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沉香廣聖散中包含木通,主要原因如下:
- 利水通淋:木通性寒,味苦,具有利水通淋之效,可治療小便不利、淋瀝澀痛等症狀。沉香廣聖散主治胸悶、心痛、氣喘、咳逆等症,而這些症狀往往伴隨痰濕積聚、水液代謝失常,木通可通過利水通淋,疏通水道,輔助沉香等藥物化痰止咳,達到更好的療效。
- 清熱解毒:木通亦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緩解因熱毒壅滯所致的胸悶、心痛等症。沉香廣聖散中常配伍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藥物,例如黃芩、梔子等,木通的加入可協同其他藥物,加強清熱解毒之功,進一步緩解病症。
沉香廣聖散中加入大戟,乍看之下令人疑惑,因為大戟性峻烈,容易傷及正氣。然而,古人用藥講究「以毒攻毒」,大戟在此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首先,大戟具有強力瀉下作用,能快速清除體內積聚的濕熱毒邪,為沉香廣聖散的清熱解毒之功奠定基礎。其次,大戟具有通經活絡之效,能促進氣血流通,有助於沉香等藥物更好地發揮其止痛、化瘀、止咳等功效。因此,大戟雖然性烈,但在沉香廣聖散中與其他藥材配伍使用,則可發揮其獨特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沉香廣聖散中包含商陸,其主要原因如下:
- 瀉火解毒: 商陸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瀉火解毒、消腫止痛之效。沉香廣聖散主治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商陸可清熱解毒,緩解咽喉腫痛,配合沉香等藥物,起到協同作用。
- 利水消腫: 商陸亦能利水消腫,對於熱毒壅盛導致的局部腫脹,具有輔助消腫之效,配合沉香廣聖散中其他利水消腫藥物,更能促進毒素排出,加速康復。
沉香廣聖散中加入芫花,主要是因為芫花具有以下兩項特性:
- 溫肺化痰: 芫花性溫,入肺經,能溫肺散寒,化痰止咳。對於寒痰阻肺、咳嗽氣喘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沉香廣聖散主要用於治療肺虛寒證,而芫花能溫肺化痰,有助於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狀。
- 祛風止痛: 芫花還有祛風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風寒濕痺引起的疼痛,如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疼痛等。沉香廣聖散中的沉香、廣藿香等藥物也具有祛風止痛的作用,與芫花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效果。
沉香廣聖散中加入甘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火解毒: 甘遂性寒,味苦,入肺、腎經,具有瀉火解毒、逐水消腫的功效。方中加入甘遂,可針對熱毒壅盛、水濕內停等症狀,起到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
- 引藥下行: 甘遂味苦性寒,能引其他藥物向下運行,有助於藥力直達病竈,提高藥效。沉香廣聖散中多用溫燥藥物,加入甘遂可引藥下行,避免藥力偏燥上浮,更利於治療。
總而言之,甘遂在沉香廣聖散中的加入,一方面可以瀉火解毒,另一方面可以引藥下行,共同促進藥效發揮。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沉香廣聖散》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與古籍記載
《沉香廣聖散》出自《醫林》,由木通、大戟、商陸各半兩,芫花(醋浸一宿炒)半兩,甘遂二錢(麵煨)組成。方劑主治「十種蠱氣」。
方劑組成分析
本方劑組成藥物皆為峻烈之品,具有強烈的瀉下、利水、祛痰之效:
- 木通、商陸: 利水消腫,可將體內積聚之水濕排出,緩解水腫、腹脹等症狀。
- 大戟、甘遂: 峻下逐水,能迅速攻逐體內積聚的水飲、痰濕,並有解毒之效。
- 芫花: 瀉水逐飲,化痰止咳,能祛除胸腔及腹腔積水,並可祛除痰飲。
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分析方劑組成及古籍記載,本方治療「十種蠱氣」的原理可能如下:
- 峻下逐邪: 蠱氣多與濕、痰、瘀等病理產物相關,方中大戟、甘遂、芫花皆為峻下之品,能迅速將體內積聚的濕、痰、瘀等邪毒排出體外,從而達到祛除蠱氣的目的。
- 利水消腫: 蠱氣侵犯人體,常導致水液代謝失常,出現水腫、腹脹等症狀。木通、商陸能利水消腫,將體內積聚的水濕排出,緩解症狀。
結論
《沉香廣聖散》以峻下逐水為主要治療手段,適用於蠱氣導致的體內水濕、痰飲積聚,出現腹脹、水腫等實證。方中藥物藥性峻猛,應在中醫師指導下謹慎使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沉香廣聖散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沉香廣聖散, 出處:《醫統》卷三十二引《醫林方》。 組成:木通半兩,大戟半兩,商陸半兩,芫花(醋浸1宿,炒)半兩,甘遂2錢(面煨)。 主治:十種蠱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