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流濕丸
JIN SHA LIU SH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雜類名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38)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金沙流濕丸方劑中包含木通,其原因主要有二:
- 利水滲濕: 木通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功效。對於濕熱蘊結於膀胱,導致小便不利、水腫等症狀,木通可通過利水滲濕,促進水液代謝,緩解症狀。
- 通經活絡: 木通亦有通經活絡之效。對於濕熱阻滯經絡,引起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木通可通過通經活絡,疏通經脈,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因此,金沙流濕丸中加入木通,可起到利水滲濕、通經活絡的功效,有效治療濕熱證所致的諸般症狀。
金沙流濕丸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泄水利濕: 澤瀉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金沙流濕丸主要針對濕熱蘊結,導致水濕停滯之證,而澤瀉可以促進體內水液代謝,利濕消腫,緩解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2. 配伍增效: 澤瀉與其他藥物配伍,可增強其利水消腫的效果。例如,與茯苓、豬苓等藥物配伍,可加強利水滲濕的作用,與黃柏、梔子等藥物配伍,可清熱利濕,減輕濕熱之邪。
金沙流濕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1. 理氣燥溼: 木香性溫,味苦,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燥溼健脾之效。方中溼邪阻滯,氣機不暢,木香可理氣解鬱,促進脾胃運化,幫助溼氣排出,緩解疼痛。
2. 協同其他藥材: 木香與其他藥材如蒼朮、厚朴等相配,可加強除溼健脾作用,使方劑更加有效地治療溼邪困脾、脾虛溼盛等病症。
總而言之,木香在金沙流溼丸中發揮着理氣燥溼、協同其他藥材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金沙流濕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利水滲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可將體內濕氣排出,改善因濕邪困阻所致的肢體沉重、小便不利等症狀。
- 健脾和胃: 茯苓亦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有助於改善濕邪引起的脾胃不適,如食慾不振、腹脹等。
因此,茯苓在金沙流濕丸中起著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有助於整體方劑祛濕止瀉,改善因濕邪困阻所致的各種症狀。
金沙流濕丸中加入大黃,主要考量以下原因:
- 瀉熱燥濕: 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燥濕、瀉下通便的功效。金沙流濕丸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濕疹、瘡瘍等症,而大黃可清熱解毒,燥濕止癢,幫助濕熱之邪從大便中排出,達到治療目的。
- 活血化瘀: 大黃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供血,對於濕疹、瘡瘍等疾病的消腫止痛也有輔助作用。
金沙流濕丸中加入滑石,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滲濕:滑石性滑潤,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暑之功。方中因濕熱阻滯膀胱,導致小便不利,滑石可利水通淋,將體內濕熱排出,改善小便不暢之症。
- 清熱解毒:滑石還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清解濕熱之毒,防止濕熱蘊結,引發其他病症。對於因濕熱所致的皮膚瘙癢、口苦口渴等症狀,滑石亦能起到緩解作用。
金沙流濕丸中含有海金沙,主要原因如下:
- 利水滲濕: 海金沙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治療濕熱下注所引起的諸症,如小便不利、淋漓不盡、水腫等,與金沙流濕丸的治療方向相符。
- 通淋止痛: 海金沙對於尿路感染、結石等引起的疼痛也有顯著效果,其利水通淋的作用可以幫助排出體內濕熱及毒素,減輕疼痛不適,提高療效。
因此,海金沙是金沙流濕丸中重要的藥材之一,其利水滲濕、通淋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治療濕熱下注導致的各種病症。
金沙流濕丸中加入牽牛子,主要是因為牽牛子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瀉下逐水: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脾、大腸經,具有瀉下逐水之功效。對於濕熱蘊結,水濕停滯導致的體表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牽牛子能有效地促進排泄,利水消腫。
- 消積化滯:牽牛子也能消積化滯,對於因濕熱阻滯脾胃,導致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症狀,牽牛子可以幫助脾胃運化,促進消化吸收。
因此,金沙流濕丸中加入牽牛子,能夠有效地治療濕熱導致的各種症狀,達到利水消腫、通便化滯的目的。
金沙流濕丸中包含鬱李仁,主要是利用其潤腸通便的作用。鬱李仁性味甘平,入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之效,能緩解因濕熱內蘊導致的便祕、小便不利等症狀。金沙流濕丸主治濕熱蘊結,小便不利,下肢腫脹等症,鬱李仁的潤腸通便作用可以幫助濕熱下行,利水消腫,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主治功效
金沙流濕丸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記載主治
根據《奇效良方》的記載,金沙流濕丸主治:
- 小便不通
- 傷酒、酒疸
- 痢疾
- 婦人血氣不調
- 肢節疼痛
- 心痛
- 膈氣
- 中風
- 風濕
- 酒濕
藥物組成與功效
金沙流濕丸由以下中藥組成:
- 海金沙(五錢):利尿、清熱。
- 木通(去皮,一兩):利尿、消腫。
- 木香(一兩):行氣止痛、健脾和胃。
- 鬱李仁(一兩):潤肺止咳、緩急止痛。
- 澤瀉(一兩半):利水、降脂。
- 白茯苓(去皮,一兩半):利水、安神。
- 大黃(一兩半):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 牽牛子(頭末,五兩):潤腸通便、殺蟲。
- 滑石(五兩):清熱燥濕、收斂止汗。
治療原理分析
金沙流濕丸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利水滲濕: 方中海金沙、木通、澤瀉、茯苓皆為利水滲濕之要藥,可有效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消除水腫,改善小便不利等症狀。其中,海金沙尤其擅長清熱利尿;木通能利小便、消腫;澤瀉能利水、降脂;茯苓既能利水,又能安神,有助於緩解水濕內停引起的煩躁不安。此為治療小便不通、酒疸食黃等症的關鍵。
行氣止痛: 木香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功效,可緩解氣機阻滯引起的疼痛,如心痛、膈氣等。鬱李仁亦有緩急止痛之效,可與木香協同作用,增強止痛效果。此為治療心痛、膈氣、肢節疼痛等症的關鍵。
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大黃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清除體內熱毒,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炎症反應。此為治療酒疸、風濕、酒濕等症的關鍵。
潤腸通便: 牽牛子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可緩解便秘,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此為治療痢疾的關鍵。
調和氣血: 根據古籍記載,本方可治療「婦人血氣不調」,推測其可能通過上述的利水、行氣、活血等功效,間接達到調和氣血的作用。
針對不同病症的配伍: 從古籍中針對不同病症的服藥指示來看,本方並非單一功效,而是通過不同湯劑的配伍來達到更精準的治療效果。例如,小便不通用燈草湯送服,增強利尿之效;傷酒用生薑湯送服,取其解表散寒、溫中止嘔之效;酒疸用蘿蔔湯送服,取其消食化痰、下氣寬中之效;痢疾用高良薑湯送服,取其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效;婦人血氣不調用當歸湯送服,取其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肢節疼痛用濕酒送服,取其活血通絡之效;心痛用韭根湯送服,取其溫中行氣、散瘀止痛之效;膈氣用枳實湯送服,取其破氣消積、化痰散痞之效。
總結
金沙流濕丸是一個以利水滲濕為主,兼具行氣止痛、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等功效的複方。其治療範圍廣泛,涵蓋了泌尿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等多個方面的疾病。通過針對不同病症配伍不同的湯劑,可以實現更為精準的治療。
傳統服藥法
木通1兩(去皮),澤瀉1兩半,木香1兩,白茯苓(去皮)1兩半,大黃(去皮)1兩半,滑石5兩,海金沙5錢,牽牛頭末5兩,鬱李仁1兩。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80丸,生薑湯送下;如小便不通,燈草湯送下;如傷酒,生薑湯送下;酒疸食黃,蘿蔔湯送下;痢疾,高良薑湯送下;婦人血氣不調,當歸湯送下;肢節疼痛,溫酒送下;心痛者,韭根湯
忌濕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金沙流濕丸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腹痛、便溏等。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年老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金沙流濕丸, 出處:《雜類名方》。 組成:木通1兩(去皮),澤瀉1兩半,木香1兩,白茯苓(去皮)1兩半,大黃(去皮)1兩半,滑石5兩,海金沙5錢,牽牛頭末5兩,鬱李仁1兩。 主治:小便不通,傷酒、酒疸,痢疾,婦人血氣不調,肢節疼痛,心痛,膈氣,中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