臌脹串

GU ZHANG CHU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串雅補》卷二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寒 (0.8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肺經 14%
腎經 12%
膀胱經 11%
肝經 10%
胃經 9%
大腸經 9%
小腸經 5%
心經 3%
三焦經 2%
膽經 1%
脾經
肺經
腎經
膀胱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臌脹串」方劑中加入「三稜」,主要是為了其消積化瘀的功效。

三稜味辛、苦,性溫,歸脾、肝經。其具有破氣消積、行血止痛的功效,可治療積滯腹痛、症瘕痞塊、血瘀經閉等症。在「臌脹串」方劑中,三稜可消散腹腔積液、化解瘀血,並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此外,三稜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氣血運行,進一步促進水腫消退。因此,三稜的加入對於治療臌脹症具有重要的意義。

臌脹串方劑中含有莪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消積化瘀: 莪朮性溫,味辛苦,入肝、脾經,具有消積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臌脹多因脾胃積滯、氣血瘀阻所致,莪朮能化解積滯,促進氣血流通,有助於緩解腹脹、腹痛等症狀。
  2. 健脾利濕: 莪朮亦具健脾利濕之效。臌脹常伴有脾虛濕盛,導致水濕停滯,加重病情。莪朮能健脾利濕,排除體內積水,有助於消除腹脹,改善臌脹症狀。

因此,臌脹串方劑中加入莪朮,可有效消積化瘀、健脾利濕,綜合治療臌脹病症。

臌脹串方劑中加入蒼朮,主要是利用其 燥濕健脾祛風止痛 的功效來治療臌脹。

蒼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其燥濕健脾的作用,可以 化解脾胃濕濁消除腹脹;而祛風止痛的作用則可以 緩解腹部疼痛改善臌脹所致的氣滯

因此,蒼朮在臌脹串方劑中,起到 健脾化濕、祛風止痛 的作用,有助於 改善臌脹症狀

臌脹串方劑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其行氣消脹的功效。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主要作用為行氣消積,理氣止痛,疏肝解鬱。

臌脹多由氣滯血瘀,脾胃不和所致,青皮能行氣消積,疏肝解鬱,有助於緩解脾胃氣滯,促進脾胃功能,從而達到消脹止痛的效果。此外,青皮還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狀態,進一步增強其消脹作用。

臌脹串方劑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消脹: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行氣化痰、健脾消脹之功效。臌脹多因氣滯濕阻、脾胃不和所致,陳皮能理氣化痰,疏通脾胃氣機,消散水氣,有助於緩解臌脹。
  2. 和胃降逆:陳皮能降逆止嘔,緩解胃氣上逆所致的呃逆、嘔吐等症狀。臌脹患者常伴有胃脘脹滿、食慾不振、嘔吐等症狀,陳皮的和胃降逆作用能改善這些伴隨症狀,提高療效。

臌脹串方劑中包含商陸,主要基於其利水消腫、通絡止痛的功效。

商陸味甘苦,性寒,入脾、腎經,具有瀉水逐飲、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水腫、腹水、臌脹等症有較好的療效。臌脹多因脾腎虧虛,水濕停聚所致,而商陸可利水滲濕,使水濕排出體外,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此外,商陸還有通絡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因水腫引起的疼痛不適,進一步促進臌脹患者的康復。因此,臌脹串方劑中加入商陸,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臌脹症狀,提高治療效果。

臌脹串方中包含澤瀉,主要原因在於澤瀉的利水消腫功效。

澤瀉性寒,味甘,入膀胱、腎經,能滲濕利水,瀉熱除煩。臌脹常因水濕停滯,脾腎陽虛,氣化不利而致。澤瀉可利水滲濕,使水濕之邪得以排出,從而緩解臌脹之症。

此外,澤瀉亦可輔助其他藥材,如茯苓、豬苓等,共同發揮利水滲濕,健脾化濕之功,從而達到治療臌脹的目的。

臌脹串方劑中加入甘遂,主要基於其瀉水消腫的功效。

甘遂味苦、性寒,入膀胱經,具有逐水消腫、瀉熱通便之效。臌脹症多因脾腎陽虛,水濕停聚而致,甘遂可利水滲濕,將體內積聚的水分排出,達到消腫之目的。

此外,甘遂還可通腸瀉熱,對於臌脹症伴隨的腹脹、便祕等症狀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臌脹串方劑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利水消腫:木通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通淋止痛的功效。臌脹多因水濕停滯、脾腎陽虛所致,木通能利水消腫,減少水液瀦留,緩解臌脹症狀。
  2. 通絡止痛:木通入膀胱經,並能通絡止痛,對於臌脹伴隨的腹痛、肢體疼痛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臌脹串方劑中加入赤茯苓,主要是基於其利水滲溼、健脾消脹的功效。

赤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胃經,能利水滲溼,消除體內水溼瀦留,從而減輕腹脹。同時,赤茯苓還能健脾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溼代謝,緩解因脾虛運化無力導致的腹脹。

因此,赤茯苓在臌脹串方劑中,可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利水消脹、健脾益氣的作用,達到治療腹脹的目的。

臌脹串方中使用胡椒,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胡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臌脹常伴有寒邪凝滯、氣機阻滯,胡椒可溫暖脾胃,驅散寒氣,促進氣血流通,緩解腹痛、腹脹等症狀。

2. 燥濕化痰,消食健胃:胡椒能燥濕化痰,消食健胃,對於臌脹中伴有痰濕阻滯、消化不良者,胡椒有助於化解痰濕,增進食慾,改善消化功能,促進臌脹的消退。

總之,胡椒在臌脹串方中,起着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燥濕化痰、消食健胃的作用,為治癒臌脹提供有效的輔助。

臌脹串方劑中包含牽牛子,乃因其具有強力瀉下作用,可有效治療臌脹所致的腹水、腹脹等症狀。牽牛子性寒,入脾、大腸經,能瀉水消腫,通便排毒。

臌脹多因脾腎陽虛、水濕內停所致,牽牛子可通過瀉水通便,減少體內水液積聚,從而緩解腹脹、腹水等症狀。但牽牛子性峻,不可久服,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以免傷正氣。

臌脹串方劑中加入桑白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桑白皮性寒,入肺經,具有利水消腫、宣肺止咳之功效。臌脹多因水濕停滯、氣機阻滯所致,桑白皮能利水滲濕,通利水道,有助於消散水腫,改善臌脹症狀。
  2. 清熱解毒:臌脹常伴有發熱、口渴等症狀,桑白皮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其能清肺熱、解毒燥濕,可輔助治療臌脹相關的熱毒症狀,緩解患者不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臌脹串」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串雅補》的記載,臌脹串「專治水腫,立效」。

治療原理

臌脹串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的理論。方劑中各藥材的功效相互協同,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消除水腫的目的。

活血化瘀

方中三稜、莪朮具有破血行氣、消癥散結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消除體內瘀滯。青皮則能理肝疏氣,促進氣血運行,進一步加強活血化瘀的作用。

利水消腫

方中多味藥材具有顯著的利水消腫功效,包括:

  • 商陸、澤瀉、甘遂、木通、赤茯苓:這些藥材均能利尿消腫,通過促進體內多餘水分的排出,達到消腫的目的。
  • 桑白皮:除了利水消腫外,還能降肺平喘,對於因肺氣不宣導致的水腫也有一定的療效。

溫陽散寒

胡椒具有溫中散寒、開胃助消化的作用,在此方中可以溫陽散寒,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

通腑排毒

**牽牛子(黑醜頭末)**具有潤腸通便、消積化滯的功效,可以幫助排除體內毒素和多餘的水分。

綜合作用

臌脹串中各藥材相互配合,共同發揮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溫陽散寒、通腑排毒的作用。通過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水液代謝、排出體內多餘水分和毒素,從而達到治療水腫的功效。

服用方法

臌脹串製成藥丸後,分三次服用,並分別以蔥湯、陳皮桑皮湯、射干湯或薑湯送服。這些湯劑也具有一定的藥理作用,可以輔助藥丸發揮更好的療效。例如,蔥湯可以發散風寒、通陽利水;陳皮桑皮湯可以理氣化痰、利水消腫;射干湯可以清熱解毒、利咽消腫;薑湯可以溫中散寒、溫肺化飲。

總結

臌脹串是一個以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為主要機理的中藥方劑,其通過多味藥材的協同作用,有效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排出多餘水分,從而達到治療水腫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三稜3錢,莪朮3錢,蒼朮3錢,青皮3錢,陳皮3錢,商陸2錢,澤瀉2錢,甘遂2錢,木通2錢,赤茯苓2錢,胡椒2兩,黑醜頭末2兩,桑皮5錢。
上為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5-20丸,要在五更服。二三夜三服,第一服,蔥湯下;第二服,陳皮、桑皮湯下;第三服,射乾湯下或薑湯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利水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因此,在服用本方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 服用本方前,應先諮詢醫生,以確定是否適合服用本方。
  2.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3.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多喝水,以促進水液代謝。
  4. 服用本方期間,如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心內膜炎慢性肝硬化心包炎慢性腎衰竭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全身性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臌脹串, 出處:《串雅補》卷二。 組成:三棱3錢,莪朮3錢,蒼朮3錢,青皮3錢,陳皮3錢,商陸2錢,澤瀉2錢,甘遂2錢,木通2錢,赤茯苓2錢,胡椒2兩,黑醜頭末2兩,桑皮5錢。 主治:水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