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克堅膏中加入木鱉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軟堅散結: 木鱉子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消積化瘀、軟堅散結的功效。克堅膏多用於治療肝脾腫大、瘰癧、癭瘤等症,而木鱉子能有效改善這些病症的症狀,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 活血化瘀: 木鱉子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消腫散結。克堅膏中加入木鱉子,可以增強藥方的活血化瘀功效,促進病竈的吸收和消散。
中藥方劑[克堅膏]的組成中,包含穿山甲,是因為穿山甲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的作用。穿山甲能夠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由血瘀引起的腫脹問題。其活血化瘀效果對於調理由血瘀引起的症狀非常有效,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
克堅膏方劑中包含烏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祛風止痛: 烏頭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如寒性關節疼痛、風寒濕痺等,烏頭可以溫通經絡,散寒止痛,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烏頭亦具有一定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烏頭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化解瘀血,消腫止痛,達到治療目的。
然而,烏頭屬於劇毒藥物,需嚴格掌握用量和炮製方法,避免中毒風險。
克堅膏中包含甘遂,主要原因如下:
1. 攻堅散結: 甘遂性寒,味苦,入脾、腎經,具有瀉水消腫、破堅散結之功效。克堅膏多用於治療瘰癧、癭瘤、積聚等症,甘遂能有效攻破堅硬腫塊,促進其消散。
2. 藥性相佐: 克堅膏中多配伍其他藥物,如昆布、海藻、夏枯草等,以增強其消腫散結之效。甘遂與這些藥物相配伍,藥性相佐,能更好地發揮其療效。
克堅膏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緩解其他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克堅膏中其他藥材性味較烈,甘草能起到中和作用,使藥效更加穩定。
-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解毒的作用。在克堅膏中,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例如促進藥物吸收,增強藥效,最終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克堅膏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當歸性溫,味甘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克堅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而當歸的活血化瘀作用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淤血消散,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二、補血養血,改善氣血: 當歸亦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能改善氣血運行,促進組織修復。克堅膏治療過程中,傷處往往氣血瘀滯,當歸的補血作用能改善局部氣血循環,促進組織營養供給,加速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克堅膏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膏藥主治「小兒癖塊,發熱羸瘦」。癖塊,傳統中醫指積聚於腹中的硬塊,多因氣血瘀滯或痰食積結所致,小兒體弱,若飲食不節或外邪內侵,易成此疾。發熱羸瘦,則因積久化熱,耗傷氣血,形體失養。膏藥外貼,旨在破積消癥、拔毒散結,使膿血排出而癖塊得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基礎方藥(熬膏階段)
- 木鱉子:散結消腫、攻毒止痛,為消癖塊要藥。
- 川山甲(穿山甲):穿透走竄,破血消癥,引藥透達病所。
- 川烏:辛熱逐寒,通絡止痛,助散陰凝結聚。
- 甘遂:瀉水逐痰,破積通滯,雖內服劇烈,外敷可緩攻積結。
- 當歸:活血養血,防諸峻藥耗血之弊。
- 甘草:緩和藥性,解毒調中。
- 黃丹(鉛丹):收澀生肌,與香油共成膏基,固定藥性。
此階段以「攻消」為主,木鱉子、穿山甲破瘀,川烏散寒,甘遂滌痰,當歸、甘草調和,香油熬製使藥力深入。
後入細末藥(增效階段)
- 蘆薈、阿魏:腐蝕瘡瘍、殺蟲消積,助破頑癖。
- 硼砂、皮消:清熱軟堅,化積滯。
- 水紅花子:散血消癥,專攻腹中痞塊。
- 硇砂:腐蝕消積,破瘀散結。
- 麝香:走竄通絡,引藥透達。
此群藥協同,增強穿透力與腐蝕性,使癖塊從內潰散,隨膿血排出。
治療原理推論
克堅膏以「外治內消」為法,透過峻藥熬膏貼敷,刺激局部氣血運行,軟堅散結。藥力由表入裏,逐步瓦解癖塊,並藉膿血排出體外(「糞後有膿血」為效驗),屬「托毒外出」之理。配伍兼顧攻消與活血,避免純攻伐傷正,契合小兒「易虛易實」之體。整體以「破積—透絡—排毒」三步收效,呈現中醫外治「以通為用」的特色。
傳統服藥法
木鱉子8錢,川山甲8錢,川烏8錢,甘遂8錢,甘草8錢,當歸8錢。
先用真香油一斤入鍋內,將前藥熬成灰,濾去滓,再慢火熬,滴水不散,方下黃丹八兩,熬滴水成珠;再用蘆薈、阿魏、硼砂、皮消、水紅花子各五錢,硇砂三錢,麝香一錢,為細末,入內攪勻不熬,攤為膏藥。
貼時先用皮消水洗皮膚,以膏貼癖。2-3日後,覺肚內疾作疼。4-5日發癢,糞後有膿血之物是其驗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不宜與其他瀉下藥同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年老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克堅膏, 出處:《回春》卷七。 組成:木鱉子8錢,川山甲8錢,川烏8錢,甘遂8錢,甘草8錢,當歸8錢。 主治:小兒癖塊,發熱羸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