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茯苓

赤茯苓

CHI FU LING

  • 英文名稱:Poria cocos (Schw.) Wolf. [syn. Polyporus cocos Fr.] Light Red Bread, Tuckahoe
  • 別名:赤茯,赤苓
  • 藥品來源: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乾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紅色部分。採收和儲藏:收穫季節和方法同茯苓,當茯苓削去外皮(獲苓皮)後,再切成厚薄均勻的片,取其中粉紅色的即為赤茯苓,曬乾。
  • 道地藥材:雲南, 湖北, 福建, 貴州, 四川, 浙江, 安徽, 河南, 吉林, 廣西, 臺灣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赤茯苓的傳統功效


1. 安神

赤茯苓,作為茯苓的一種,其色澤偏紅,藥性與白茯苓略有差異,古代醫籍對其安神功效著墨不多,但從其整體藥性分析,其安神作用並非直接,而是間接通過調節臟腑功能來實現。

《本草綱目》記載赤茯苓「瀉心小腸膀胱濕熱,利竅行水」,說明其擅長於排除體內濕熱。中醫認為,濕熱內蘊容易導致心神不安、煩躁失眠等症狀。赤茯苓通過利水消腫、清熱解毒,去除導致心神不寧的病理因素,從而間接達到安神的作用。 《本草再新》則提到其「益心氣」,這也從另一個角度佐證了其對心神活動的影響。 心氣充足,則心神安定,睡眠自然得以改善。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提到「茯苓赤色者利」,「利」字在此可能包含利水通絡之意,暢通氣血,也利於心神寧靜。 然而,《本草通玄》指出「赤茯苓但能瀉熱行水,並不及白茯苓之多功也」,說明赤茯苓的藥性相對單一,其安神作用與白茯苓相比,可能較為有限,且主要體現在祛除濕熱,間接改善心神狀態上。 《藥性論》則僅提及其「破結氣」,這與其利水消腫的功效相符,體內氣機通暢,也能使心神更加平和。

綜上所述,赤茯苓的安神功效並非其主要功效,而是通過其利水、清熱、益氣等作用,間接改善心神狀態,從而達到安神之效。 其安神作用主要體現在治療因濕熱內蘊導致的心神不安、失眠等症狀上。

2. 健脾和胃

赤茯苓,作為茯苓的一種,其色澤紅潤,藥性與白茯苓略有不同,在健脾和胃方面亦有其獨特之處。古籍對其功效多有記載,綜觀其說,可見赤茯苓健脾和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利濕」與「瀉熱」兩方面。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指出:「茯苓赤色者利。」此「利」字,一方面指其利水消腫之功,另一方面也暗示其通利腸胃的功能,有助於排除體內濕邪,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濕邪為困脾之大敵,脾胃失調常伴隨濕氣積聚,赤茯苓能有效祛除濕邪,從而達到健脾和胃的目的。

《本草再新》則更進一步指出赤茯苓「益心氣,健中和脾,潤肺,燥濕。治瀉痢。」此處強調了其益氣健脾的功效,並指出其能治療瀉痢,這都與脾胃功能密切相關。瀉痢多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所致,赤茯苓的燥濕和利濕作用能有效改善這種情況。

雖然《本草綱目》提及赤茯苓「瀉心小腸膀胱濕熱,利竅行水」,著重其利水消腫作用,但此作用亦間接促進了脾胃的正常運作。濕熱下注,容易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赤茯苓的利濕作用,能清除這些阻礙,使脾胃功能得以恢復。

然而,《本草通玄》也指出赤茯苓「但能瀉熱行水,並不及白茯苓之多功也。」這說明赤茯苓的功效相對專一,其健脾和胃作用主要體現在利濕瀉熱上,與白茯苓相比,功能略顯單一。但正因其專一性,在治療某些脾胃濕熱證時,赤茯苓的療效更為突出。總而言之,赤茯苓健脾和胃的功效,主要通過其獨特的利濕瀉熱作用來實現。

3. 利水滲濕

赤茯苓,顧名思義,為茯苓中帶赤色的品種。歷代醫家對其利水滲濕的功效多有論述,其作用機制與白茯苓略有不同,更偏向於針對濕熱之症。

《藥性論》指出赤茯苓「破結氣」,這暗示其能疏通體內氣機鬱滯,而氣機通暢有助於水液代謝的正常進行。濕邪阻滯,氣機不暢,往往導致水液停聚,形成水腫或其他濕證。赤茯苓的破氣作用,便能從根本上改善這種情況。

《本草綱目》則更明確地指出赤茯苓「瀉心小腸膀胱濕熱,利竅行水」。這說明赤茯苓的利水作用主要針對濕熱蘊結於心、小腸、膀胱等部位的情況。這些部位是水液代謝的重要環節,濕熱積聚於此,便會影響水液的運行,產生諸如小便不利、水腫、濕熱下注等症狀。赤茯苓能有效清除這些部位的濕熱,促進水液排出,達到利水通淋的效果。

與之相比,《本草通玄》則指出「赤茯苓但能瀉熱行水,並不及白茯苓之多功也」。此處突顯了赤茯苓與白茯苓功效上的差異:赤茯苓更專注於瀉熱利水,而白茯苓則具有更廣泛的功效。

《本草再新》中提及赤茯苓「燥濕」,與其他典籍的記載相符,進一步說明其在祛除體內濕邪方面的作用。而「益心氣,健中和脾,潤肺」則提示赤茯苓除了利水滲濕外,還具備其他益處,但其核心功效仍然是利水滲濕,尤其針對濕熱體質。

綜上所述,歷代醫家對赤茯苓利水滲濕功效的認識,皆指向其能有效清除體內濕熱,特別是心、小腸、膀胱等部位的濕熱,從而達到利水通淋的目的,其功效與白茯苓有所區別,更側重於針對濕熱之症。 陶弘景在《本草經集註》中也明確指出:「茯苓赤色者利。」進一步佐證了赤茯苓利水之效。

4. 燥濕

赤茯苓,作為茯苓的一種,其燥濕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與其色澤聯繫緊密。綜觀諸書,赤茯苓的燥濕作用主要體現在利水消腫、祛除濕熱方面,但其功效強度及作用機制與白茯苓有所區別。

《藥性論》指出赤茯苓「破結氣」,暗示其能疏通氣機,而氣機通暢則有助於濕邪的排出。這與其利水消腫的功效相輔相成,因為濕邪阻滯常導致氣機不暢。

《本草綱目》則更明確地指出赤茯苓能「瀉心小腸膀胱濕熱,利竅行水」。這說明其燥濕作用主要針對心、小腸、膀胱等臟腑的濕熱,通過利尿等方式將體內的濕熱排出,達到燥濕的目的。這也符合中醫「濕熱下注」的病機觀點。

《本草再新》除了提到「燥濕」外,還強調赤茯苓「益心氣,健中和脾,潤肺」,說明其功效並非單純的燥濕,還兼具益氣健脾、潤肺等作用。 這顯示赤茯苓的燥濕並非單純的「抽乾」,而是兼顧了整體的平衡,在祛除濕邪的同時,也顧及了臟腑的陰陽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本草通玄》提到「赤茯苓但能瀉熱行水,並不及白茯苓之多功也」。這說明赤茯苓的燥濕功效雖然有效,但相比白茯苓,其作用範圍和整體功效可能略遜一籌。陶弘景在《本草經集註》中也提到「茯苓赤色者利」,「利」字點明赤茯苓的利水功效,進一步佐證其燥濕作用。

總而言之,古代醫籍對赤茯苓燥濕功效的描述各有側重,但都指向其利水消腫、祛除濕熱的作用,尤其針對心、小腸、膀胱等部位的濕熱效果較佳。 其燥濕作用並非單一,而是與其益氣、健脾、潤肺等功效相結合,共同促進人體的陰陽平衡。

5. 潤肺

赤茯苓,作為茯苓的一種,其顏色偏紅,古籍中記載其功效與白茯苓略有不同。單就其潤肺功效而言,主要參考自《本草再新》的記載:「益心氣,健中和脾,潤肺,燥濕。治瀉痢。」 此書明確指出赤茯苓具有潤肺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本草再新》將潤肺與燥濕並列,暗示赤茯苓潤肺的機制可能與其燥濕作用相關。肺燥是導致肺部不適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赤茯苓的燥濕作用能排除肺部積聚的濕邪,從而達到潤肺的效果。這與其他典籍的記載互相印證。例如,《本草綱目》記載其「瀉心小腸膀胱濕熱,利竅行水」,說明赤茯苓擅長排除體內濕熱,而這些濕熱若停留在肺部,則會加重肺燥,因此赤茯苓的利水作用間接地促進了肺部的濕潤。

其他典籍雖然沒有直接提及潤肺,但也可從側面佐證。《藥性論》提到赤茯苓「破結氣」,而肺部氣機鬱滯也可能導致肺燥,因此,赤茯苓的破氣作用也有利於肺部的通暢,間接地有助於潤肺。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的記載「茯苓赤色者利」,則暗示赤茯苓的藥效更為峻猛,其利水作用更為顯著,進而更有效地清除阻礙肺部功能的濕邪。

然而,《本草通玄》指出「赤茯苓但能瀉熱行水,並不及白茯苓之多功也」,暗示赤茯苓的功效相對專一,主要在於利水瀉熱,其潤肺功效可能不如白茯苓全面。但這並不否定赤茯苓具有潤肺的功效,只是其側重點有所不同。總體而言,赤茯苓潤肺的功效,主要體現在其燥濕利水之功,間接改善肺部環境,達到潤肺的目的。

6. 通經絡

赤茯苓,作為茯苓的一種,其「通經絡」功效並非其主要突出之處,但可從其相關記載中推敲一二。古代醫籍對茯苓的記載多以利水、健脾為主,赤茯苓則更側重於瀉熱。從提供的典籍資料來看,其通經絡的功效,應是其利水瀉熱作用的間接結果。

《藥性論》言其「破結氣」,此「結氣」並非單指經絡阻塞,而是更廣義的氣機阻滯。濕熱內蘊,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形成各種症狀。赤茯苓的利水瀉熱作用,能清除阻礙氣血流動的濕熱之邪,間接地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這與《本草綱目》中「瀉心小腸膀胱濕熱,利竅行水」的記載相呼應。濕熱得以排出,則經絡自然得以暢通。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提到「茯苓赤色者利」,暗示赤茯苓較白茯苓更具通利之效,這也佐證了其利水瀉熱、疏通經絡的作用。然而,《本草通玄》則指出「赤茯苓但能瀉熱行水,並不及白茯苓之多功也」,說明赤茯苓的功能相對專一,其通經絡的功效,並非其主要功能,而是其瀉熱利水功能的延伸。

綜上所述,赤茯苓的「通經絡」功效,並非其直接作用,而是通過其利水瀉熱的特性,間接改善氣血運行,從而達到疏通經絡的目的。 其功效更著重於治療因濕熱阻滯所導致的經絡不通,而非所有經絡不通的病症。

赤茯苓的古代典籍


赤茯苓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6-12g;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

赤茯苓相關的方劑


赤茯苓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前列腺炎心內膜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無尿及少尿全身性水腫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痢疾ch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