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誠齋先生如神丸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其消積導滯及行氣止痛的功效。
檳榔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消積導滯作用,可幫助消化,排除積滯,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狀有良好療效。而其行氣止痛功效,可緩解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如胸腹疼痛、胃痛等。
因此,在誠齋先生如神丸中加入檳榔,旨在促進消化,消積導滯,並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誠齋先生如神丸中包含枳殼,其主要原因如下:
- 行氣消積: 枳殼味苦性寒,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的作用。對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胸悶氣短等症狀,枳殼能有效疏通氣機,促進消化,緩解不適。
- 降逆止嘔: 枳殼還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胃氣上逆、嘔吐反胃等症狀,枳殼能通過行氣降逆,起到止嘔的作用。
因此,誠齋先生如神丸中加入枳殼,可以有效地解決食積停滯、胸悶氣短、嘔吐等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誠齋先生如神丸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積化滯: 皁莢味苦性寒,入脾胃經,具有消積化滯、行氣止痛之效。方中加入皁莢,旨在針對食積不化、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促進消化,緩解腹部不適。
- 引藥入脾: 皁莢性寒,能引導藥物下行,直達脾胃,增強方劑的療效。誠齋先生如神丸中其他藥物多偏溫熱,加入皁莢可平衡藥性,避免溫燥傷陰。
總而言之,皁莢在誠齋先生如神丸中的加入,既能消積化滯,又能引藥入脾,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脾胃病症的功效。
誠齋先生如神丸方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熱通便:大黃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之功效。方中加入大黃,可用於清除腸道積熱,促進排泄,緩解便祕,從而達到清熱解毒、通便止痛之效。
- 攻下瘀血:大黃兼具活血化瘀之功,可用於治療因瘀血阻滯導致的腹痛、便祕等症狀。誠齋先生如神丸主要治療腸胃積熱、氣滯血瘀等病症,故方中加入大黃,可起到攻下瘀血,改善腸道功能的作用。
誠齋先生如神丸中包含牽牛子,主要基於其瀉下逐水之效。牽牛子味苦性寒,入肝、腎經,具有強力瀉下之功,可通便排毒,尤其針對水腫、腹脹、便祕等症狀,能起到消腫利水、通便排毒的效果。此外,牽牛子還能清熱解毒,對於濕熱蘊積所致的疾病亦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在誠齋先生如神丸中,牽牛子作為主要藥材之一,發揮著瀉下逐水、消腫利水的重要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治療相關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誠齋先生如神丸」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誠齋先生方》,標示主治「一切疾證」,顯示其應用範圍廣泛,屬通治型方劑,尤擅攻逐實邪。從所附隨證加減的送服湯藥推測,古人主要用於以下實證:
- 頭面五官熱毒壅滯:如頭風腦痛、腮頰赤腫、牙齦焮痛、咽喉腫痛等,多因風熱上攻或痰火鬱結所致。
- 氣滯痰阻腑實:方中多破氣、攻下之品,推測亦用於胸膈痞滿、大便不通、痰飲停滯等裏實證。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瀉實通閉」為核心,組合峻烈之藥,層次分明:
(一)君臣佐使解析
君藥:牽牛子(生熟各半)
- 生者峻下逐水,熟者緩瀉痰积,雙向調節二便,開通三焦壅滯,為攻邪之主將。
臣藥:大黃(生熟各半)、皂莢
- 大黃生用瀉火通便,熟用活血消積,與牽牛協力蕩滌腸胃;
- 皂莢辛咸性烈,豁痰通竅,專消膠結之痰,尤善除頭面風痰。
佐藥:檳榔、枳殼(炒)
- 檳榔破氣行水,降逆除滿,助痰濕下行;
- 炒枳殼理氣寬胸,消脹除痞,兼防攻下藥傷中焦氣機。
(二)配伍特點
生熟並用:牽牛、大黃生熟同施,兼顧峻瀉與緩消,適應病勢輕重。
氣水痰並治:
- 檳榔、枳殼行氣破滯 → 治氣阻;
- 牽牛、大黃瀉水通便 → 治水積;
- 皂莢滌痰開結 → 治痰凝。
三焦氣機通暢,則痰濕水飲無從積聚。
隨證引經:
以不同藥引引藥上行或局部增效,如:- 川芎、薄荷引至頭目 → 散風熱;
- 細辛引至齒齦 → 散火止痛;
- 桔梗載藥上浮 → 利咽喉。
(三)治療原理
此方通過「瀉下通腑、行氣化痰」,促使體內積滯(痰、濕、熱、食)從二便排除,尤適「實證閉結」之體質:
- 上焦:痰熱壅盛致頭面腫痛 → 皂莢、牽牛消痰開閉;
- 中焦:氣滯食積胸腹脹滿 → 枳殼、檳榔破氣導滯;
- 下焦:濕熱積聚便秘溺澀 → 大黃、牽牛前後分消。
三、潛在應用與限制
雖言「一切疾證」,實則更宜於體壯實邪者,若氣虛、陰虧者誤用恐傷正氣。其速效關鍵在於「給邪出路」,符合古人「六腑以通為用」之理,然須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傳統服藥法
檳榔1兩,枳殼(炒)1兩,皂莢1兩,大黃(生熟)1兩,牽牛(生熟)1兩。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病大者加至100丸。頭風腦疼,川芎、薄荷煎湯送下;耳內蟬鳴,腮頰赤腫,荊芥穗煎湯送下;牙齦焮腫,牙齒疼痛不可忍者,細辛煎湯送下100丸;咽喉腫痛,桔梗、甘草煎湯送下;遍
孕婦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大黃用量較大,有瀉下作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誠齋先生如神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九六引《王氏集驗方》。 組成:檳榔1兩,枳殼(炒)1兩,皂莢1兩,大黃(生熟)1兩,牽牛(生熟)1兩。 主治:一切疾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