胃虛寒,濕氣內停所致的脘腹脹痛、嘔吐泄瀉等症。半夏性溫燥濕,善於化解脾胃濕氣,並能降逆止嘔,與木香、厚朴等藥物共同作用,達到燥濕止嘔的效果。
- 行氣止痛: 半夏具有一定行氣止痛的作用,能促進氣機運行,緩解胃腸痙攣,配合木香等藥材,有助於緩解脘腹脹痛,達到行氣止痛的效果。
因此,半夏在木香萬安丸中,起到燥濕止嘔、行氣止痛的雙重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藥效。
木香萬安丸中加入蜂蜜,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增進藥效: 蜂蜜味甘性平,具有潤燥、和中、解毒等功效。可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減少對胃腸的刺激,更能發揮藥效。
- 提高丸劑的品質: 蜂蜜具有粘性,可將藥粉黏合,製成丸劑。蜂蜜還具有防腐作用,可以延長藥丸的保存時間,使藥丸不易變質,保持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木香萬安丸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範疇廣泛,核心病機為「風熱怫鬱,氣血壅滯」,即氣血運行受阻,兼夾風熱邪氣。依其描述,可歸納為以下三類:
- 表裡氣機閉阻:頭目昏眩、鼻塞耳鳴、筋脈拘倦,屬風熱上擾、經絡不通;咽喉不利、胸膈痞塞,反映上焦氣滯。
- 濕熱積滯內結:腹脅痛悶、腸胃燥澀、淋秘不通,為中下焦濕熱鬱結;疝瘕急結、痃癖堅積,乃氣血痰濕久聚成形。
- 水飲泛濫:水腫腹脹、濕病,屬水濕停聚;暗風癇病,可能因痰濕上蒙清竅所致。整體以「通利」為法,使壅滯得解而諸症自除。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峻下逐水」為主軸,兼顧行氣化痰,結構層次分明:
攻逐水飲:
- 甘遂、大戟:瀉水逐飲力峻,直折水濕痼結。
- 牽牛子(2兩):通利二便,消痰飲積滯,助上藥下行。
瀉熱通腑:
- 大黃(1兩):瀉熱破積,與逐水藥協力攻下。
- 皂角(2兩):熬膏後兼具滑腸通便、祛痰開竅之效。
行氣導滯:
- 木香、檳榔:調暢三焦氣機,化解胸腹脹滿。
- 揀桂(應為肉桂):溫通血脈,反佐寒涼以防冰伏氣血。
化痰散結:
- 半夏、陳皮(紅皮):燥濕化痰,針對癇病、痞滿等痰濕證。
- 蜜:緩和峻藥毒性,兼潤腸防燥傷。
配伍特點
- 峻下與行氣並行:逐水藥配伍木香、檳榔,使「氣行則水行」。
- 痰瘀水熱並治:皂角膏化痰通絡,大黃瀉熱,適合複雜壅滯病機。
- 劑型設計:丸劑緩圖,生薑湯送服既可溫中止嘔,又能制約攻伐藥之寒性。
此方體現「通因通用」思想,透過瀉下、行氣、化痰等法,開通一切怫鬱之氣血水濕,故能針對風熱、積滯、水腫等實證。然其藥性峻烈,須嚴格掌握適應症與劑量。
傳統服藥法
木香1分,揀桂1分,甘遂1分,牽牛2兩,大戟半兩,大黃1兩,紅皮1兩,檳榔1兩,皂角2兩(要得肥好者,洗淨,水3盞,煮3-2沸,取出搗碎,揉取汁,再煮成稠膏,下蜜熬2沸,便取出),半夏1兩,蜜1兩。
上膏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10丸至15丸,生薑湯送下;小兒丸如麻子大。水腫癇病諸積,快利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瀉下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木香萬安丸, 出處:《宣明論》卷四。 組成:木香1分,揀桂1分,甘遂1分,牽牛2兩,大戟半兩,大黃1兩,紅皮1兩,檳榔1兩,皂角2兩(要得肥好者,洗淨,水3盞,煮3-2沸,取出搗碎,揉取汁,再煮成稠膏,下蜜熬2沸,便取出),半夏1兩,蜜1兩。 主治:一切風熱怫鬱,氣血壅滯,頭目昏眩,鼻塞耳鳴,筋脈拘倦,肢體焦痿,咽嗌不利,胸膈痞塞,腹脅痛悶,腸胃燥澀,淋秘不通,腰腳重痛,疝瘕急結,痃癖堅積,腸滯胃滿,久不了絕,走註疼痛,暗風癇病,濕病腹脹水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