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丸

PING SHU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28

熱/寒比例

偏寒 (0.50)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16%
腎經 16%
脾經 16%
肺經 13%
膀胱經 10%
小腸經 10%
肝經 6%
胃經 6%
三焦經 3%
大腸經
腎經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小腸經
肝經
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平水丸方劑中包含商陸,主要原因為其利水消腫之效。商陸味甘、苦,性寒,入膀胱經,具有瀉水通淋、消腫散結之功效,可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然而,商陸性寒,且有毒,臨牀應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此外,商陸並非平水丸的主藥,其他藥物如茯苓、豬苓、澤瀉等,也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共同作用方能發揮最佳療效。

平水丸方劑中包含甘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瀉水消腫:甘遂性寒,味苦辛,入肺、腎經,具有強力利水消腫之功效。其可引導體內積水排出,特別適用於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
  2. 破瘀散結:甘遂除了利水消腫外,亦有破瘀散結之效。在平水丸中,其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疏通經絡,消除水腫和瘀血,達到治療水腫兼瘀阻的療效。

因此,平水丸方劑中加入甘遂,是基於其強力利水消腫和破瘀散結的藥性,以達到治療水腫積聚,瘀阻不通的功效。

平水丸中加入芒硝,主要原因有二:

一、瀉下通便: 芒硝性寒,味苦鹹,入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之效。對於水腫患者,體內水分滯留,導致小便不利,芒硝能通利水道,排出積水,減輕水腫。

二、清熱解毒: 芒硝亦具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清泄肺熱,利濕解毒,適用於因熱毒壅盛而致的水腫,如熱毒傷肺,導致肺熱壅盛,水液停滯等症狀。

平水丸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

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胃經,具有溫暖脾胃、散寒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療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平水丸主要用於治療寒濕痹痛、腰膝酸冷、水腫等病症,而吳茱萸的溫中散寒作用可以緩解寒濕對人體的侵襲,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此外,吳茱萸還有止嘔的作用,可以緩解寒濕導致的嘔吐。

平水丸中包含芫花,主要原因在於其利水消腫之功效。芫花性溫,味辛,入肺、膀胱經,具有溫肺化痰、利水消腫之效。其可溫陽化氣,驅散寒邪,並促進體內水液代謝,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

此外,芫花也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治療因濕熱所致的浮腫。然而,芫花性較烈,需謹慎使用,不可過量,並需配合其他藥物以緩解其毒性。

主治功效


平水丸之主治功效分析

平水丸,一方劑名,其組成包含商陸、甘遂、芒硝、吳茱萸及芫花等五味藥材,綜合諸多醫家典籍的記載,可歸納出其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如下:

主治功效:

  • 利水消腫: 此乃平水丸最核心的功效。《古方便覽》明確指出其「專去臍以下水之藥也」,適用於陰囊腫大、足部腫脹、腰部沉重等下焦水腫。同時,亦可見於全身浮腫,面目虛浮,小便不利之症。
  • 逐水通便: 平水丸不僅能利水,還能通利二便,對於因水濕阻滯導致的大小便祕者尤其適用。《春林軒丸散便覽》即言其能治「腳氣而痛,小便不利,不大便者」。
  • 散結消癥: 方中藥材如芫花、甘遂皆具散結消癥之效,故平水丸可應用於腹部痞硬、胸脅煩脹等症狀,對於腫毒初起,亦可應用。
  • 溫中散寒: 吳茱萸入藥,具有溫中散寒之功,故此方可應對寒邪內侵導致的腹痛,腰部冷痛,甚則心腹絞痛等症。

治療原理分析:

平水丸的治療原理,可以從其組成的藥材特性來探討:

  1. 峻下逐水: 甘遂、商陸、芒硝皆為峻下逐水之品,能強力排除體內停積的水液,此為平水丸利水消腫之主力。芒硝更兼有潤燥軟堅之效,能輔助排便。
  2. 溫通散結: 吳茱萸在此方中扮演溫中散寒,通絡止痛的角色,其辛溫之性,能協助推動水液運行,並緩和峻下藥之寒涼。
  3. 解毒散瘀: 芫花具有解毒殺蟲,消癥散結的作用,可針對因濕毒鬱結導致的腫痛,以及其他結聚之症。

綜合應用:

從諸多醫案中可以看出,平水丸並非單純的利水劑,其應用範圍甚廣,不僅限於水腫。

  • **《皇漢醫學》**記載多個病例,其中可見:
    • 用於治療中風後遺症(口眼歪斜,四肢不遂),搭配桂枝湯,佐以平水丸,可見其疏通經絡,化解痰濕之效。
    • 用於治療腹脹、胸脅煩滿之症,搭配三黃丸或單獨使用,可見其攻逐水邪,消痞散滿之功。
    • 用於治療淋病後遺症,搭配附子湯,可見其溫陽利水,散寒止痛之效。
    • 用於治療小兒頭瘡及胎毒,可見其解毒散結之功。
  • **《建殊錄》**記載,曾搭配桂枝加朮附治療中風後遺症,亦再次說明其應用之廣泛。
  • **《藤氏醫談》**則明確指出,平水丸用於治療腳氣腫滿及下部病,再次驗證其擅長驅除下焦水濕。

總結而言,平水丸以峻下逐水為主,兼具溫通散結之效,適用於水濕壅滯、寒邪內阻,導致的各種病症,其臨牀應用需辨證論治,不可拘泥於單一症狀。

傳統服藥法


商陸4兩,甘遂1兩,芒硝2兩,吳茱萸2兩,芫花2兩。消水腫,利小便。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丸,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腳氣病大便秘結心內膜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全身性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平水丸, 出處:《千金》卷二十一。 組成:商陸4兩,甘遂1兩,芒硝2兩,吳茱萸2兩,芫花2兩。 主治:消水腫,利小便。主治:實證水腫,大小便秘者。酒客虛熱當風,飲冷水,腹腫陰脹滿;或腳氣腳弱,悸動升逐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