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積丸

GONG J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理瀹》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2.4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胃經 17%
肝經 14%
心經 13%
肺經 11%
腎經 10%
大腸經 10%
小腸經 1%
膀胱經 1%
膽經 1%
脾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攻積丸方劑中含有烏頭,主要源於烏頭的峻烈之性,可破積化瘀,攻堅逐瘀。其辛熱之性可溫經散寒,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積聚,有很好的效果。

烏頭性猛烈,使用需謹慎。由於其毒性,通常只用於寒邪凝滯、積聚嚴重的情況,且需配合其他藥物以緩解其毒性。臨牀應用時需嚴格掌握劑量,並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配製。

攻積丸中包含吳茱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吳茱萸性溫,入肝、脾、胃經,可溫暖中焦,散寒止痛,對於寒邪阻滯胃腸、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腹脹、嘔吐、腹瀉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2. 降逆止嘔:吳茱萸能降逆止嘔,對於寒邪犯胃、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呃逆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因此,攻積丸中加入吳茱萸,可有效溫中散寒、理氣止痛、降逆止嘔,協同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攻積化滯、消食止痛的目的。

攻積丸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陽散寒,助消化:肉桂性熱,味辛甘,具有溫陽散寒、助消化之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邪阻滯所致的積滯,肉桂能溫陽散寒,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消積化食。
  2. 引藥入脾腎:肉桂性溫,氣味辛香,具有引藥入脾腎的作用。在攻積丸中,肉桂能引導其他藥物深入脾腎,增強藥效,更好地達到治療積滯的目的。

攻積丸方劑中加入乾薑,主要考量其兩大功效:

1. 溫中散寒: 攻積丸主治脾胃積滯,常伴隨脘腹冷痛、腹脹等症狀。乾薑性溫,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驅散寒邪,有助於緩解胃寒導致的積滯難消。

2. 促進消化: 乾薑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消化功能,有助於消化積滯的食物,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因此,乾薑的加入,既可溫中散寒,又可促進消化,配合其他藥材,能更有效地治療脾胃積滯。

攻積丸中加入黃連,主要是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用以治療積滯內停所致的腹痛、便祕、發熱等症狀。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胃、膽經,能清心火、瀉胃火,並能燥濕止瀉。對於積滯內停,導致胃腸積熱、濕熱交阻的情況,黃連可以清熱解毒,燥濕化積,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緩解腹痛、便祕等症狀。

此外,黃連也能清心火,對於積滯內停所致的心煩、失眠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攻積丸中加入橘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寬中,消積化痰: 橘紅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理氣寬中、消積化痰之效。對於積滯停滯於中焦,導致胸脘痞悶、食慾不振等症狀,橘紅能有效疏肝理氣,促進脾胃運化,化解積滯,緩解不適。
  2. 輔助其他藥物發揮作用: 攻積丸中常包含其他藥物,如山楂、麥芽等,以消食導滯。橘紅與這些藥物配伍,能協同作用,增強消食化積的效果,使藥效更加顯著。

攻積丸中包含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消積導滯:檳榔味辛、苦,性溫,入胃、大腸經,具有消食積、導滯氣、行水濕之功效。攻積丸主治積滯停滯,症見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噯氣泛酸、大便不通等,檳榔可有效消食導滯,解除積滯,緩解上述症狀。
  2. 通便瀉下:檳榔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糞便排出,起到通便瀉下的作用。積滯停滯易導致便祕,檳榔可配合其他藥物,共同解除便祕,促進腸胃功能恢復。

攻積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消食導滯: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利水、寧心安神之效。攻積丸主要針對脾胃積滯所致的腹脹、便祕等症,茯苓能健脾和胃,促進消化,利水消腫,有助於化解積滯,改善便祕。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攻積丸中包含芒硝、大黃等峻下藥,茯苓可以緩和藥性,防止藥物過於峻猛,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大的刺激。同時,茯苓能幫助芒硝、大黃等藥物更好地發揮其瀉下通便的作用,使藥效更為顯著。

攻積丸中加入枳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消積: 枳實味苦、性寒,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散結的功效。對於積滯停滯於胃腸、導致腹脹便祕等症狀,枳實能有效疏通氣機,促進積滯排出。

2. 緩解便祕: 枳實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軟化糞便,促進腸蠕動,緩解便祕。對於積滯導致的便祕,枳實能有效緩解排便困難,改善腸道功能。

攻積丸中加入水菖蒲,主要基於其開竅醒神化濕止嘔的功效。

水菖蒲性溫,味辛,入心、脾經,能通竅開鬱,醒神止痛,並可化濕止嘔。攻積丸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積滯所致的脘腹脹滿、嘔吐、腹痛等症狀。水菖蒲在此方中,一方面能開竅醒神,幫助解除積滯造成的精神萎靡,另一方面能化濕止嘔,緩解積滯導致的嘔吐現象,與其他藥物共同奏效,達到攻積化滯的效果。

攻積丸方中加入桔梗,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開宣氣機: 攻積丸主要針對積滯阻滯之症,而桔梗具有宣肺利咽、開宣氣機的作用,能促進氣機流通,有助於消除積滯,使藥物更好地發揮效用。
  2. 助藥物下達,增強療效: 桔梗入肺經,具有引藥下行的功效,能將其他藥物引導至腸胃,使其更有效地化解積滯,達到治療效果。

因此,桔梗在攻積丸方中起到宣肺利咽、開宣氣機,以及引藥下達的作用,對於治療積滯阻滯之症具有重要的意義。

攻積丸中加入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之效。攻積丸多用於治療積滯腹痛,延胡索可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腹痛症狀。
  2. 疏肝解鬱:延胡索可疏肝解鬱,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腹痛等症狀。攻積丸中常配伍其他疏肝理氣藥物,如香附、枳殼等,共同達到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效果。

攻積丸中包含半夏,主要原因如下:

  1. 燥濕化痰:半夏性辛溫,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攻積丸主要用於治療積滯停滯、痰濕內阻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半夏可以幫助化解痰濕,使積滯得以消除。
  2. 降逆止嘔:半夏還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當積滯阻礙胃氣上逆時,會引起噁心嘔吐。半夏可以降逆止嘔,緩解胃氣上逆的症狀,幫助消化道功能恢復正常。

總之,半夏在攻積丸中起到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作用,有效緩解積滯停滯所導致的各種不適症狀。

攻積丸中含有巴豆,乃因其具有峻下攻積之效。巴豆性味辛熱,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破積消痞、瀉下通便之功。對於積滯於腸胃的寒濕痰飲,或食積不化、腹脹便祕等症,巴豆可迅速驅除積滯,達到通腑泄下的目的。然巴豆毒性較強,必須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使用,以免引起腹痛、腹瀉、嘔吐等不良反應。

攻積丸中包含皁莢,主要原因有二:

一、瀉下通便:皁莢性寒,味苦,入脾、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消積化滯的功效。攻積丸主治積滯便祕,皁莢可強力瀉下,清除腸道積滯,促進排便,達到通便的目的。

二、消食化積:皁莢除了瀉下作用外,還可消食化積,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狀,也有一定緩解效果。攻積丸中加入皁莢,可以增強方劑消食化積的作用,進一步緩解積滯導致的腹痛、腹脹等不適。

主治功效


攻積丸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根據古文記載,攻積丸主治「積聚」及「老人虛寒便秘」,更廣泛的應用於治療「五積六聚,七癥八瘕,痃癖蠱血痰食」,以及各種「不問陰陽皆效」的積滯病症。

治療原理

攻積丸的治療原理可從「攻」與「補」兩方面來分析:

1. 攻逐積滯:

  • 溫陽散寒,行氣活血: 烏頭、吳茱萸、肉桂、乾薑等藥材具有溫陽散寒、行氣活血的功效,能溫通經絡,驅散體內寒邪,促進氣血運行,從而消散積滯。
  • 燥濕化痰,理氣消食: 橘紅、半夏、厚朴等藥材具有燥濕化痰、理氣消食的作用,能消除體內濕濁痰飲,疏通氣機,改善消化功能,有助於積滯的消散。
  • 破癥消積,軟堅散結: 枳實、檳榔等藥材具有破癥消積、軟堅散結的作用,能直接針對堅硬的積塊,使其軟化、消散。
  • 利水通便,驅蟲排毒: 茯苓、檳榔等藥材具有利水通便、驅蟲排毒的作用,能促進體內多餘水分和毒素的排出,減輕腸道負擔,有助於積滯的清除。

2. 補益正氣:

  • 補益脾胃: 人參能夠大補元氣,補益脾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脾胃能更好地運化水穀精微,防止新的積滯形成。
  • 扶正祛邪: 攻積丸雖然以攻伐為主,但也配伍了人參等補益藥物,這體現了中醫「扶正祛邪」的治療原則。通過補益正氣,增強機體抵抗力,使機體有能力抵抗病邪,並更好地耐受攻伐藥物的峻烈之性。

古文依據與現代觀點

多篇古文均記載了攻積丸「屢攻屢補,以平為期」的用法,這表明攻積丸並非一味地攻伐,而是攻補兼施,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靈活調整。例如在《類證治裁》、《脈訣彙辨》與《續名醫類案》中,李士材運用攻積丸治療郡守於鑑如的病例,先用四君子湯補益脾胃,再用攻積丸攻逐積滯,並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調整劑量,最終取得良好療效。這充分體現了攻積丸攻補兼施、靈活運用的特點。

現代醫學認為,積聚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慢性炎症、消化不良、代謝紊亂等。攻積丸中的多種藥物成分具有抗炎、抗菌、調節消化功能、改善代謝等作用,與古文記載的功效相符。

總結

攻積丸是一個以攻逐積滯為主,兼顧補益正氣的方劑。其通過溫陽散寒、行氣活血、燥濕化痰、理氣消食、破癥消積、軟堅散結、利水通便、驅蟲排毒等多種途徑,達到消除積滯的目的。同時,配伍人參等補益藥物,扶正祛邪,增強機體抵抗力。古文記載的「屢攻屢補」的用法,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靈活運用的治療原則。攻積丸的功效和治療原理在現代醫學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印證。

傳統服藥法


川烏1兩,吳萸1兩,官桂1兩,乾薑1兩,黃連8錢,橘紅8錢,檳榔8錢,茯苓8錢,枳實8錢,菖蒲8錢,桔梗8錢,延胡8錢,半夏8錢,巴仁5錢,皂角5錢。
熬膏敷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攻積丸具有攻下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慎用。服用攻積丸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大便秘結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大腸激擾綜合症

相同名稱方劑


攻積丸, 出處:《理瀹》。 組成:川烏1兩,吳萸1兩,官桂1兩,乾薑1兩,黃連8錢,橘紅8錢,檳榔8錢,茯苓8錢,枳實8錢,菖蒲8錢,桔梗8錢,延胡8錢,半夏8錢,巴仁5錢,皂角5錢。 主治:積聚及老人虛寒便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