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打蟲化積丸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瀉下攻積:大黃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積化瘀之效。對於積滯停滯於腸道,導致蟲積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大黃可起到瀉下攻積的作用,幫助排出積滯,解除蟲積之困。
- 殺蟲止癢:大黃具有殺蟲止癢的作用,能有效驅除腸道寄生蟲,緩解因蟲積引起的腹痛、腹脹、肛門瘙癢等症狀。
因此,在打蟲化積丸中加入大黃,可以有效地攻積化瘀,驅除蟲積,達到治療效果。
打蟲化積丸中包含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驅蟲作用:檳榔性溫,味苦辛,入脾、胃經,具有殺蟲、消積、降逆之效。其含有的檳榔鹼等成分,可麻痺寄生蟲的肌肉,使其失去活動能力,並隨糞便排出體外,對於蛔蟲、蟯蟲等腸道寄生蟲具有顯著的驅蟲作用。
- 消積化食:檳榔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消化功能,有助於消食化積,對於食積、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檳榔作為打蟲化積丸的組成成分,可發揮驅蟲消積的功效,並有助於改善兒童的消化不良問題。
打蟲化積丸中加入牽牛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1. 驅蟲作用: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瀉下逐水、消積化滯、殺蟲之功效。其所含的牽牛子素,對蛔蟲、蟯蟲等寄生蟲有較強的殺滅作用,有助於驅除腸道寄生蟲。
2. 消積化滯作用:牽牛子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消化積滯,對於食積、腹脹等症狀也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在打蟲化積丸中加入牽牛子,可以有效驅除腸道寄生蟲,並同時消積化滯,達到治療兒童疳積、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的目的。
主治功效
打蟲化積丸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病症
根據古文記載,打蟲化積丸主要用於治療癆瘵。癆瘵,即現代醫學所稱的肺結核,是一種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古時被認為與體內蟲積有關。
治療原理分析
打蟲化積丸的組成為:大黃、檳榔、牽牛子(黑醜)。
從中醫角度分析,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 驅蟲殺蟲:
- 檳榔:是方中主要的驅蟲藥,具有殺蟲消積、行氣活血的功效,能夠直接殺滅或驅除體內的寄生蟲,消除蟲積。
- 古文多處提到與「黑虎丹」、「使君子」等驅蟲藥物同用,更進一步顯示出方劑的驅蟲作用。
- 瀉下通便,排毒祛邪:
- 大黃:具有清熱解毒、瀉下通便的作用,可以清除體內的熱毒和積滯,通過排便將蟲體及其他毒素排出體外。
- 牽牛子(黑醜):也是一味瀉下藥,具有瀉下通便、利水消腫的作用,能增強大黃的瀉下之力,協助排除蟲體和體內積聚的濕熱、痰飲等病理產物。
- 攻逐積滯:
- 方中三味藥物均具有攻下作用,可以共同作用於腸道,促進腸道蠕動,攻逐積滯,清除宿便和蟲體,從而消除蟲積、食積等病理因素。
- 針對脈象和病程:
- 古文中明確指出,該方劑適用於「脈沉實者」,說明該方藥性峻猛,主要針對實證。
- 同時也提到「逐蟲未盡」,說明該方是作為系列方劑中的第三個方劑使用,用於前續驅蟲治療後的進一步治療,以徹底清除蟲體和積滯。
綜合分析
打蟲化積丸是一個以驅蟲、瀉下、攻積為主要作用的方劑。它通過檳榔的殺蟲作用,配合大黃和牽牛子的瀉下通便、利水消腫作用,達到驅除蟲體、清除積滯、排毒祛邪的目的,適用於癆瘵病程中蟲積明顯、脈象沉實的階段。
需要注意的是,古文也提到該方劑需與黑虎丹、小紅丸等方劑配合使用,並強調根據患者體質的壯盛或虛弱調整劑量,並且也說明瞭後續需用滋補藥物收功,體現了中醫治療的整體性和辨證施治的原則。
傳統服藥法
大黃(為末)5兩5錢,檳榔3兩,黑醜(頭末)3兩5錢。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聽用。
(《醫級》卷八)。本方服法,見原書小紅丸條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大黃用量較大,有瀉下作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打蟲化積丸, 出處:《證治匯補》卷二。 組成:大黃(爲末)5兩5錢,檳榔3兩,黑醜(頭末)3兩5錢。 主治:癆瘵。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