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功丸

禹功丸

YU G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續名家方選》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29

熱/寒比例

(0.4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大腸經 16%
腎經 16%
肺經 13%
膀胱經 10%
小腸經 10%
肝經 6%
胃經 6%
三焦經 3%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肺經
膀胱經
小腸經
肝經
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禹功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含有商陸,主要是因為商陸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商陸味苦、鹹,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在中醫理論中,商陸被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及痰飲等症狀。

商陸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三萜類、甾醇和黃酮等,這些成分對於促進泌尿系統的健康、提高腎臟功能的效率有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治療由於濕熱引起的病症時,商陸能有效地排除體內的多餘水分,減少水腫現象,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

因此,將商陸納入禹功丸的方劑中,不僅能增強其療效,還能幫助整體調理身體,適合用於調理水腫及其相關症狀的患者。這使得商陸在禹功丸中的使用具有明確的臨牀意義。

禹功丸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瀉下通便,清熱解毒: 芒硝性寒,味苦鹹,入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腸胃濕熱、便祕積滯等症,芒硝可促進腸道蠕動,排除毒素,達到通便清熱的效果。

二、 引藥入脾,增強療效: 芒硝質地潤滑,能引導其他藥物進入脾胃,加強藥效的發揮。在禹功丸中,芒硝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可更有效地治療脾胃濕熱、腹痛泄瀉等症。

禹功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的芫花(又名圓花、芫花根)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芫花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能夠有助於祛痰、行氣、解毒,並且具有消腫止痛的效果。在禹功丸的組成中,芫花的主要作用在於其解毒與消腫的特性,使其能有效緩解與水腫相關的病症,例如腎功能不全或是痰涎內阻等。

此外,芫花的活血化瘀效果對於改善循環、促進代謝也有幫助,從而增強整個方劑的療效。由於禹功丸主要用於治療一些慢性病及由於水濕引起的症狀,芫花的加入不僅增強方劑的效能,還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態。因此,芫花作為禹功丸的組成部分,體現了中醫方劑在多種藥物協同作用下達到治療效果的理念。

禹功丸中包含吳茱萸,主要原因如下:

  1. 溫中散寒止痛: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禹功丸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胃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嘔吐、腹瀉等症,吳茱萸的溫中散寒之效能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寒痛症狀。
  2. 降逆止嘔:吳茱萸還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以抑制胃氣上逆,緩解噁心嘔吐。禹功丸方中常配合其他降逆止嘔的藥物,如生薑、半夏等,共同發揮止嘔功效。

禹功丸為中醫傳統方劑之一,主要用於治療水腫、脹滿等病症,其配方精妙,旨在調理人體水液代謝。方中甘遂為一味峻烈的瀉水藥材,性寒味苦,歸肺、腎、大腸經,具強烈之瀉下逐水功效。甘遂之所以被選入禹功丸,是因其能直達病所,迅速排除體內積水,對消除腹水、消腫利尿有獨特療效。然而,甘遂性質猛烈,易傷正氣,故方中常配伍其他藥物,如大棗、甘草等,以緩和其副作用,確保療效同時兼顧患者身體整體平衡。禹功丸中甘遂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攻補兼施的治療原則,通過合理組方,使藥物間相互制約,達到治病求本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禹功丸】傳統功效分析
此方主治「一切水腫」及「腳氣腫滿」,屬中醫「水濕壅盛」證候。古代醫家針對水液代謝失常、泛溢肌膚所致的全身或下肢腫脹,尤其腳氣病(非維生素缺乏症,而是濕邪下注之「濕腳氣」),採用峻下逐水之法,使水濕從二便排出,緩解腫滿急症。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商陸(君藥)

    • 苦寒有毒,專行水消腫,《神農本草經》載其「主水脹疝瘕痹,熨除癰腫」,可通利二便,導水濕下行,尤善治重症水腫。
  2. 甘遂、芫花(臣藥)

    • 甘遂(苦寒)與芫花(辛溫)均屬峻下逐水藥,甘遂瀉經隧水濕,芫花偏消胸脅伏飲,二者協同攻逐體內積水。《傷寒論》十棗湯即用此二味配大戟,治懸飲水腫。
  3. 芒消(佐藥)

    • 咸寒軟堅,瀉下通便,助主藥疏通腸腑,使水濕從大便出。《醫學啟源》指出其「除寒熱邪氣,逐六腑積聚」,能解水結膠固之勢。
  4. 吳茱萸(使藥)

    • 辛熱,走肝腎經,既防諸藥寒涼傷胃,又溫化下焦寒濕,針對「腳氣腫滿」屬寒濕者,《本草備要》言其「燥濕逐水,宣導下行為專長」。

配伍特點
全方以「苦辛並進、寒熱兼施」為法,峻下藥配伍溫散之品,既增強瀉水之效,又調和藥性。商陸、甘遂、芫花直折水勢,芒消開結通腑,吳茱萸溫行氣機,共成「開鬼門、潔淨府」之效,符合《內經》「去菀陳莝」治則,適用於水濕實證而正氣未虛者。

推理延伸功效
此方可能適用於:

  • 肝硬化腹水(單腹脹)屬實證者
  • 腎病水腫(需排除電解質紊亂風險)
  • 痰飲停聚所致的胸悶喘滿(類今之胸水)

注意:此方為峻劑,須嚴格掌握劑量與適應證,中病即止,不可久服。實際應用需由中醫師辨證指導。

傳統服藥法


商陸4錢,芒消3錢,芫花3錢,吳茱萸3錢,甘遂2錢。
上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晚數10丸,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較強的利水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腳氣病心內膜炎慢性肝硬化心包炎慢性腎衰竭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全身性水腫下肢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禹功丸, 出處:《續名家方選》。 組成:商陸4錢,芒消3錢,芫花3錢,吳茱萸3錢,甘遂2錢。 主治:一切水腫,及腳氣腫滿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