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金玉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紅花,主要是由於紅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紅花的主要成分為花瓣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和有機酸,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並對於因血瘀引起的疼痛、腫塊等症狀有顯著作用。
在金玉丸的應用中,常見於治療婦女經痛、產後瘀血,以及一些因血液循環不良而導致的疾病。紅花不僅能增強方劑的療效,還能夠配合其他藥材,達到協同治療的效果。此外,紅花具備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於減輕身體的炎症反應,促進康復。因此,紅花在金玉丸中的選用,是基於其豐富的藥理特性以及對於改善血液循環與調理身體的積極影響。
金玉丸方劑中,加入巴豆實屬罕見,原因如下:
- 峻下之性: 巴豆性味辛熱,為峻下逐水之品,可迅速瀉下通便,用於治療水腫、便祕等症。然而,其藥性猛烈,易傷正氣,使用需謹慎。
- 配伍關係: 金玉丸方劑主要功效為補腎壯陽,而巴豆為瀉下藥,與方劑主治方向背道而馳。加入巴豆,恐會削弱補腎壯陽之效,且可能產生不良反應。
因此,金玉丸方劑中加入巴豆,需審慎考量其必要性,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金玉丸方中使用輕粉,乃因其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效。輕粉性寒,能瀉火解毒,適用於濕熱蘊結、瘡瘍腫痛、疥癬濕疹等症。
金玉丸主治濕熱蘊結、脾胃濕阻、濕疹瘙癢等症,其中輕粉可清熱解毒、燥濕止癢,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改善濕熱內蘊、皮膚瘙癢等症狀。然而,輕粉性寒毒性較大,使用需謹慎,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金玉丸中加入牽牛子,主要基於其瀉下通便的功效。牽牛子味苦,性寒,入脾、大腸經,具有峻下逐水、消腫散結之效。對於脾胃積熱、濕熱內阻所致的腹脹便祕、水腫等症狀,牽牛子能有效促進腸道蠕動,排泄積滯,達到通便利水之目的。
此外,牽牛子還可配合方劑中其他藥物,如消積導滯、清熱解毒,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
金玉丸方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瀉火通便: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效。金玉丸主治濕熱蘊結所致的腹痛、腹脹、便祕等症,大黃可瀉去腸道積熱,通利大便,達到清熱利濕之目的。
二、活血化瘀:大黃亦具活血化瘀之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道局部血瘀,進一步緩解便祕和腹痛等症狀。
因此,金玉丸方中加入大黃,可有效解決濕熱蘊結所致的便祕、腹痛等症,發揮其清熱瀉火、活血化瘀之功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金玉丸」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小兒雜病、蛔蟲及胎毒。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名家方選》記載,金玉丸主治「凡小兒雜病蛔蟲。及胎毒者」。結合《生生堂治驗》中「小兒郁病」的案例,可推測金玉丸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疏通氣機,解鬱散結: 《生生堂治驗》中的病例表現為「神氣鬱郁」、「鳩尾一邊,膨起如覆掌」,提示可能存在氣機鬱滯、痰食積聚的情況。方中牽牛子利水消脹,大黃瀉下攻積,可疏通氣機,消散積滯。
驅蟲殺菌,清除毒素: 方中巴豆、海人草皆有驅蟲殺蟲的功效,可清除體內寄生蟲。輕粉燥濕消痰,紅花活血化瘀,大黃涼血解毒,諸藥合用,可清除體內毒素,改善體質。
清解胎毒,預防疾病: 胎毒是指出生前在母體內感受到的毒邪,可導致出生後出現各種疾病。金玉丸中多味藥物具有清熱解毒、通便排毒的作用,可清解胎毒,預防疾病的發生。
綜合分析:
金玉丸的組方以攻下、驅蟲、解毒為主,針對小兒體內積滯、寄生蟲、胎毒等病理因素進行治療。通過疏通氣機、清除毒素、改善體質,達到治療小兒雜病、蛔蟲及胎毒的目的。
方劑組成功效分析:
- 紅花: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清除瘀滯。
- 巴豆: 通便解毒,殺蟲滅菌,可清除體內寄生蟲和毒素。
- 輕粉: 燥濕消痰,散結消癰,有助於清除體內濕痰,消散腫塊。
- 牽牛子: 利水消脹,潤肺止咳,可疏通氣機,消散水腫。
- 大黃: 瀉下攻積,涼血解毒,可清除體內積滯和毒素。
- 鼴鼠(霜): (古方中鼴鼠較為少見,其功效可推測為輔助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 積雪草: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有助於清解胎毒和體內濕熱。
- 海人草: 驅蟲殺蟲,可清除體內寄生蟲。
綜上所述,金玉丸是一首以攻下、驅蟲、解毒為主的方劑,適用於治療小兒雜病、蛔蟲及胎毒。其治療原理在於疏通氣機、清除毒素、改善體質,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紅花2錢5分,鼴鼠霜2錢5分,巴豆1錢5分,輕粉5分,牽牛子1錢5分,積雪草5錢,海人草3錢,大黃2錢5分。
上為末,糊為丸,如芥子大,辰砂為衣。
自兒初出至3歲服6-7丸,空心白湯送下,日3次。隨病淺深,丸數止20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孕婦禁用。
- 本方大黃用量宜小,以免引起腹瀉。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金玉丸, 出處:《名家方選》。 組成:紅花2錢5分,鼹鼠霜2錢5分,巴豆1錢5分,輕粉5分,牽牛子1錢5分,積雪草5錢,海人草3錢,大黃2錢5分。 主治:小兒雜病,蛔蟲及胎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