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陸

商陸

SHANG LU

  • 英文名稱:Phytolacca acinosa Roxb. Phytolacca acinosa var. esculenta 'Van Houtte' Radix Phytolaccae
  • 別名:當陸,肥豬菜,莧陸,山蘿蔔,蕩根,水蘿蔔,花商陸,薚,下山虎,土母雞,章柳,濕蘿蔔,夜呼,白昌,山包穀,金雞姆,章陸,春牛頭,豬姆耳,藰,白母雞,抱母雞,莪羊菜,抓消腫,豬母耳,常蓼,根,紅莧菜,大莧菜,野蘿蔔,土冬瓜,見腫消,長不老,濕莧菜,章柳根,金雞母,莧菜藍,金七娘,馬尾,地蘿蔔,娃娃頭,牛蘿蔔,狗頭三七,牛大黃
  • 來源:本品為商陸科植物商陸或垂序商陸的乾燥根。秋季至次春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切成塊或片,曬乾或陰乾。
  • 道地藥材:河北, 陝西, 四川, 廣西, 山東, 安徽, 江蘇, 浙江, 江西, 湖北
  • 生長環境:路邊, 路旁, 林緣, 疏林, 山溝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商陸的傳統功效


1. 清熱解毒

商陸,在古代醫籍中被記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其作用機理並非單純的「清熱解毒」,而是與其利水消腫的特性緊密相關。

《本經疏證》李時珍的註釋中,特別強調商陸與大戟、甘遂雖同具利水功效,但其作用機制和適用範圍有所不同。大戟、甘遂味苦,以「降」為主,能瀉去逆流之水;而商陸味辛,以「通」為主,能疏通壅塞停滯之水。李時珍以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藥方為例,指出不同藥方選擇大戟、甘遂或商陸,體現了其藥性上的細微差異。例如,牡蠣澤瀉散中使用商陸,其作用並非單純利水,而是先「決壅導塞」,開通肺腎之壅滯,為其他藥物軟堅、開洩創造條件,避免傷及上焦陰氣。這說明商陸的「清熱解毒」,實則體現在其疏通經絡,消除因水濕停滯而導致的炎症反應。

《本草綱目》也記載商陸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並提供了臨牀應用實例,例如治療腫滿小便不利,以及濕水腫脹等。其中提到用白商陸治療,並加入香附等藥物以減輕其毒性。這也間接說明瞭商陸雖然具有清熱解毒作用,但其藥性較為峻猛,需要謹慎使用,並配合其他藥物以緩和其毒性,才能發揮其最佳療效。總而言之,商陸的清熱解毒功效,應理解為其利水消腫功能的延伸,透過疏通水濕,消除病邪所導致的炎症反應,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2. 解毒

商陸,其解毒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但其解毒機理與其他藥物有所不同,並非單純的「解毒」,更像是藉由其特殊藥性來改善導致中毒的病理狀態。

《本經疏證》中,李時珍詳細論述了商陸與大戟、甘遂的區別。雖然三者皆有行水之功,但其作用機理和適用症狀卻有所差異。大戟、甘遂味苦,以其峻猛之性瀉下逐水;而商陸味辛,則更強調其「決壅導塞」的作用。書中以張仲景的牡蠣澤瀉散為例,說明商陸在治療腰以下水氣不通時,先於其他藥物使用,其目的在於「從肺及腎開其來源之壅」,疏通水液運行受阻的根源,而非單純的利水消腫。這暗示了商陸解毒的機制,可能是通過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從而消除毒邪留滯所致的病症。

《本草綱目》則更直接地記載了商陸的解毒應用。文中提到以赤商陸治療腫滿小便不利,並以白商陸治療濕水,說明商陸的不同炮製方法和運用方式,可能針對不同的毒邪類型和病理狀態。其治腫疾的方法也包含了外敷和內服兩種途徑,反映了商陸解毒的廣泛性。值得注意的是,《本草綱目》也提及商陸莖葉可作蔬食,說明其毒性並非絕對,劑量和炮製方法是影響其藥效和毒性的關鍵因素。

綜上所述,商陸的解毒功效並非直接作用於毒素,而是通過其獨特的「決壅導塞」和行水作用,改善臟腑功能,從而達到解毒的目的。其解毒機制與現代醫學的整體觀念有一定的契合之處,值得進一步研究。

3. 消腫

古籍記載,商陸具有消腫之效,其機理與現代醫學觀點雖有出入,但其臨牀應用卻有跡可循。

《本經疏證》李瀕湖認為商陸「沈降而陰,其性下行,專於治水」,與大戟、甘遂功能相近,但作用機制有所不同。李氏指出,大戟、甘遂味苦,主降;商陸味辛,主通。大戟、甘遂能瀉去逆流之水,而商陸則能疏通壅塞之水。此處的「水」,在古代醫學中,不僅指體液,也包含了因濕邪或氣血瘀滯導致的腫脹。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張仲景的牡蠣澤瀉散中使用了商陸,而非大戟或甘遂,李氏認為這正是商陸獨特之處,其能「決壅導塞」,而非單純「行水疏利」。在治療腰以下水腫時,商陸能先從肺腎入手,疏通壅塞,再配合其他藥物軟堅、開洩,纔能有效。

《本草綱目》則更直接地記載了商陸消腫的應用方法。文中提到,用赤商陸搗爛加麝香外敷臍心,能治療腫滿小便不利;此外,白商陸配伍香附等藥物內服,也能治療濕水腫脹。甚至連商陸的莖葉,都記載有消腫的功效。

綜上所述,古籍中關於商陸消腫的記載,主要體現在其能疏通經絡,排除體內淤積的濕邪或水液,從而達到消腫的目的。 其作用機制並非單純利尿,而是更複雜的調節水液代謝及疏通經絡的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古代醫家對其功效及應用方法的理解略有差異,這也反映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4. 利尿

商陸,其利尿功效自古以來就受到醫家重視。其作用機理與現代醫學所理解的利尿作用有所不同,古代醫家更注重其引導、疏通水液的功效,而非單純的利尿排洩。

《本經疏證》李時珍詳細分析了商陸與大戟、甘遂的異同。雖然三者皆有行水之功,但作用機理卻有所差異。大戟、甘遂味苦,以其峻猛的瀉下之力強力驅逐水液;而商陸味辛,則以其通利之性,疏通水液運行受阻的部位,解決水液停滯的問題。李時珍特別指出,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治療水腫的方劑多用大戟或甘遂,唯獨在牡蠣澤瀉散中使用商陸,治療大病初癒後腰以下水氣停滯的症狀。此處商陸的作用並非單純利尿,而是先「決壅導塞」,疏通肺腎之壅塞,使水液得以順暢運行,再配合其他藥物軟堅散結、利水消腫。這說明商陸更偏向於解決水液運行受阻的根本原因,而非僅僅是增加尿液排出量。

《本草綱目》也記載商陸「其性下行,專於行水」,並提供了幾個臨牀應用案例,例如治療腫滿小便不利,以及濕水等症。這些用法更側重於商陸的利水消腫功效,與《本經疏證》中所述的疏通水液運行之理相輔相成。 總而言之,古代醫家對商陸利尿功效的理解,更強調其在疏通水道、調節水液運行方面的作用,而非單純的增加尿液排泄。 其作用機理的精妙之處,值得現代醫學深入研究。

5. 散結

商陸,其「散結」功效並非其主要作用,但從古代醫籍中,我們可以窺見其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的作用機理。

《本經疏證》李瀕湖認為商陸與大戟、甘遂雖同具利水功效,但其作用機理卻有所不同。大戟、甘遂味苦,以其苦寒之力下降,能瀉去逆亂之水;而商陸味辛,以辛散之力通利,能疏通壅滯之水。 書中提到,在《傷寒論》中,仲景用大戟、甘遂於急症,而獨在牡蠣澤瀉散中選用商陸治療大病痊癒後腰以下水氣滯留的情況。李氏認為,此處使用商陸,正是因為其能「決壅導塞」,先從肺腎開通水氣壅滯的根源,為後續藥物軟堅、開洩創造條件,而非單純行水。因此,商陸的「散結」,並非直接作用於腫塊,而是透過疏通經絡,解除水液淤積,從而間接達到消散腫塊的效果。

《本草綱目》則更直接地記載商陸應用於腫滿、小便不利等症狀。文中記載的以赤商陸搗爛加麝香貼臍的方法,以及以白商陸、香附治療濕水的方法,都暗示了商陸具有消腫散結的作用。其散結的途徑可能與其利水消腫的功效相關,通過排除體內積液,減輕腫脹,達到散結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本草綱目》也提到商陸的莖葉可作蔬菜,用於治療腫疾,更進一步說明商陸在消腫方面的應用範圍。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中關於商陸散結功效的記載,並非指其直接作用於腫塊,而是通過其獨特的利水通絡作用,間接達到消散腫塊或消除腫脹的目的,其作用機理與其他利水藥物有所不同,更側重於「決壅導塞」。

6. 利水消腫

商陸,其利水消腫之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與其他利水藥有所不同,並非單純的「利尿」。

《本經疏證》李瀕湖認為,商陸與大戟、甘遂雖同具利水功效,但其作用機制卻各有差異。大戟、甘遂味苦,以其苦寒之性峻下瀉水,適用於水液壅滯,逆流上衝的情況。而商陸味辛,其性下行,作用在於「決壅導塞」,針對的是水液瘀滯不通,導致腫脹的情況。文中提到張仲景的牡蠣澤瀉散,便選用了商陸,而非大戟或甘遂,正是因為其能「從肺及腎開其來源之壅」,疏通水液淤積的根源,為其他藥物如牡蠣、海藻軟堅散結,蜀漆、澤瀉利水通便創造條件。因此,商陸的利水消腫並非單純的排水,而是著重於疏通水液代謝的通道,解決水液運行受阻的問題。

《本草綱目》則更進一步說明商陸的應用。其記載了用赤商陸外敷治療腫滿小便不利的方法,以及用白商陸內服治療濕水的方法。說明商陸無論內服外用,都能夠有效地解決因水液停滯導致的腫脹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文中也提到了商陸的莖葉可作蔬食,亦能治療腫疾,顯示其藥用價值的廣泛性。

綜上所述,商陸的利水消腫功效並非單純的利尿,而是通過其獨特的「決壅導塞」作用,疏通水液運行通道,從根本上解決水液停滯導致的腫脹問題,與其他利水藥物有所區別。其應用範圍廣泛,內服外敷皆可,為古代醫家治療水腫的重要藥物。

7. 瀉下

商陸其瀉下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非單純與大戟、甘遂等峻下藥等同視之。

《本經疏證》李瀕湖認為商陸「沈降而陰,其性下行,專於治水」,與大戟、甘遂「異性同功」。但他並未將其功效完全等同,而是強調三者功用雖有相似之處,但因藥性不同,應用也有所區別。大戟、甘遂味苦,以「降」為主,瀉下力猛,適用於水邪壅滯較重的情況;而商陸味辛,以「通」為主,作用相對緩和,更擅長於疏通經絡,導引水邪。書中更以張仲景的處方為例,說明在治療不同病症時,三者用藥有所不同,並指出牡蠣澤瀉散中使用商陸,正因其能「決壅導塞」,而非單純「行水疏利」,從而開通水邪積聚的源頭,為其他藥物發揮作用創造條件。這說明商陸的瀉下作用並非單純的峻下,而更注重於通利水道,引導水邪排出。

《本草綱目》也記載商陸「其性下行,專於行水,與大戟、甘遂蓋異性而同功」,並列舉了以商陸治療腫滿、小便不利等症的方例,其中包括外敷和內服兩種用法。這進一步說明商陸的瀉下功效在臨牀應用中的多樣性,以及其在不同劑型下的不同作用。總之,商陸的瀉下功效並非簡單的強力瀉下,而是兼具通利水道、疏通經絡的功效,其臨牀應用需根據病症和藥性進行精準判斷。

8. 峻下逐水

商陸,在古代醫籍中被記載具有峻下逐水的功效,其作用機理與其他瀉下逐水藥物有所不同,並非單純的利尿劑。

《本經疏證》李瀕湖認為商陸與大戟、甘遂皆能逐水,但功效各有側重。大戟、甘遂味苦,以其苦寒之力下降,主治逆折橫流之水;而商陸味辛,以辛散之力通行,主治壅淤停蓄之水。李氏以張仲景《傷寒論》為例,說明不同方劑中選用大戟、甘遂或商陸,皆因證候不同而有所取捨。尤其在《傷寒論》中,牡蠣澤瀉散治療腰以下水氣,便獨選用商陸,佐以葶藶子,先從肺腎開通壅塞,使水氣得以宣洩,再配合其他藥物軟堅、開洩,方能有效。此處突顯商陸的作用在於「決壅導塞」,而非單純的「行水疏利」,這與大戟、甘遂的功效有所區別。

《本草綱目》也記載商陸「其性下行,專於行水」,與大戟、甘遂「異性而同功」。書中更記載了民間運用商陸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的經驗,如將赤商陸搗爛外敷臍心,或內服白商陸煎劑等方法。這些記載,從不同角度佐證了商陸峻下逐水之功,並說明其應用具有多樣性,可內服外用,以達到治療水腫的目的。 總體而言,古代醫家認為商陸峻下逐水,其機理並非單純的利尿,更強調其疏通壅塞,導引水液的特殊作用,與其他同類藥物有所差異。

商陸的古代典籍


商陸的現代功效


1. 免疫調節

中藥商陸的免疫調節功效,從現代藥理角度分析,主要體現在其成分PAP-I和PAP-II以及總皂甙對免疫細胞活性和增殖的影響上。

PAP-I方面,小鼠實驗顯示,腹腔注射PAP-I能顯著促進刀豆蛋白A和脂多糖誘導的淋巴細胞轉化,並增強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的活性,表明其能增強小鼠的免疫活性。體外試驗也觀察到,PAP-I在低劑量範圍內(0~1000pg/ml)能劑量依賴地刺激正常小鼠和T細胞缺乏小鼠的脾細胞增殖,且能與刀豆蛋白A、脂多糖協同刺激脾細胞增殖。此外,PAP-I可能透過增強DNA多聚酶α的活性,促進脾淋巴細胞增殖,從而增強免疫功能。

PAP-II方面,在較低濃度範圍內(31~500pg/ml),PAP-II能顯著促進小鼠脾細胞增殖,且在更低的劑量範圍內(31~125pg/ml),能劑量依賴地促進刀豆蛋白A、脂多糖誘導的淋巴細胞增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劑量增加,PAP-II對絲裂原誘導的淋巴細胞增殖呈現抑制作用。同時,PAP-II能劑量及時間依賴地促進脾淋巴細胞產生集落刺激因子,這也表明其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商陸總皂甙則能提高因羥基脲導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H-TdR摻入率,延長動物耐寒時間,增加體重,減少死亡率,並使DNA的合成保持在正常水平。其機制可能在於拮抗羥基脲對核苷酸還原酶的抑制作用,從而保證核苷酸正常代謝,維持DNA的正常生物合成。

2. 抗腫瘤

針對中藥商陸的抗腫瘤功效,以下從現代藥理角度進行分析:

商陸多糖-I (PAP-I) 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在小鼠實驗中,腹腔注射PAP-I可以劑量依賴性地誘生腫瘤壞死因子(TNF)。PAP-I 能夠增強腹腔巨噬細胞對腫瘤細胞Meth A的毒殺作用,並抑制Meth A實體瘤的生長,同時延長腹水型小鼠的存活期。

PAP-I 對小鼠S180腫瘤的生長也具有抑制作用,最大抑瘤率可達51.7%。其作用機制包括促進脾臟增生,提高T淋巴細胞及白介素-2 (IL-2) 的產生能力。PAP-I 通過激活巨噬細胞 (M) 並誘導TNF的產生來發揮抗腫瘤作用,同時也通過增強T淋巴細胞功能來抑制移植性腫瘤。增強的巨噬細胞毒作用與其誘導TNF和IL-1的產生密切相關。

美洲商陸和中國商陸皂甙在體外均能誘導正常人或病人脾細胞產生γ-干擾素 (IFN-γ)。中國商陸皂甙不僅能誘生IFN-γ,還能誘生 IL-2和淋巴毒素。由中國商陸皂甙誘導產生的混合淋巴因子(MLF) 對人的SPC-3 (肺癌細胞株)、Hela (宮頸癌細胞株)、SMMC-7721 (肝癌細胞株) 等腫瘤細胞株具有不同程度的細胞毒作用,但對正常細胞 (WISH細胞株) 沒有毒性作用。

商陸皂甙鋅能夠劑量依賴性地誘導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分泌TNF,且TNF的分泌量隨時間延長而增加,24小時達到峰值。商陸皂甙鋅促進TNF分泌的能力可能與其抗腫瘤機制有關。

3. 其他功效

  • 利水消腫: 商陸具有通利二便、排水濕的功效,主要透過影響泌尿系統來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這使其適用於水腫臌脹、大便秘結、小便不利等水濕腫滿實證。
  • 抗腎炎作用: 商陸抗病毒蛋白(PAP)在兔 IgG 加速型小鼠腎毒血清腎炎模型中,能顯著降低尿蛋白、血清尿素氮及血清總膽固醇,顯示其具有抗腎炎作用。與對照組相比,PAP 組能降低這些腎功能指標。
  • 免疫調節: PAP 表現出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能降低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及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百分率。雖然 PAP 的免疫抑制作用小於環磷酰胺,但仍顯示其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4. 抗生育作用

商陸中的有效成分,即商陸總皂甙,具有直接的殺精作用(spermicidal effect)。在體外實驗中,濃度為4g/L的商陸總皂甙可以完全終止兔精液中所有精子的活動,而濃度為2.6g/L時,可以完全終止人精液中所有精子的活動。

重要的是,經過復活實驗,被商陸總皂甙抑制活動的精子並未恢復活力,表明其作用不僅僅是抑制精子活動,而是具有致死性。

曙紅染色實驗進一步證實了商陸總皂甙的致死作用。曙紅染色是一種用於檢測細胞膜完整性的方法,如果細胞膜受損,曙紅染料會進入細胞內部並將細胞染成紅色。實驗結果顯示,被商陸總皂甙制動的精子頭部被曙紅染成紅色,說明精子細胞膜受到破壞,導致精子死亡。

此外,實驗結果顯示,商陸總皂甙對人精子的殺精效能呈現明顯的量效關係,即濃度越高,殺精效果越強。並且,相較於傳統的抑精劑硼酸,商陸總皂甙的抑精活性明顯更強。

5. 抗菌

根據實驗研究,中藥商陸的現代藥理分析顯示其具有抗菌功效,具體表現如下:

  • 抗皮膚真菌作用: 商陸的水浸劑在試管實驗中,對多種皮膚真菌具有殺滅作用,其中包括許蘭氏黃癬菌和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 抑制這些真菌的濃度為30%。
  • 對呼吸道細菌的抑制作用: 商陸的根部,也就是野蘿蔔根,其煎劑和酊劑對於流感桿菌及肺炎雙球菌的部分菌株展現出一定的抑菌作用。 最高抑菌滴度方面,商陸煎劑均為1:4,而酊劑則分別為1:2和1:4。

6. 抗炎鎮痛

中藥商陸的抗炎鎮痛功效,在現代藥理上,主要歸功於其所含有的商陸皂甙甲(EsA)成分。以下針對EsA的抗炎作用進行詳細分析:

EsA展現出廣泛的抗炎活性,能夠有效抑制多種急性和慢性炎症模型。具體而言,腹腔注射EsA,劑量在5~20mg/kg範圍內,能夠顯著降低乙酸誘導的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這表明EsA可以減輕炎症反應引起的血管滲漏。此外,EsA還能顯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殼腫脹,進一步證實其在急性炎症中的抗炎效果。對於慢性炎症,5~30mg/kg劑量的EsA腹腔注射能有效抑制角叉菜膠誘導的大鼠足跖腫脹。更進一步,連續7天腹腔注射低劑量(5mg/kg)的EsA,就能夠顯示出強力的抑制肉芽組織增生的作用,顯示其對於慢性炎症的抑制潛力。

EsA的抗炎機制,主要體現在對免疫細胞功能的調節上。體外實驗表明,EsA在0.01~10umol/L的濃度範圍內,能夠有效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以及脂多糖(LPS)誘導的巨噬細胞合成和釋放白介素-1(IL-1)的能力。這表明EsA能夠降低巨噬細胞的炎症反應活性。在體內,EsA以2.5~5×103g/kg的劑量給予綿羊紅細胞致敏的小鼠,可以顯著降低血清中溶血素的含量,這暗示EsA能夠調節體液免疫反應。

EsA還能抑制卡西霉素誘導的大鼠腹腔巨噬細胞釋放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並且這種抑制作用呈現出劑量和時間依賴性,這顯示EsA可能通過減少PAF的釋放來減輕炎症反應。此外,在極低的濃度範圍內(0.01~10pmol/L),EsA就能夠劑量依賴性地降低脂多糖刺激的人單核細胞上清液中的腫瘤壞死因子(TNF-α)濃度。TNF-α是一種重要的促炎細胞因子,其濃度降低表明炎症反應受到抑制。

綜合以上分析,商陸皂甙甲(EsA)的抗炎作用,可能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實現: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和分泌功能;抑制巨噬細胞釋放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以及抑制外周血單核細胞產生腫瘤壞死因子(TNF-α)。這些作用共同促成了EsA的抗炎效果。

7. 鎮咳作用

商陸的鎮咳作用體現於以下幾個方面:

  1. 輕度鎮咳效果: 商陸根煎劑、酊劑以20g/kg的劑量皮下注射於小鼠,能顯著延長EDT50(半數咳嗽噴霧時間),表明具有輕微的鎮咳作用。此外,商陸生物鹼部分以2g/kg的劑量灌胃給藥,在引咳實驗中也顯示出明顯的鎮咳效果。
  2. 祛痰作用機理:

    • 促進呼吸道分泌: 商陸及其不同提取物(如煎劑、乙醇浸膏、氯仿提取物、皂甙元等)通過多種給藥途徑(灌胃、氣管內給藥、腹腔注射)均能明顯增加呼吸道酚紅排泌量。這表明商陸能促進呼吸道腺體分泌,稀釋痰液,使其更易於排出。
    • 加速纖毛運動: 商陸可以加快支氣管纖毛粘液的運送速度,這有助於清除氣管內的痰液,維持呼吸道的清潔。
    • 消炎祛痰: 商陸可能通過收縮末梢血管,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從而減輕炎症,減少滲出,進而產生消炎祛痰的作用。
  3. 有效成分: 研究指出,商陸的祛痰有效成分為皂甙元A和C。

簡而言之,商陸的鎮咳作用不僅體現在直接的鎮咳效果上,更主要體現在其顯著的祛痰作用,通過促進呼吸道分泌、加速纖毛運動以及可能的消炎機制,達到緩解咳嗽症狀的目的。

商陸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搗敷。

商陸的炮製


商陸炮製步驟

  1. 洗淨: 將商陸洗淨。
  2. 浸泡: 稍加浸泡,使商陸潤透。
  3. 切片: 將商陸切片。
  4. 曬乾: 將切好的商陸片曬乾。

醋商陸炮製步驟

  1. 準備: 取淨商陸片。
  2. 煮醋: 將商陸片置鍋內,加入米醋煮之,直至醋完全吸盡。
  3. 炒乾: 將煮好的商陸片炒至微乾。
  4. 比例: 每100斤商陸片用30斤米醋。

《雷公炮炙論》記載的商陸炮製方法

  1. 刮皮: 以銅刀刮去商陸表面的粗皮。
  2. 切片: 將商陸薄切。
  3. 浸泡: 以水浸泡兩宿。
  4. 蒸煮: 將浸泡後的商陸片撈出,置於甑中蒸煮。
  5. 加豆葉: 每層商陸片上加一層豆葉,一同蒸煮。
  6. 蒸煮時間: 從中午至晚上亥時 (約晚上9點) 出甑。
  7. 去豆葉: 去除豆葉。
  8. 暴乾: 將商陸片暴晒至乾。
  9. 細銼: 細細銼碎備用。
  10. 無豆葉: 若無豆葉,可改用豆子代替。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脾虛水腫及孕婦忌服。

  • 《本草經集注》:有當陸勿食犬肉。
  • 《日華子本草》:得大蒜良。
  • 《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 《綱目》:胃氣虛弱者不可用。
  • 《本草匯言》:非氣結水壅、急脹不通者不可輕用。

脾虛水腫及孕婦忌服。

  • 《本草經集註》:有當陸勿食犬肉。
  • 《日華子本草》:得大蒜良。
  • 《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 《綱目》:胃氣虛弱者不可用。
  • 《本草匯言》:非氣結水壅、急脹不通者不可輕用。

商陸相關的方劑


商陸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腳氣病心內膜炎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心包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慢性腎衰竭鏈球菌性咽喉炎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全身性水腫皮膚顏色發黃腹部腫大腹內有腫塊黃疸疼痛腹痛腹瀉

商陸含有的化學成分


商陸種甙A(esculentoside A), 商陸種甙B(esculentoside B), 商陸種甙C(esculentoside C), 商陸種甙D(esculentoside D), 商陸種甙E(esculentoside E (Phytolaccagenin G)), 商陸種甙F(esculentoside F), 商陸種甙H(esculentoside H), 商陸種甙K(esculentoside K), 商陸種甙L(esculentoside L), 商陸種甙O(esculentoside O), 商陸種甙P(esculentoside P), 商陸種甙Q(esculentoside Q), 商陸種甙J(esculentoside J), 商陸種甙M(esculentoside M), 商陸種甙I(esculentoside I), 商陸種甙N(esculentoside N), 商陸種甙G(esculentoside G), 美商陸甙E(Phytolaccagenin E), 商陸種酸(esculentic acid), 美商陸酸(phytolaccagenic acid), 2-羥基商陸酸(jaligonic acid (demethyl phytolaccagenin)), 美商陸皁甙元(phytolaccagenin), 2,23,29-三羥基齊墩果酸(esculentagenic acid), 商陸種甙元(esculentagenin),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 △7-豆甾烯醇(△7-stigmastenol), 棕櫚酸(Palmitic acid), 硬脂酸(Stearic acid), 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 6-棕櫚酰基-α-菠菜甾醇-β-D-葡萄糖甙(6-palmityl-α-spinasteryl-β-D-glucoside), 2-乙基-正己醇(2-ethyl-1-hexanol), 2-甲氧基-4-丙烯基苯酚(2-methoxy-4-propenylphenol),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 棕櫚酸乙酯(ethyl palmitate), 帶狀網翼藻醇(zonarol), 2-單亞油酸甘油酯(2-monolinolein), 油酸乙酯(ethyl oleate), 棕櫚酸十四醇酯(tetradecyl palmitate), 商陸多糖I(pokeweed polysaccharide I), 植物致絲裂素(phytomitogen), 美商陸皁甙A(Phytolacca saponin A), 美商陸皁甙B(Phytolacca saponin B), 美商陸皁甙D(Phytolacca saponin D), 美商陸皁甙E(Phytolacca saponin E), 美商陸皁甙G(Phytolacca saponin G), 美商陸皁甙D2(Phytolacca saponin D2), 美商陸皁甙F(Phytolacca saponin F), 3-氧代-30-甲氧基羥基-23-去申齊墩果-12-烯-28-酸(3-oxo-30-carbomethoxy-23-norolean-12-en-28-oic acid), 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 2-哌啶甲酸(pipecolinic acid), 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 穀氨酸(glutamic acid), 瓜氨酸(citrulline), γ-穀氨酸組氨酸(γ-glutamyl histidine), 組胺(Histamine), α-菠菜甾醇-β-D-葡萄糖甙(α-Spinasteryl-β-D-glucoside), △7-豆甾烯醇-β-D-葡萄糖甙(△7-stigmastenyl-β-D-glucoside), 6-棕櫚酰基-△7-豆甾烯酸β-D-葡萄糖甙(6-palmityl-△7-stigmastenyl-β-D-glucoside), 6′-棕櫚酸基-α-菠菜甾醇-β-D-葡萄糖甙(6'-palmityl-α-spinasteryl-β-D-glucoside), 美商陸毒素(phytolacca toxin), 黃美味草醇(xanthomicrol), 美商陸根抗病毒蛋白(pokeweed antiviral protein from roots (PAP-R)), 美商陸根抗真菌蛋白R1(pokeweed antifungal protein R1), 美商陸根抗真菌蛋白R2(pokeweed antifungal protein R2), 有絲分裂原(mitogen)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