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鶻五神散
HUI GU WU SHE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丹溪心法附餘》卷八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46)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回鶻五神散中含有芫花,主要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藥性:
- 溫經散寒止痛:芫花性溫,入肝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功效,可治療寒凝血瘀導致的頭痛、腹痛、肢體疼痛等症狀。回鶻五神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入侵經絡而致的頭痛、齒痛、鼻塞、流涕等症,芫花在此方中起到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
- 祛風止癢:芫花亦有祛風止癢的功效,可治療風疹、濕疹等皮膚病。回鶻五神散中可能加入芫花,也考慮到其對皮膚病的治療作用,以達到更全面的治療效果。
回鶻五神散方中加入木香,主要原因如下:
- 理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其氣味芳香,能疏肝理氣,解除因氣滯而引發的胸腹疼痛。
- 健脾和胃:回鶻五神散主要針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木香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消化功能,使氣血生化充足,改善症狀。
木香在回鶻五神散中,起到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中藥方劑「回鶻五神散」的組成中,包含商陸,是因為商陸具有利尿和排毒的作用。商陸能夠促進體內的毒素排除,對於由於毒素引起的浮腫和尿液不暢有顯著效果。其主要作用是利尿排毒,幫助方劑改善相關症狀。商陸的使用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在排毒方面效果更為明顯。
主治功效
回鶻五神散方劑功效分析
《濟陽綱目》記載「回鶻五神散,治十種水氣鼓脹」,其組成藥物包含芫花、木香、青木香(文中未明確記載,但根據其他文獻推測,與木香功效相似,故在此列入分析)、商陸及烏桕根。此方針對水氣臌脹,其治療原理應從以下幾個面向分析:
1. 利水消腫: 方中芫花、商陸皆具有顯著的利水消腫功效。芫花味辛、性溫,能利水消腫、化痰止咳、解毒殺蟲;商陸味苦、性寒,能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兩藥合用,一方面增強利水之力,促進體內積聚的水液排出,另一方面,芫花的辛溫之性可緩解商陸的寒性,避免其寒性過於峻猛,導致損傷正氣。
2. 行氣消脹: 木香與青木香皆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舒肝和胃的功效。水氣臌脹常伴有氣機阻滯,導致腹脹疼痛。木香、青木香能疏通氣機,使滯留之氣得以宣泄,從而緩解腹脹,配合利水藥物,共同達到消腫的目的。 它們的行氣作用,可以避免單純利水導致的氣虛。
3. 解毒散瘀: 方中芫花和商陸也具備一定的解毒作用,烏桕根則可能具有散瘀的功效(需注意,烏桕根的藥性較為峻烈,需謹慎使用)。若水腫是由於體內毒邪阻滯、血瘀不通所致,則此方中的解毒散瘀藥物可以幫助清除病邪,促進水液代謝,從而達到消腫的目的。
綜上所述,回鶻五神散通過利水消腫、行氣消脹及解毒散瘀等多重作用機制,共同治療水氣臌脹。 方中各藥物配伍合理,相互協同,發揮了整體的療效。芫花與商陸的利水作用為主,木香與青木香的行氣作用為輔,烏桕根則可能起到輔助解毒散瘀的作用,共同達到治療水氣臌脹的目的。 需注意的是,此方劑成分中部分藥物毒性較強,使用需謹慎,劑量及用法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文中所提及的《濟陽綱目》中關於苦瓠治療水腫的描述,則為另一種治療方法,與回鶻五神散的治療原理有所不同,前者著重於瀉下通便,後者則側重於利水行氣。
傳統服藥法
芫花獨根(以水淨洗)、木香、青木香、商陸(白者,洗淨)、烏臼根(取黃土內1寸深,用皮)各等分。
曬乾為末。
每服2錢,如人弱服1錢半,臨臥臘酒調下。至寅卯時利下水氣,辰時以白粥補之,若病淺3日1服,病深隔日1服,限5-6日後服金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通利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脾胃虛弱者慎用。
- 本方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回鶻五神散,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八。 組成:芫花獨根(以水淨洗)、木香、青木香、商陸(白者,洗淨)、烏臼根(取黃土內1寸深,用皮)各等分。 主治:十種水氣臌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