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Euphorbia kansui Liou. mss. Radix Euphorbiae Kansui Radix Euphorbia Kansui, Kansui Root - Sweet Process, Radix kansui, Root of Gansui, Root of Kansui
- 別名:腫手花,陵藁,白澤,貓兒眼,重澤,陵澤,甘藁,化骨丹,主田,陵津,九頭獅子草,苦澤,鬼醜,腫手花根,甘澤,頭痛花
- 藥品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乾燥塊根。春季開花前或秋末莖葉枯萎後採挖,撞去外皮,曬乾。
- 道地藥材:山西, 河北, 甘肅, 陝西, 四川, 山東, 河南
- 生長環境:路旁, 農田地埂, 草坡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甘遂的傳統功效
1. 化痰下氣
甘遂,味苦性寒,是一味峻下之藥,古籍中記載其具有顯著的「化痰下氣」功效,但其應用需謹慎。所謂「化痰下氣」,實則指其利水消腫,排除體內停滯水液的能力。
《珍珠囊藥性賦》言「水結胸中,非此(甘遂)不能除」,直指甘遂在治療胸中積水方面的獨特功效。此處的「水結」,可理解為痰飲凝聚,阻礙氣機運行,導致胸悶氣促等症狀。 《湯液本草》則進一步說明甘遂「可以通水,而其氣直透達所結處」,強調其藥力強勁,能直達病竈,迅速排除積水。
《本草崇原》從臟腑病機的角度闡述甘遂的功效。文中提到「土氣不和則大腹」、「隧道不利則疝瘕」,說明甘遂能治療由脾土虛弱、水濕停滯導致的腹脹、腫塊等病症。其「洩土氣」並非指耗傷脾土之氣,而是指疏通脾土的運化功能,使水濕得以排出。
然而,甘遂的峻猛之性也受到歷代醫家重視。《神農本草經》及張壽頤的注釋均指出其與大戟類似,具有攻水破血的功效,但更擅長消食通便。 《本草新編》則強調甘遂只適用於「真濕」,即由外邪入侵引起的濕邪,而非「假濕」,也就是由臟腑虛弱導致的水濕。 《神農本草經疏》更進一步指出甘遂耗損真氣,脾腎虛寒者禁用,否則會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本草衍義》則提醒甘遂需謹慎使用,需根據病情斟酌用量。
綜上所述,甘遂的「化痰下氣」功效主要體現在其強大的利水消腫作用上,能有效清除體內積聚的痰飲水濕,但其毒性較強,使用時必須嚴格遵醫囑,切勿自行服用。
2. 瀉下
甘遂,作為一味峻下逐水的中藥,其瀉下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及臨牀應用,至今仍值得探討。
《珍珠囊藥性賦》言簡意賅地指出甘遂能有效治療水結於胸中的症狀,說明其強大的利水功效。 《湯液本草》則進一步闡述甘遂「通水」的特性,其藥力能直達病竈,徹底清除水腫積液。
《本草崇原》從病機入手,說明甘遂治療大腹水腫(土不勝水)以及疝氣、積聚(隧道不利)的機理。其瀉下功效不僅能排出體內積水,更能疏通經絡,消散瘀滯。此處提及的「洩土氣」,應理解為調整脾土運化功能,利水消腫。
《神農本草經》及張壽頤的註釋則更深入地探討甘遂的藥性及應用禁忌。其與大戟藥性相近,皆能攻水破血,治療腹滿浮腫、留飲等症。但甘遂更擅長於消食通便,且攻堅之力更勝一籌。然而,文中也明確指出,甘遂寒性峻猛,對於寒凝氣滯或脾腎虛寒者禁用,否則會造成嚴重損害。
《本草新編》則將甘遂與牽牛子比較,指出甘遂逐水濕之力緩和,牽牛則較迅速,兩者合用可取長補短。更重要的是,它強調甘遂只適用於「真濕」(水邪由下而上侵犯)而非「假濕」(水邪由上而下)。 假濕多因元氣虛弱所致,使用甘遂反而會加重病情。
《本草衍義》和《神農本草經疏》則強調甘遂的峻猛性,需謹慎使用,並指出其利水功效雖強,但耗損真氣,容易傷及正氣。 《神農本草經疏》更進一步指出,只有在濕熱實證,元氣尚盛的情況下才能考慮使用,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綜上所述,古籍對甘遂瀉下功效的描述多集中於其利水消腫的強大作用,但同時也嚴格指出其峻猛毒性及嚴格的應用指徵,強調辨證論治的重要性,不可輕易使用。
3. 峻下逐水
甘遂,作為一味峻下逐水的中藥,其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與臨牀應用也值得深入探討。
《珍珠囊藥性賦》言簡意賅地指出甘遂能有效治療“水結胸中”,說明其在清除體內積水方面的確切效用。 《湯液本草》更進一步闡述其“通水”的特性,並強調其藥力“直透達所結處”,說明其藥性強悍,能直接作用於病竈。
《本草崇原》則從病機角度分析甘遂的療效,認為其能治療大腹水腫、疝氣瘕聚等症,是因其能“洩土氣”、“行隧道”,調節水液代謝,疏通經絡。 此處點明甘遂不僅能利水,還能消食通便,改善消化系統功能。
然而,甘遂的峻烈之性在多部典籍中被反覆強調。《神農本草經》及張壽頤的注釋中,將甘遂與大戟相比,指出其攻堅之力更強,但同時也強調其適用於濕熱壅結之症,而非寒凝氣滯之症。 《本草新編》更細緻地區分了“真濕”與“假濕”,認為甘遂僅適用於“真濕”(水邪從下而上侵犯)的實證,而對於“假濕”(水邪從上而下侵犯)的虛證則禁用,否則會加重病情。
《本草衍義》提醒使用甘遂需謹慎斟酌,《神農本草經疏》則直言甘遂性陰毒,雖能下水除濕,但耗傷元氣,強調只有在濕熱實證且元氣尚壯的情況下才能使用。總而言之,甘遂峻下逐水的功效顯著,但其毒性亦不容小覷,臨牀應用需嚴格遵循辨證論治的原則,不可輕易使用。 諸多古籍的記載,都體現了古人對甘遂藥性認識的深刻與謹慎。
- 《珍珠囊藥性賦》:「水結胸中,非此(甘遂)不能除。 」
- 《本草新編》:「甘遂,破症堅積聚如神,退面目浮腫,祛胃中水結,尤能利水。此物逐水濕而功緩,牽牛逐水濕而功速,二味相配,則緩者不緩,而速者不速矣。然而甘遂亦不可輕用也,甘遂止能利真濕之病,不能利假濕之症。水自下而侵上者,濕之真者也,水自上而侵下者,濕之假者也。真濕可用甘遂以開其水道,假濕不可用甘遂以決其上游。真濕為水邪之實,假濕乃元氣之虛,虛症而用實治之法,不犯虛虛之戒乎,故一決而旋亡也。 」
- 《神農本草經疏》:「甘遂,其味苦,其氣寒而有毒,善逐水。其主大腹者,即世所謂水蠱也。又主疝瘕腹滿、面目浮腫及留飲,利水道谷道,下五水,散膀胱留熱,皮中痞氣腫滿者,謂諸病皆從濕水所生,水去飲消濕除,是拔其本也。甘遂性陰毒,雖善下水除濕,然能耗損真氣,虧竭津液。元氣虛人,除傷寒水結胸不得不用外,其餘水腫鼓脹,類多脾陰不足,土虛不能制水,以致水氣泛濫,即劉河間雲諸濕腫滿屬脾土,法應補脾實土,兼利小便。不此之圖,而反用甘遂下之,是重虛其虛也。水既暫去,復腫必死矣。必察病屬濕熱,有飲有水,而元氣尚壯之人,乃可一施耳,不然禍不旋踵矣。 」
甘遂的現代功效
1. 抗發炎
甘遂,性味辛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其抗發炎作用主要在於其所含有的生物鹼成分,此類成分能抑制炎症因子之生成,從而減輕炎症反應。此外,甘遂亦具有抗菌、抗病毒之效用,可有效抑制細菌及病毒之生長,減少炎症感染之風險。
甘遂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入丸、散,0.5-1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內服宜用炮製品。
甘遂的炮製
- 甘遂:揀去雜質,用水漂淨,撈出,曬乾。
- 醋甘遂:取淨甘遂,用醋拌勻,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乾,取出晾乾,(每甘遂100斤,用醋30-50斤)。
- 煮甘遂:取淨甘遂與豆腐同放銅鍋內,加水煮透,取出,除去豆腐,曬至八成乾,切碎曬乾。(每甘遂100斤,用豆腐50斤)。
- 煨甘遂:取淨甘遂置鍋內,加入麥麩同炒至焦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每甘遂100斤,用麥麩30-40斤)。
- 土制:先將細土炒熱,加入甘遂用微火炒至膨脹發黃時,篩去黃土即得。
- 《雷公炮炙論》:採得(甘遂)後,去莖,於槐砧上細銼,用生甘草湯,小蕎苨自然汁二味,攪浸三日,其水如墨汁,更漉出,用東流水淘六、七次,令水清為度,漉出,於土器中熬令脆用之。
- 《本草匯言》:甘遂用甘草水浸三日,曬乾,再以面裹煨熟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甘遂注意事項重點:
- 氣虛、陰虛、脾胃衰弱者及孕婦忌用:甘遂性涼,可能耗傷氣血,加重氣虛、陰虛和脾胃衰弱的症狀,孕婦體質較為敏感,不宜使用甘遂。
- 與甘草同用不宜:甘遂與甘草同用,會產生相反的藥性,降低甘遂的瀉下作用。
- 脾胃虛寒、腹瀉、腹痛、腹部腫滿者不宜:甘遂性寒,脾胃虛寒者服用後會加重腹瀉、腹痛和腹部腫滿的症狀。
- 與某些藥物相互作用:甘遂與止瀉藥、利尿劑、心臟糖苷類藥物、降血糖藥等同時使用可能會導致不良反應,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 長期使用不良反應:長期使用甘遂,會導致腹瀉、脫水、電解質紊亂等不良反應,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且不宜長期連續使用。
甘遂相關的方劑
甘遂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甘遂含有的化學成分
大戟酮(euphorbon), 大戟二烯醇(Euphadienol), α-大戟醇(A-euphorbol), 棕櫚酸(palmiticacid), 檸檬酸(citricacid), 草酸(oxalicacid), 鞣質(tannin), 樹脂(resin), 葡萄糖(glucose), 蔗糖(sucrose), 澱粉(Starch), 維生素B1(vitaminB1), γ-大戟醇(γ-euphorbol), 甘遂酸(Tirucallol), 20-脫氧巨大戟萜醇(20-deoxyingenol), 20-脫氧巨大戟萜醇-3-苯甲酸酯(20-deoxyingenol-3-benzoate), 20-脫氧巨大戟萜醇-5-苯甲酸酯(20-deoxyingenol-5-benzoate), 巨大戟萜醇(Ingenol), 巨大戟萜醇-3-(2,4-癸二烯酸酯)-20-乙酸酯(Ingenol-3-(2,4-decadienoate)-20-acetate), 13-氧化巨大戟萜醇(13-oxyingenol), 13-氧化巨大戟萜醇-13-十二酸酯-20-乙酸酯(13-oxyingenol-13-dodecanoate-2o-hexanoate), 甘逐萜酯A、B(KansuinineA、B), 甘遂大戟萜酯A、B、C、D(KansuiphorinA、B、C、D), β-香樹脂醇乙酸酯(β-amyrinacetate), 24-亞甲基環木菠蘿烷醇(24-methylenecycloartanol), 枸櫞酸(citricacid)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