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斑散
AN BA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幼幼新書》卷十八引張渙方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4%
脾經 22%
心經 12%
大腸經 9%
胃經 9%
膀胱經 8%
腎經 8%
三焦經 4%
肝經 1%
肺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三焦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川升麻1兩,赤茯苓1兩,羌活1兩,綿黃耆(銼)1兩(去蘆須),人參半兩,枳殼(麩炒,去瓤)半兩,桔梗半兩,甘草(炙)半兩。
涼血解毒,生肌寬腸,導熱利小便,快膈。
上為末。
每服1錢,水1盞,加紫草、薄荷各少許,煎5分,去滓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升麻、赤茯苓、羌活、黃耆、人參、枳殼、桔梗、甘草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配合使用,可有效治療瘡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安斑散,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八引張渙方。 組成:川升麻1兩,赤茯苓1兩,羌活1兩,綿黃耆(銼)1兩(去蘆須),人參半兩,枳殼(麸炒,去瓤)半兩,桔梗半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涼血解毒,生肌寬腸,導熱利小便,快膈。主治:瘡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