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金丸
NI JI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二十二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67)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泥金丸方劑中加入木香,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理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泥金丸主要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等症狀,木香可以理氣散寒,溫暖脾胃,緩解疼痛。
- 健脾消食: 木香還能健脾消食,促進脾胃功能,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寒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如白朮、茯苓等共同作用,增強健脾益氣、消食止痛的效果。
總而言之,木香在泥金丸中起到理氣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有助於提升其治療效果。
泥金丸中加入丁香,主要原因在於其 溫中降逆 與 溫腎助陽 的功效。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其辛溫之性可溫暖脾胃,散寒止痛,並能降逆止嘔,對於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丁香還具有溫腎助陽的作用,可改善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症狀。因此,在泥金丸中加入丁香,可起到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泥金丸方劑中包含大戟,主要原因如下:
- 破積消癥:大戟性峻猛,善於破積消癥,可有效治療痰飲、積聚等病症。泥金丸針對的是痰飲、積聚、癥瘕等病症,大戟的破積消癥功效可助藥物直達病竈,快速奏效。
- 引藥入絡:泥金丸方劑中含有多味藥物,大戟的辛溫之性可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經絡,增強藥效。同時,大戟的通利水道功效亦可促進藥物排泄,避免藥物積聚體內。
泥金丸中包含甘遂,主要原因如下:
- 瀉下逐水:甘遂性峻猛,具有強力瀉下逐水之效,能迅速排出體內積聚的水濕,對水腫、腹水等病症有較好的療效。
- 消腫散結:甘遂能通利水道,化解瘀積,對於痰飲、瘰癧、癰腫等病症,具有消腫散結之效。
泥金丸屬於峻猛之劑,須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切勿自行使用。
泥金丸方中包含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救逆: 附子性溫,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補火、回陽救逆之功效。泥金丸旨在溫陽救逆,對於陽氣虛衰、寒凝血脈所致的心陽不足、四肢厥冷、面色蒼白、神志不清等症狀,附子可溫煦陽氣,回陽救逆,改善患者症狀。
- 通陽利水: 附子入腎經,可溫腎陽,促進腎氣運化水液,利水消腫。泥金丸治療心陽不足,常伴有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附子可通陽利水,改善水腫,使水液代謝正常。
因此,泥金丸方中使用附子,旨在溫陽救逆,通陽利水,治療寒凝血脈、心陽不足、四肢厥冷、面色蒼白、神志不清、水腫等症狀。
泥金丸方中加入紫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潤肺止咳,化痰定喘: 紫菀性溫,味辛,歸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定喘之效。泥金丸主治肺燥咳嗽,痰少氣喘,而紫菀能有效改善肺部乾燥,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喘息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肺止咳的作用。
- 引藥入肺,增強療效: 紫菀氣味辛香,能引導其他藥材深入肺部,發揮更佳的療效。泥金丸中含有多種清熱化痰藥材,紫菀的引導作用能讓藥效更好地作用於肺部,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泥金丸方中包含黑牽牛,主要原因如下:
- 瀉下通便:黑牽牛性寒,味苦,入脾、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泥金丸主治濕熱積滯、腹痛便祕,黑牽牛可促進腸道蠕動,排除積滯,緩解便祕症狀。
- 消積導滯:黑牽牛能消食積、化痰涎,對於濕熱蘊結導致的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狀,黑牽牛可起到消積導滯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更有效地清除腸胃積滯。
泥金丸方中包含輕粉,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清熱解毒:輕粉性寒,能清熱解毒,對於熱毒壅盛所致的瘡瘍腫毒、濕熱下注之帶下、口舌生瘡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二、 燥濕殺蟲:輕粉善於燥濕殺蟲,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陰癢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然而,輕粉為劇毒藥物,使用需謹慎,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使用或過量使用,以免發生中毒反應。
中藥方劑[泥金丸]的組成中包含硫磺,主要是因為硫磺具有強效的消炎解毒作用。硫磺能夠減少體內的炎症,促進皮膚和內部組織的癒合。在[泥金丸]中,硫磺的添加能夠增強方劑的解毒和抗炎效果,有助於改善由毒素和炎症引起的健康問題。由於硫磺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時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劑量,以避免過度刺激。
泥金丸方劑中包含檳榔,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驅蟲止痛: 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驅蟲、消積、止痛的功效。泥金丸主要用於治療蛔蟲、蟯蟲等腸道寄生蟲引起的腹痛、腹脹、噁心等症狀。檳榔的驅蟲作用可以有效地清除腸道寄生蟲,達到止痛的目的。
- 行氣消積: 檳榔還具有行氣消積的功效,可以促進消化,緩解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腹痛等症狀。泥金丸中加入檳榔,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消積止痛的作用。
中藥方劑[泥金丸]的組成中包含水銀,主要是因為水銀具有強效的解毒作用。水銀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毒素,對於改善由毒素引起的健康問題具有顯著效果。在[泥金丸]中,水銀的添加能夠增強方劑的解毒能力,有助於緩解由毒素引起的紅腫、瘡瘍等症狀。然而,水銀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以避免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泥金丸方劑中包含巴豆,主要原因有二:
- 攻堅驅邪: 巴豆性峻猛,善於攻下寒凝氣滯之積滯,對於痰飲、積食、瘀血等症狀有較強的驅除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可達到消腫止痛、化瘀散結的效果。
- 引藥入裏: 巴豆性輕而善走,可引導其他藥材深入病竈,增強其藥效。例如,泥金丸中的其他藥材如半夏、天南星等,可治療痰飲咳嗽,但若無巴豆引導,則難以發揮其藥力。
巴豆性烈,使用需謹慎,需經專業醫師辨證論治,不可自行服用。
主治功效
泥金丸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泥金丸,源於《聖濟總錄》及《黃帝素問宣明論方》,為治療胸腹疾痛之名方。其組成藥物峻猛,多為攻下逐水之品,主治「結胸,傷寒心下痛,按之石硬」等症。綜觀兩書記載,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剖析:
一、攻下逐水,消散結滯:
方中大戟、甘遂、黑牽牛皆為峻下之品,具有強力瀉下通便、利水消腫之效。此三藥合用,旨在強力攻下腸道積滯之邪氣,以及積聚於胸腹之水液,以達到消散結滯的目的。結胸之症,多因外感寒邪,或飲食不節,致使氣機阻滯,水液停聚於胸腹,形成痞塊,按之堅硬。故而,此類峻下藥物,可有效清除腸道及胸腹之積滯,解除阻塞,從而緩解疼痛。
二、溫通經脈,調和氣血:
方中附子溫陽散寒,丁香溫中降逆,木香行氣止痛,三藥合用,溫通經脈,調和氣血。結胸之症,雖以寒邪、水濕為主,然氣機阻滯亦為其重要病機。溫陽藥物能溫煦臟腑,促進氣血運行,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木香則能疏通氣機,協同其他溫通之品,使氣血暢達,從而更好地發揮攻下逐水之效。
三、殺蟲解毒,消散邪氣:
方中輕粉、硫磺、水銀、巴豆,皆具殺蟲解毒之效,或可視為針對某些特殊病因的選藥。古代醫家對病因的認識,往往包含蟲積、毒邪等因素,故而加入此類藥物,旨在殺滅蟲邪,清除毒素,進一步消散病邪。檳榔亦有消積殺蟲之功,與上述藥物相輔相成。紫菀止咳化痰,或可輔助緩解因寒邪客肺而引起的咳嗽等症狀。
四、整體治療策略:
泥金丸之治療策略,乃以攻下逐水為主,溫通經脈、殺蟲解毒為輔,旨在迅速清除病邪,解除胸腹之阻滯,緩解疼痛。其藥物峻猛,非一般病症所能應用,僅適用於寒邪凝滯,水濕停聚,形成結胸之重症。兩書記載的劑型和服法略有不同,但都強調根據病情調整藥量,觀察療效,反映出古人對此方劑使用的謹慎態度。
總而言之,泥金丸方劑的治療原理,是通過攻下逐水、溫通經脈、殺蟲解毒等多重手段,協同作用,以達到消散結滯,緩解疼痛的目的。其藥物組成峻猛,使用需謹慎,必須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應用。
傳統服藥法
木香1分,丁香1分,大戟1分,甘遂(麩炒)1分,附子(炮裂,去皮臍)1枚,紫菀(去土)3錢,黑牽牛3錢(半生,半炒),膩粉3錢,硫黃2皂子大,檳榔(大者)1枚(銼),水銀沙子3錢,巴豆20粒(去皮心膜,用胡餅面裹,慢火燒熟,去面不用)。
上藥各為末,再和令勻,煉蜜為丸,如小雞頭子大。
看虛實,每服1丸,爛嚼,燒生薑一塊子,同咽下,藥不得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泥金丸, 出處:《宣明論》卷七。 組成:黃柏半兩,大黃半兩,巴豆半兩,五靈脂半兩,豬牙皂角1分,輕粉1分,粉霜1分,硇砂1分,乾漆1分。 主治:心腹急痛,及久新沉垢積滯。
泥金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二。 組成:木香1分,丁香1分,大戟1分,甘遂(麸炒)1分,附子(炮裂,去皮臍)1枚,紫菀(去土)3錢,黑牽牛3錢(半生,半炒),膩粉3錢,硫黃2皂子大,檳榔(大者)1枚(銼),水銀沙子3錢,巴豆20粒(去皮心膜,用胡餅面裹,慢火燒熟,去面不用)。 主治:結胸,傷寒心下痛,按之石硬。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