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桃丸

YUE TA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13%
肝經 12%
脾經 12%
肺經 11%
胃經 9%
腎經 9%
心經 7%
小腸經 6%
膽經 6%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大腸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小腸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越桃丸方中加入大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通便瀉熱:大黃味苦性寒,具有瀉熱通便之效,可有效清除腸道積熱,緩解便祕症狀。越桃丸旨在治療婦人血瘀經閉,而便祕往往伴隨血瘀,大黃的通便作用可促進血行,改善瘀血停滯。

2. 推動藥力:大黃性猛烈,可引導其他藥物深入血分,增強藥效。越桃丸中含有活血化瘀藥,如桃仁、紅花等,大黃的通便作用可以促進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血瘀經閉的效果。

越桃丸方劑中包含鬱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鬱金性味辛苦,歸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越桃丸主要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脹滿、脅肋疼痛等症狀,鬱金的疏肝理氣作用能有效緩解肝氣鬱結,達到止痛的目的。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鬱金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越桃丸中常與其他活血化瘀藥物配伍使用,以增強其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越桃丸中包含牽牛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下通便:牽牛子性寒,味苦,具有瀉下通便之效。越桃丸用於治療便祕、積滯等症狀,牽牛子可有效促進腸道蠕動,排出宿便,改善便祕。
  2. 消積化痰:牽牛子亦有消積化痰之效,可幫助消化積滯,緩解胸悶氣短等症狀。越桃丸中常配合其他化痰止咳藥物,共同達到清熱化痰,通腑泄積的作用。

因此,牽牛子在越桃丸中起着瀉下通便、消積化痰的作用,是藥方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越桃丸中加入鬱李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腸通便:鬱李仁性平,味甘苦,入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之功效。越桃丸主要針對便祕等腸道問題,加入鬱李仁可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泄宿便,改善便祕症狀。
  2. 行氣活血:鬱李仁還具有一定的行氣活血作用,可以改善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配合方中其他藥材,可協同作用,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腸道不適。

越桃丸中包含硃砂,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能清心火,鎮心神,對於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2. 解毒止痛: 硃砂具有一定解毒作用,可用於治療蛇蟲咬傷、瘡瘍腫毒等症,其止痛功效也為古人所重視。

然而,硃砂有毒性,需嚴格控制用量,且需經醫師診斷後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越桃丸中加入巴豆,乃取其峻下之效。巴豆性味辛熱,具有瀉下通便、消積止痛之功。方中以巴豆配伍其他藥物,旨在治療因寒凝氣滯、痰濕阻滯所致的腹痛、腹脹、便祕等症。巴豆入腸後,可刺激腸道蠕動,加速排泄,並能破積消痰,使積滯得解,達到通便止痛之效。但巴豆毒性較強,使用需謹慎,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越桃丸」

越桃丸,是中醫經典方劑之一,出自《傷寒論》。其組成包括大黃、鬱金、牽牛子、鬱李仁、硃砂、巴豆等,具有清熱利濕、瀉下逐水、活血化瘀、安神清熱等功效,主治傷寒結胸、胸悶氣短、胸痛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瀉下通便、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瘀血經閉等症狀。

鬱金,性微寒味苦,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止血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胸腹脹滿、氣滯血瘀、跌打損傷、瘡瘍腫毒、吐血衄血、月經不調等症狀。

牽牛子,性寒味苦,具有瀉下逐水、驅蟲殺蟲、消積導滯等功效。主治大便祕結、腹脹腹痛、水腫腹大、蛔蟲病、蟯蟲病等症狀。

鬱李仁,性微寒味苦,具有瀉下通便、利水滲濕、清熱潤燥等功效。常用於治療便祕、腹脹、水腫、黃疸、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

硃砂,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鎮靜安神、止血定驚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入心包、神昏譫語、驚悸失眠、瘡瘍腫毒、瘡痛、中毒等症狀。

巴豆,性熱味辛,具有峻下逐水、祛痰利咽、溫裡溫中、消食化積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大便不通、腹脹腹痛、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瘡瘍腫毒等症狀。

越桃丸中的各味藥物,相互配合,共同發揮清熱利濕、瀉下逐水、活血化瘀、安神清熱等功效,從而有效改善傷寒結胸、胸悶氣短、胸痛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

綜上所述,越桃丸是一種具有清熱利濕、瀉下逐水、活血化瘀、安神清熱等功效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傷寒結胸、胸悶氣短、胸痛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具有良好的臨牀療效,但使用時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避免自行用藥而造成不良後果。

傳統服藥法


山梔子1兩(去皮,入蜜少許,炒),草龍膽半兩,甘草3分(炙),赤茯苓1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食後、臨臥煎竹葉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大黃用量較大,有瀉下過猛、傷陰耗氣的可能,故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胰臟炎膽囊炎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腹瀉嘴裡發苦吞咽障礙咽喉乾燥眼瞼丹毒

相同名稱方劑


越桃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三引《簡要濟眾方》。 組成:山梔子1兩(去皮,入蜜少許,炒),草龍膽半兩,甘草3分(炙),赤茯苓1兩。 主治:上焦熱,口苦咽乾,胸膈痞悶。

越桃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二。 組成:越桃1分,桃花(曬乾)1分,大黃(生銼)半兩,鬱金2錢,白牽牛(取末)5兩,鬱李仁(去皮,研)1兩,丹砂(研)1錢,巴豆霜(研)5錢。 主治:逐利熱毒。主治:傷寒結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