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半兩(去蘆頭),生薑半兩(炒,切),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
以水1大盞,煎取8分,去滓,不拘時候,分3次暖服。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為補氣要藥,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止咳。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五味子收斂固表,斂肺止咳。赤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枳殼理氣化痰,行氣止咳。甘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飲子, 出處:《普濟方》卷三六九。 組成:人參(去蘆頭)1兩,生乾地黃1兩,犀角(末)半兩,黃芩半兩,柴胡(去苗)半兩,甘草(炙)1分。 主治:小兒時氣病。
人參飲子, 出處:《普濟方》卷二三○引《楊氏家藏方》。 組成:黃耆1兩,五味子1兩,人參半兩,白朮半兩,當歸半兩,白芍藥半兩,茯苓半兩,白芷半兩。 主治:虛勞潮熱。
人參飲子, 出處:《普濟方》卷二三一引《海上名方》。 組成:粟殼2兩(去頂蒂,蜜炙),人參(去蘆頭)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1兩,甘草(炙)1兩。 主治:勞嗽喘急。
人參飲子, 出處:《蘭室秘藏》卷中。 組成:麥門冬2分,人參(去蘆)3分,當歸身3分,黃耆1錢,白芍藥1錢,甘草1錢,五味子5個。 主治:脾胃虛弱,氣促氣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暑月衄血。
人參飲子, 出處:《産寶諸方》。 組成: 人參飲子(《産寶諸方》。)出處:《産寶諸方》。組成:大腹連皮(銼碎)半兩,人參半兩,甘草半兩(炙),陳橘皮兩個(和瓤)。主治:安胎寬氣,止腹痛。 。 主治:安胎寬氣,止腹痛。
人參飲子, 出處:《百一》卷五。 組成:人參(去蘆)1兩,桔梗1兩,半夏(湯洗7次)1兩,五味子1兩,赤茯苓1兩,白朮1兩,枳殼半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痰嗽,寒熱壅嗽。時行病,寒熱上壅,咳嗽痰涎。寒暑之交,氣盛人衣厚作壅,忽痰盛微熱,此藥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