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金露紫菀丸中含有烏頭,主要基於其祛風散寒、止痛之效。烏頭性熱,入肺、腎經,其辛烈之性可直達病竈,驅散寒邪,尤其善於治療風寒濕痺、肩臂疼痛、肢體麻木等症。
金露紫菀丸中,烏頭與其他藥材如紫菀、金銀花等配伍,相輔相成,發揮各自功效,共同達到散寒止痛、清熱解毒之目的。然而,烏頭毒性較大,使用需謹慎,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金露紫菀丸中加入黃連,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抑制因外感風熱或內熱上炎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 瀉火燥濕: 紫菀性溫,可潤肺化痰,而黃連則可瀉火燥濕,二者相配,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滋陰潤肺,更能有效緩解因肺熱燥咳引起的痰多黏稠、咽喉乾燥等症狀。
總而言之,黃連在金露紫菀丸中發揮着清熱解毒、瀉火燥濕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療咽喉腫痛、咳嗽痰多等症狀的效果。
金露紫菀丸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散寒,助陽氣行於周身:紫菀性寒,擅長清熱化痰,但寒性易傷陽氣,不利於痰液排出。肉桂性熱,溫陽散寒,可溫煦脾肺,助陽氣行於周身,協同紫菀清熱化痰,達到溫而不燥,寒而不凝的效果。
- 引藥入肺,並助藥力下降:肉桂辛香走竄,可引藥入肺,且能引藥力下降,使藥效直達肺部,並能溫肺化痰,緩解痰阻肺經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金露紫菀丸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宣肺利咽:桔梗性味辛溫,具有宣肺利咽、消腫排膿之功效。金露紫菀丸主治肺熱咳嗽、痰多粘稠、咽喉腫痛等症,桔梗的宣肺作用可以疏通肺氣,利咽化痰,幫助藥物直達病竈。
- 助藥力達肺:金露紫菀丸中含有紫菀、款冬花等藥材,皆具潤肺止咳功效,但藥性偏寒。桔梗性溫,可以中和藥性,並幫助藥物更好地到達肺部,發揮療效。
金露紫菀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效。金露紫菀丸主治肺熱燥咳、咽喉腫痛等症,生地黃可以清瀉肺熱,降火涼血,緩解咽喉腫痛,並滋潤肺燥,幫助止咳。
- 滋陰潤燥: 生地黃滋陰潤燥,可以緩解肺熱引起的津液不足,並保護肺陰,防止燥熱傷肺。金露紫菀丸中含有紫菀、款冬花等燥性藥物,生地黃可以起到中和燥性,保護肺陰的作用,使藥物更平和有效。
金露紫菀丸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和胃止嘔: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嘔的功效。紫菀、金露梅等藥材性寒,容易引起脾胃不適,生薑可中和藥性,避免寒涼傷胃,防止服用藥物後出現嘔吐等不良反應。
二、 增強藥效: 生薑具有發散風寒、溫中止痛的作用,可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藥效。與紫菀、金露梅等藥材配合,有助於更好地發揮止咳化痰、清肺止喘的功效。
金露紫菀丸中添加花椒,主要基於其 辛溫散寒、溫中止痛 的功效。
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暖脾胃,散寒止痛,對於寒邪客胃、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此外,花椒還有 行氣活血 的功效,有助於促進氣血運行,緩解局部瘀血,對於寒凝血瘀引起的疼痛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金露紫菀丸中加入花椒,可以 增強溫陽散寒、止痛化瘀 的功效,更好地治療寒凝氣滯、脾胃虛寒等病症。
金露紫菀丸中加入蕪荑,主要基於其 清熱解毒 和 止咳化痰 的功效。
蕪荑味苦,性寒,歸肺、胃經。其藥性擅長於 清肺熱,化痰止咳,對於肺熱咳嗽、痰多黃稠、咽喉腫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同時,蕪荑也具有一定的 解毒 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毒素,緩解炎症反應。
因此,在金露紫菀丸中加入蕪荑,可以加強方劑的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功效,達到更全面地治療相關疾病的效果。
「金露紫菀丸」方劑中包含「紫菀」,主要原因如下:
- 潤肺止咳:紫菀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金露紫菀丸主要針對肺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而紫菀的潤肺止咳功效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宣肺利氣:紫菀還能宣肺利氣,使肺氣通暢,有利於痰液的排出。金露紫菀丸中其他藥材如金銀花、連翹等也具有清熱解毒、宣肺利氣的作用,與紫菀配合使用,可加強其療效。
金露紫菀丸中加入柴胡,主要考慮以下兩點:
- 疏肝解鬱,調和氣機: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膽經。其具有疏肝解鬱、升舉陽氣、調和氣機之功效。金露紫菀丸主治肺氣鬱閉、痰濕阻肺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而柴胡可疏解肝氣鬱結,使氣機通暢,有助於肺氣宣降,痰濕排出。
- 配合紫菀、款冬花等藥物,增強止咳化痰作用:柴胡具有疏散風寒的作用,與紫菀、款冬花等藥物配伍,可促進肺氣宣降,並有效化解痰濕,進一步增強止咳化痰的作用。
金露紫菀丸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止咳化痰: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咳化痰的功效。金露紫菀丸主治風寒咳嗽,症見咳嗽痰白、鼻塞流涕、畏寒肢冷等,而防風可有效散寒解表,宣肺止咳,並助紫菀、款冬等藥物化痰止咳。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金露紫菀丸中含有紫菀、款冬等寒涼藥物,容易傷及脾胃。防風性溫,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傷脾,並能增強藥物療效,使藥力更易於發揮。
金露紫菀丸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降逆止嘔: 厚朴性辛溫,入肺、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行氣消痰之功效。金露紫菀丸主治肺燥咳嗽、痰多粘稠、胸悶氣喘等症,厚朴可有效緩解因肺氣上逆引起的噁心嘔吐,使藥物更易下行,發揮止咳化痰之效。
- 燥溼化痰: 厚朴還能燥溼化痰,與紫菀、款冬花等藥物協同作用,促進痰液排出,改善呼吸道黏膜炎症,緩解咳嗽氣喘症狀。
厚朴的加入,既能緩解嘔吐,又能化痰止咳,增強了金露紫菀丸的治療效果。
金露紫菀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紫菀性寒,甘草性甘平,加入甘草可緩和紫菀的寒性,避免藥性過於寒涼,對脾胃造成負擔。
- 增強療效:甘草有解毒、緩解疼痛、止咳化痰的功效,與紫菀配伍,可增強止咳化痰的效果,並能減輕藥物對身體的副作用。
甘草在金露紫菀丸中起到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金露紫菀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本:紫菀性寒,善於清熱化痰,但容易耗氣傷陰。人參性溫,能補氣益血,與紫菀相配,可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傷正,同時增強肺氣,使化痰止咳效果更佳。
- 扶正祛邪:金露紫菀丸用於治療肺虛久咳、痰多氣喘等症,人參能增強人體抵抗力,提高機體免疫功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扶正祛邪、治療疾病的效果。
總而言之,人參在金露紫菀丸中的加入,不僅能補氣固本,更能增強藥效,使治療效果更佳。
金露紫菀丸中加入川芎,主要是利用其 活血行氣、通經止痛 的功效。川芎具有疏散風寒、溫經止痛、活血化瘀等作用,能改善因氣血瘀滯導致的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對於金露紫菀丸治療的疾病,例如風寒咳嗽、痰多氣喘,川芎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進而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金露紫菀丸中加入鱉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降火,清熱解毒: 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清熱解毒之效。對於因熱毒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咳嗽痰多等症狀,鱉甲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與方中紫菀、金銀花等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之功效。
- 軟堅散結,活血化瘀: 鱉甲還具有軟堅散結、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因痰熱凝結、氣血瘀滯所致的瘰癧、癭瘤等疾病,鱉甲可以幫助軟堅散結、活血化瘀,促進其消散。
金露紫菀丸中加入川貝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潤肺止咳: 川貝母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之效。其潤肺之性可緩解紫菀、金銀花等藥物的燥性,避免傷及肺陰,同時也增強其止咳化痰的功效。
- 宣肺散結: 川貝母能宣肺利氣,散結消腫,有助於疏通氣道,利於痰液的排出,配合紫菀等藥物,共同發揮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的功效。
金露紫菀丸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降逆止嘔: 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降逆止嘔的功效。金露紫菀丸以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為主要功效,而肝氣鬱滯、脾胃不和亦可導致咳嗽痰多、胸悶氣喘,枳殼的加入可協同其他藥物,疏肝理氣,降逆止嘔,促進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 促進藥物吸收: 枳殼具有行氣消積的作用,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幫助藥物更好地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
金露紫菀丸中包含甘遂,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瀉水消腫: 甘遂性寒,味苦,入肺、膀胱經,具有瀉水消腫之效。對於金露紫菀丸所治療的痰飲咳喘、胸膈滿悶等症狀,甘遂可以通過利水消痰,減輕肺部水腫,緩解呼吸困難。
- 引藥下行: 甘遂為峻下藥,可以引導其他藥物下行,更有效地作用於肺、脾、腎等相關臟腑,加強藥效。金露紫菀丸中其他藥物,如紫菀、款冬花等,需要甘遂的引導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金露紫菀丸中包含巴豆,看似矛盾,實則有其用意。巴豆性峻猛,為瀉下藥,可通便排毒,但同時也具備攻逐寒痰、消腫散結之效。此方以紫菀、金銀花等清熱化痰藥為主,針對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巴豆則起輔助作用,幫助痰液排出,並促進藥效深入肺腑,達到標本兼治之目的。
金露紫菀丸中加入硇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 硇砂性寒,善於燥濕化痰,可有效治療痰多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與方中紫菀、款冬花等藥材相輔相成,增強化痰止咳效果。
- 清熱解毒: 硇砂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幫助清除肺熱,改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與方中金銀花、連翹等藥材協同作用,提高清熱解毒功效。
總之,硇砂的加入,既有助於燥濕化痰,又可清熱解毒,有助於提升金露紫菀丸治療咳嗽、氣喘等症狀的療效。
主治功效
金露紫菀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黃帝素問宣明論方》記載,金露紫菀丸主治「一切脾積,兩肋虛脹,臍疼痛。」
治療原理分析
金露紫菀丸由烏頭、黃連、肉桂、桔梗、生地黃、生薑、花椒、蕁枝、紫菀、柴胡等藥材組成。其治療脾積的原理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溫陽散寒,健脾和胃: 方中烏頭、肉桂、生薑、花椒皆為辛溫之品。烏頭、肉桂溫陽補火,散寒止痛,有助於改善脾陽不足、寒邪內阻所致的脾積症狀。生薑、花椒溫中散寒,暖胃健脾,可輔助烏頭、肉桂,增強溫陽散寒之力,改善脾胃功能。
清熱燥濕,調和脾胃: 黃連苦寒,具有清熱燥濕、殺菌消炎之效。脾積日久,易生濕熱,黃連可清除脾胃濕熱,配合溫陽藥物,達到寒溫並用、陰陽調和的目的,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
疏肝理氣,消積止痛: 柴胡疏肝理氣,對於因肝氣鬱滯引起的兩肋虛脹有良好療效。脾積亦可導致氣機不暢,柴胡可疏暢氣機,緩解腹脹、臍痛等症狀。
滋陰降火,養血安神: 生地黃滋陰降火,養血安神。脾積日久,易耗傷陰血,生地黃可滋養陰血,防止溫燥藥物傷陰,並有助於緩解因陰虛火旺引起的煩躁不安等症狀。
宣肺化痰,潤肺止咳: 桔梗宣肺化痰,利咽開音;紫菀潤肺止咳,化痰平喘。雖非直接針對脾積的藥物,但肺與脾在生理上相互影響,脾虛可導致肺氣不足,肺氣不宣亦可影響脾的運化功能。因此,桔梗和紫菀可通過調節肺的功能,間接改善脾的運化,有利於脾積的治療。
祛風止癢,平喘定咳: 蕁枝的功效與脾積無直接關聯,可能為原方誤記或另有深意,待考。
總之,金露紫菀丸組方以溫陽散寒、健脾和胃為主,兼以清熱燥濕、疏肝理氣、滋陰降火,從而達到溫陽不傷陰,清熱不礙陽的目的。通過多方面調節臟腑功能,尤其是脾胃的功能,最終達到消除脾積,緩解兩肋虛脹、臍疼痛等症狀的效果。古文提到“服後有積者肚內作聲。病退為度。”,可能指的是藥物作用於脾胃,促進積滯排出,使脾胃功能逐漸恢復的過程。
傳統服藥法
草烏頭(去皮尖)、黃連半兩,官桂1兩,桔梗1兩,乾地黃1兩,乾生薑1兩,川椒1兩,蕪荑1兩,紫菀(去皮)1兩,柴胡1兩,防風1兩,厚朴1兩,甘草1兩,人參1兩,川芎1兩,鱉甲(酒浸)1兩,貝母1兩,枳殼(去瓤)1兩,甘遂1兩,巴豆3兩(醋煮半日,出油),硇砂3錢。
上為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丸,空心、臨臥米飲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金露紫菀丸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金露紫菀丸, 出處:《宣明論》卷七。 組成:草烏頭(去皮尖)、黃連半兩,官桂1兩,桔梗1兩,乾地黃1兩,乾生薑1兩,川椒1兩,蕪荑1兩,紫菀(去皮)1兩,柴胡1兩,防風1兩,厚朴1兩,甘草1兩,人參1兩,川芎1兩,鱉甲(酒浸)1兩,貝母1兩,枳殼(去瓤)1兩,甘遂1兩,巴豆3兩(醋煮半日,出油),硇砂3錢。 主治:一切脾積,兩脅虛脹,臍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