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舟車丸中包含大黃,主要源於其瀉下通便的功效。
舟車丸為行氣解鬱、消食導滯之方,常用於治療因旅途勞頓、飲食不節導致的胸悶腹脹、消化不良等症。大黃味苦性寒,具有瀉熱通便、清積化瘀之功效,可以緩解旅途積食、腸胃不適所致的便祕,促進腸道蠕動,排除宿便,達到通暢的效果。
此外,大黃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預防旅途中的風寒感冒,增強體質,確保旅途順利。
舟車丸中含有甘遂,主要原因有二:
- 瀉下逐水:甘遂性峻猛,善於瀉下逐水,能有效治療水腫、腹水等病症。舟車丸主要用於治療水腫、腳氣、小便不利等,甘遂的瀉下逐水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水液代謝異常,緩解水腫症狀。
- 通便排毒:甘遂具有通便排毒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便祕,清除腸道積滯。舟車丸的方劑組成中也包含一些其他通便藥物,與甘遂配合使用,可以起到更加顯著的通便排毒效果。
甘遂性寒毒烈,使用需謹慎,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舟車丸方中包含牽牛子,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 瀉下通便: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脾、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之效。舟車丸方中以牽牛子配合其他藥物,用於治療因旅途勞頓、飲食不節所致的便祕、腹脹等症狀。
- 消積化滯:牽牛子除了瀉下作用外,還具有消積化滯的功效。舟車丸方中加入牽牛子,可以幫助消化積滯,緩解旅途中的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狀。
舟車丸方劑中包含芫花,主要是利用其 辛溫燥烈 的特性,針對 寒濕凝滯 所致的舟車勞頓、腰膝痠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芫花性味辛溫,具有 溫經散寒、祛風除濕 的功效,能 通利血脈、驅散寒邪,對於因寒濕凝滯所導致的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等問題,具有較好的療效。
然而,芫花毒性較大,使用時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舟車丸方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理氣健脾: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舟車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滯血瘀所致的暈車、暈船等症狀,陳皮能理氣健脾,促進脾胃消化吸收,改善因脾胃虛弱而導致的氣機不暢,進而緩解暈車、暈船等不適。
- 和胃降逆:陳皮可降逆止嘔,對於因脾胃氣滯所致的噁心嘔吐,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舟車丸在治療暈車、暈船時,也常伴隨噁心嘔吐等症狀,陳皮的和胃降逆作用能有效緩解此類不適。
舟車丸中包含木香,主要原因如下:
- 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舟車丸主要用於治療因舟車勞頓而引起的脾胃氣滯、胸悶腹脹、嘔吐腹痛等症狀。木香的理氣止痛作用,有助於緩解這些不適。
- 和胃降逆: 木香能疏肝理氣、和胃降逆,可改善舟車勞頓導致的脾胃不和、噁心嘔吐等症狀。
舟車丸中包含大戟,主要是因為其 瀉下逐水 的功效。大戟性寒,味苦,歸肺、脾、大腸經,具有強力瀉下、消腫散結 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水腫、腹水、痰飲、積聚等病症。
舟車丸主要用於治療 水腫 、腹脹 、小便不利 等症,而大戟的瀉下作用可以幫助 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從而緩解水腫、腹脹等症狀。此外,大戟也能 通利水道 ,促進小便排出,利水消腫。
舟車丸中加入青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消脹: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脹、化痰止咳的功效。舟車丸常用於治療因旅途勞頓、飲食不節等原因引起的腹脹、胸悶、消化不良等症狀。青皮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排除積滯,緩解脹滿不適。
- 疏肝理氣: 青皮還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可以緩解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痛、情緒煩躁等症狀。舟車丸中加入青皮,可以起到舒肝解鬱、調和氣血的作用,使患者在旅途中保持心情舒暢,減少不適。
舟車丸中包含檳榔,主要原因如下:
- 行氣消積: 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驅蟲殺蟲的功效。舟車丸主治脾胃氣滯,飲食積滯,腹脹便祕等症,而檳榔可助其行氣消積,促進腸胃蠕動,改善消化功能。
- 降逆止嘔: 檳榔可降逆止嘔,對於舟車勞頓引起的嘔吐也有緩解作用。舟車丸中加入檳榔,可協同其他藥物,起到雙重功效,更好地緩解旅行中的不適。
舟車丸中含有輕粉,主要原因在於輕粉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的功效,這與舟車丸的整體功效相契合。
舟車丸常用於治療濕熱下注、脾胃濕阻所致的腹瀉、嘔吐等症狀。輕粉作為一種劇毒藥物,其清熱解毒作用顯著,可以有效抑制濕熱的發展,並清除體內積熱。同時,輕粉也具有燥濕止瀉的功效,能幫助緩解腹瀉症狀。
然而,輕粉毒性較強,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嚴格控制劑量,避免造成不良反應。
主治功效
舟車丸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綜合各醫家的論述,舟車丸的主要功效可歸納為:逐水通便、行氣消脹。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水腫、腹脹:如《大方脈》所言「治水腫水脹,形氣俱實。」,以及《古今醫統大全》的「治諸濕腫滿」、「腹脹腳腫甚者,舟車丸下之。」等,都說明舟車丸對於水濕停聚導致的水腫、腹脹有良好的療效。
- 積聚、癥瘕:《濟陰綱目》、《醫學綱目》、《証治準繩‧雜病》等都提到舟車丸可用於治療積聚、癥瘕等實證,表明其具有破堅積、消癥塊的作用。
- 痰飲、伏飲:《大方脈》指出「治伏飲伏於膈間,胸隔滿悶,嘔吐清涎,脈症實者,用舟車丸先攻利之。」,說明舟車丸可祛除痰飲、伏飲等病理產物。
- 泄瀉、久泄久痢:《醫學綱目》、《古今醫統大全》等提到舟車丸可治療久泄久痢,可能與其能蕩滌腸胃積滯有關。
- 氣機壅滯:《濟陽綱目》提到「舟車丸」可治療濕邪過盛,氣機壅滯的病症,具有宣通氣機的作用。
- 其他症狀:部分醫家還將舟車丸應用於牙痛、腳氣、腰痛等症狀,但這些應用相對較少,且需結合具體病情進行辨證。
治療原理
舟車丸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通因通用」和「六腑以通為用」理論。其藥物組成包括:
- 大黃、甘遂、牽牛子、大戟、芫花:這些藥物均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可以通利大便,逐水消腫。其中,大黃苦寒沉降,瀉下攻積,清熱解毒;甘遂苦寒,破癥逐水,消腫散結;牽牛子苦寒,瀉下逐水,消積殺蟲;大戟苦寒,瀉水逐飲,消腫散結;芫花苦辛溫,瀉水逐飲,祛痰止咳。這五味藥合用,可強力祛除體內的水濕痰飲,消除腫滿脹硬等症狀。
- 陳皮、木香:二藥具有理氣行滯、健脾燥濕的作用。陳皮辛、苦、溫,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木香辛、苦、溫,行氣止痛,健脾消食。在強效瀉下藥中加入理氣藥,可以防止峻下藥物損傷脾胃,並可促進氣機流通,增強逐水消腫的效果。
- 青皮:此藥未在原方中列出,但在《濟陽綱目》中被提及。青皮苦、辛、溫,疏肝破氣,消積化滯。加入青皮,可增強疏肝理氣、破堅消積的作用,使舟車丸的攻逐之力更強。
**總體而言,舟車丸以多味峻下逐水藥為主,配合理氣健脾藥,通過強力攻下,蕩滌腸胃,逐水消腫,行氣消脹,從而達到治療水腫、腹脹、積聚等實證的目的。**其藥性峻猛,主要針對形氣俱實的患者,對於體虛者應慎用或不用,並需根據病情輕重調整劑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攻逐之力甚猛,如腫脹雖盛,形氣非實者,不可輕投。 孕婦、產後忌服 服藥後水腫脹滿未盡,病者體質強壯尚可支持者,次日或隔日按原量或稍減量再服。病甚者,忌鹽、醬百日。 服藥後水去而腫脹基本消退者,宜用調補脾腎之劑以鞏固之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舟車丸, 出處:《杏苑》卷三。 組成:大黃2錢,甘遂8分,牽牛8分,芫花8分,陳皮8分,木香2分,大戟7分。 主治:一切水濕腫滿,腹大脹硬。
舟車丸, 出處:《袖珍》卷三引《聖惠》。 組成:大黃2兩,甘遂(面裹,煮)1兩,大戟(醋炒)1兩,芫花(醋炒)1兩,青皮(去白)5錢,檳榔5錢,陳皮(去白)5錢,木香5錢,牽牛頭末4兩,輕粉1錢(張子和方無輕粉)。 主治:行氣破滯,逐水消腫,疏導二便。主治:水濕痰飲熱毒內鬱、氣血壅滯所致積聚腫脹,二便秘澀,潮熱口渴,喘咳面赤,脈沉數有力,風熱鬱痹,走註疼痛及婦人血逆氣滯等證。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