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半夏湯

GAN SUI BAN XIA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肺經 21%
胃經 19%
肝經 11%
心經 4%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腎經 2%
大腸經 2%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甘遂半夏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調和藥性: 甘遂性峻猛,容易傷脾胃,半夏辛溫燥烈,也具有一定的毒性。甘草性甘溫,具有緩解藥物毒性、調和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可以減輕甘遂和半夏對人體的副作用,提高藥物安全性。

二、 增強療效: 甘草能與甘遂、半夏相配伍,相互協同作用,增強利水消腫、止咳化痰的功效。甘草能緩解甘遂的峻猛之性,使利水消腫的作用更為溫和,同時也能增強半夏的止咳化痰作用。

甘遂半夏湯為一經典中醫方劑,主要用于治療水飲內停所致的胸脹滿悶、咳喘等症狀。方中甘遂性寒,善於攻逐水飲;半夏則燥濕化痰,兩者相輔相成,共奏祛濕利水之效。加入白芍,主要取其酸甘微寒之性,能緩急止痛,調和肝脾,防止甘遂峻下傷正,同時增強方劑的和中護胃作用,避免因攻逐水飲而損傷脾胃。此外,白芍還能滋陰柔肝,對於因水飲病久致肝脾不和者,更顯得必不可少。因此,白芍在甘遂半夏湯中,既可增強療效,又能減輕藥物副作用,體現了中醫方劑配伍的精妙。

甘遂半夏湯中含有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燥濕化痰: 半夏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化痰之效。甘遂性寒,善於瀉水逐飲,但易傷津液。半夏可與之配伍,既能增強其利水消腫之功,又能緩解其燥性,保護津液。
  2. 降逆止嘔: 半夏性溫,善於降逆止嘔。甘遂雖有消腫利水之效,但亦可引起嘔吐。半夏與之同用,可防止甘遂之毒性,並能緩解甘遂所致的嘔吐。

綜上所述,半夏在甘遂半夏湯中發揮了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重要作用,與甘遂相輔相成,達到治療水腫的目的。

甘遂半夏湯中包含甘遂,乃因其瀉水逐飲之效。甘遂性寒,味苦辛,入肺、腎經,具有強力利水之功,能瀉肺水、消腎水、通膀胱,並可祛痰止咳。臨牀應用於水腫、胸水、腹水、痰多喘咳等症。

然而,甘遂毒性較大,故方中搭配半夏,其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燥濕化痰,且能制約甘遂之毒性,使藥力更為平和,安全性更高。

主治功效


甘遂半夏湯

中藥方劑「甘遂半夏湯」,主要成分有:甘草、白芍、半夏、甘遂。

主治功效

痰飲病的人,脈搏沉伏,想大便,便後反倒更舒服,儘管大便了,但還是心胸滿悶,這是留飲快要消散的症狀;患有痰飲的人,心下滿痛,想嘔吐,或者胸腹攣痛。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甘遂:性寒烈,是峻下逐水之藥,可攻逐水停,通利二便。

總結

中藥方劑「甘遂半夏湯」具有化痰飲、利水消腫、止痛等功效,適用於痰飲病、水腫、胸腹攣痛等症狀。服用時應注意藥物的禁忌和注意事項,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傳統服藥法


甘遂(大者)3枚,半夏12枚(以水1升,煮取半升,去滓),芍藥5枚,甘草如指大1枚(炙)。
濬痰逐飲。
以水2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8合,頓服之。
"1.留飲:吳孚先治西商王某,氣體甚厚,病留飲,得利反快,心下積堅滿,鼻色鮮明,脈沈。此留飲欲去而不能盡去也,用甘遂、半夏、白芍,加白蜜五匙頓服,前症悉痊。或問:甘遂與甘草其性相反,用之無害而反奏效,何也?曰:正取其性之相反,使自相攻擊,以成疏淪決排之功。

相關疾病


怕冷心內膜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二尖瓣狹窄嘔吐腹瀉多痰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甘遂半夏湯, 出處:《金匱》卷中。 組成:甘遂(大者)3枚,半夏12枚(以水1升,煮取半升,去滓),芍藥5枚,甘草如指大1枚(炙)。 主治:濬痰逐飲。主治:痰飲,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爲留飲欲去故也;飲家心下滿痛,欲嘔吐,或胸腹攣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