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白丸

WEN BA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理瀹》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6%
脾經 14%
胃經 14%
腎經 12%
肺經 10%
心經 10%
大腸經 8%
心包經 3%
膽經 3%
膀胱經 3%
三焦經 1%
肝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膽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溫白丸方劑中包含烏頭,原因如下:

  1. 溫經散寒: 烏頭性溫,入足太陽膀胱經,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之效。溫白丸主治寒凝血瘀之癥,如寒性腹痛、經寒不調、宮寒不孕等,烏頭可溫經散寒,緩解寒凝之痛,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寒性癥狀。
  2. 活血化瘀: 烏頭亦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因寒凝血瘀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溫白丸中常配伍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如桃仁、紅花等,與烏頭共同發揮溫經散寒、活血化瘀之效,更能有效治療寒凝血瘀之證。

溫白丸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吳茱萸能夠溫暖脾胃,驅散寒邪,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2. 降逆止嘔: 吳茱萸入肝、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寒導致的呃逆、嘔吐等症狀,吳茱萸能夠溫中降逆,止嘔止呃,改善胃部不適。

因此,溫白丸中加入吳茱萸,可以有效地溫中散寒、降逆止嘔,達到治療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的效果。

溫白丸中加入桔梗,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桔梗性味辛甘,微寒,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溫白丸主治風寒客肺、痰阻氣道所致的咳嗽、咽喉腫痛等症,桔梗可幫助宣通肺氣,利咽消腫,使痰液易於排出,達到治療目的。
  2. 引藥入肺:桔梗具有引藥入肺的作用,能將藥力引導至肺部,增強溫白丸的療效。溫白丸中其他藥物如白芷、杏仁等,也具有宣肺止咳的功效,桔梗的加入能使藥力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溫白丸方中加入柴胡,主要是針對其疏肝解鬱、和解少陽的作用。

溫白丸主治寒濕凝滯,脾胃虛寒,症見脘腹冷痛、得溫則減,食少便溏,四肢不溫等。柴胡能疏肝解鬱,和解少陽,可調和肝脾,使氣機疏暢,有助於驅散寒濕,溫暖脾胃,達到治療寒濕凝滯的效果。

此外,柴胡還能升陽舉陷,有助於提升陽氣,溫暖脾胃,進一步增強溫白丸的療效。

溫白丸方中加入水菖蒲,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方面作用:

  1. 開竅醒神:水菖蒲味辛、性溫,歸心、脾經,能開竅醒神,通利腦竅,對於痰濁矇蔽心竅所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 化濕止嘔:水菖蒲兼具化濕止嘔功效,可用於脾胃濕阻所致的嘔吐、噁心等症狀。溫白丸中加入水菖蒲,有助於化解濕濁,減輕嘔吐症狀,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溫白丸方劑中包含紫菀,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作用:

  1. 潤肺化痰: 紫菀性微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止喘的功效。溫白丸主治痰多咳嗽,氣喘胸悶,而紫菀能有效改善這些症狀,助於緩解肺部不適。
  2. 宣肺通竅: 紫菀氣味芳香,能宣通肺氣,打開鼻竅。溫白丸中常配伍其他具有通竅作用的藥材,如白芷、辛夷等,共同達到通暢鼻竅,改善鼻塞、流鼻涕等症狀的效果。

溫白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黃連味苦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溫白丸主治濕熱下注所致的白帶異常,黃連能清泄下焦濕熱,起到改善白帶症狀的作用。
  2. 制約藥性:溫白丸中其他藥物如白朮、茯苓等偏溫燥,易燥傷津液。黃連性寒,可與溫燥藥物相配,起到制約藥性、平衡寒熱的作用,避免燥熱傷陰,達到溫而不燥、清而不寒的效果。

總之,黃連在溫白丸中起到清熱燥濕、制約藥性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溫白丸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溫中散寒: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可有效驅散寒邪,溫暖脾胃,緩解因寒邪入侵而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二、 助藥力: 乾薑可助其他藥物發揮藥效,促進藥效的吸收和發揮。例如,溫白丸中常用白朮、茯苓等健脾燥濕藥,乾薑可助其溫脾健運,更好地發揮燥濕健脾之效。

溫白丸中包含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陽散寒: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脾、腎經,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經之效。溫白丸主治寒濕凝滯所致的帶下病,肉桂可溫暖脾腎,驅散寒濕,改善寒凝血瘀所致的帶下量多、色白、質稀等症狀。
  2. 助陽化氣: 肉桂可溫補腎陽,促進脾腎陽氣的運化,有助於改善脾腎虛寒所致的帶下病。同時,肉桂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障礙,進一步促進帶下病的康復。

溫白丸中添加花椒,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止痛止瀉: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瀉的功效。溫白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花椒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達到止痛止瀉的效果。
  2. 助陽益氣: 花椒亦有溫陽益氣之效。溫白丸中常搭配其他溫陽補氣藥材,花椒能輔助其他藥物發揮效果,提升藥效,更有效地改善脾胃虛寒。

溫白丸是一款著名的中藥方劑,常用於治療寒證及其相關症狀。在其組成中,巴豆作為重要成分之一,具有特殊的藥用價值。巴豆性溫而辛,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並有效驅除體內寒氣。這對於因寒濕引起的腹痛、便祕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巴豆中的主要成分能夠刺激腸道,增強腸蠕動,從而有助於促進排便,緩解便祕。此外,巴豆還含有一些有效的抗菌物質,對於感染引起的腹痛或消化不良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在溫白丸中,巴豆的使用不僅能達到溫中散寒的效果,還能改善整體的消化功能,提升人體的抵抗力。

總之,巴豆在溫白丸中的應用,不僅增強了方劑的療效,還為患者提供了一個綜合的治療方案,進一步改善其健康狀況。中醫學將其視為調和藥效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示了中藥方劑組成的復雜性與智慧。

溫白丸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澤瀉性寒味甘,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可有效去除體內濕濁,改善小便不利、水腫等症狀,與溫白丸中其他藥物合用,能協同利水消腫,改善下焦濕熱,達到溫腎健脾、通利小便的目的。
  2. 清熱解毒: 澤瀉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配合溫白丸中的其他藥物,共同清熱解毒,消除膀胱濕熱,對於因濕熱引起的尿頻、尿痛、尿濁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溫白丸中加入皁莢,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1. 消積化滯: 皁莢味苦甘,性寒,入脾胃經,具有消積化滯、潤腸通便的功效。溫白丸主治脾胃氣滯、食積不消、腹脹便祕等症,皁莢的加入有助於消解積滯,促進消化,緩解腹脹便祕等症狀。
  2. 引藥入腸: 皁莢味苦,性寒,具有引藥入腸的作用。溫白丸中其他藥材需入腸道發揮藥效,皁莢的加入可以促進藥材入腸,提高藥效。

溫白丸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燥濕:厚朴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理氣燥濕、消痰止咳的功效。溫白丸旨在溫腎助陽,化痰止咳,而厚朴的理氣燥濕之性,有助於疏通氣機,消除濕痰,使藥效更能深入腎臟,達到溫腎助陽的效果。
  2. 調和藥性:溫白丸中其他藥材如肉桂、附子等性溫燥烈,厚朴的辛溫之性可以起到調和的作用,避免藥性過於猛烈,防止燥熱傷陰。

主治功效


溫白丸

  • **中藥方劑組成:**烏頭,吳茱萸,桔梗,柴胡,水菖蒲,紫菀,黃連,乾薑,肉桂,花椒,巴豆,澤瀉,皁莢,厚朴
  • **主治功效:**積聚、癥瘕、痃癖、痞氣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吳茱萸: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柴胡:疏風解表、退熱、止咳、平肝、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水菖蒲: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
  • 紫菀:止咳化痰、降氣、止咳平喘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 花椒: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
  • 巴豆: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 皁莢: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總結:

中藥方劑「溫白丸」,主要用於治療積聚、癥瘕、痃癖、痞氣等疾病。方中各味中藥材協同作用,具有散寒解表、活血化瘀、溫陽補虛、止痛化痰等功效。溫白丸在臨牀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療效,是中醫治療積聚、癥瘕、痃癖、痞氣的常用方劑。

傳統服藥法


紫菀3分,吳茱萸3分,菖蒲2分,紫胡2分,厚朴2分(炙),桔梗2分,皂莢3分(去皮子,炙),烏頭10分(熬),茯苓2分,桂心2分,乾薑2分,黃連2分,蜀椒2分(汗)巴豆1分(熬),人參2分。上為末,和白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丸,不知,漸加至5丸,以知為度,食後薑湯送下。
禁生冷、餳、醋、豬、羊、魚、雞犬、牛、馬、鵝肉、五辛、蔥、面、油膩、豆及糯米粘滑、鬱、臭之屬。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熱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含有烏頭、巴豆等有毒中藥,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子宮內膜異位症氣喘心絞痛陰道炎子宮肌瘤肺結核坐骨神經痛癲癇瘧疾白帶心內膜炎五十肩胃及十二指腸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百日咳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

相同名稱方劑


溫白丸, 出處:《儒門事親》卷十五。 組成:椿根白皮(去粗皮,酒浸,曬乾)。 主治:臟毒下血。

溫白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五。 組成:附子(炮)2兩,桔梗2兩,人參1兩,乾薑2分。 主治:小兒寒中吐利及客忤。

溫白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一。 組成:半夏(湯浸去滑,切,焙)1兩,白附子(炮)1兩,硫黃(研)1兩。 主治:傷寒面青,心下堅硬,開口出氣,身體不熱,頭面多汗,四肢厥冷。

溫白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四。 組成:半夏2兩(爲末,生薑汁和作餅,曬乾),白朮1兩,丁香1分。 主治:溫益肺胃,思進飲食,消痰飲癖,止心嘈煩。主治:脾胃虛寒,宿食不消,痰飲停滯。咳嗽嘔吐,胸膈痞滿。

溫白丸, 出處:《理瀹》。 組成:川烏2兩半(炮),吳萸1兩,桔梗1兩,柴胡1兩,菖蒲1兩,紫菀1兩,黃連1兩,炮薑1兩,肉桂1兩,花椒1兩,巴豆1兩,澤瀉1兩,皂角1兩,厚朴1兩。 主治:積聚,癥瘕,痃癖,痞氣。

溫白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一。 組成:柴胡(去苗)1兩,紫菀(去苗土)1兩,吳茱萸(湯浸,焙乾炒)1兩,菖蒲1兩,桔梗(銼,炒)1兩,京三棱(煨、銼)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人參1兩,黃連(去須,炒)1兩,乾薑(炮)1兩,桂(去粗皮)1兩,蜀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1兩,巴豆(去皮心膜,研出油盡)1兩,皂莢(去皮,炙黃)1兩,鱉甲(去裙襕,醋炙)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2兩,當歸(切、焙)2兩,烏頭(炮裂,去皮臍)2兩,黃耆(銼)2兩。 主治:藏腑積聚,癥癖氣塊,腹多(疒丂)痛,按或有形,肢節煩熱,腰腳痠疼;及婦人血癖,經候不調,赤白帶下等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