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茯苓散

HUANG QI FU LI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脾經 18%
心經 18%
大腸經 12%
三焦經 11%
腎經 11%
胃經 6%
肝經 0%
膀胱經 0%
肺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黃耆茯苓散中包含黃耆,主要原因如下:

  1. 補氣健脾: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的功效。方劑中加入黃耆,可補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濕代謝,有助於改善茯苓利水滲濕的作用。
  2. 增強免疫: 黃耆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對於脾虛濕盛導致的各種疾病,黃耆可提升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康復。

黃耆茯苓散中加入赤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赤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與黃芪搭配,可加強健脾利濕的效果,使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增強,達到祛除濕邪的目的。
  2. 益氣補中: 赤茯苓還有益氣補中的功效,與黃芪的補氣作用相輔相成,能更好地改善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提高機體抵抗力。

因此,赤茯苓的加入,不僅能增強黃耆茯苓散的利濕作用,還能提高其補氣效果,使藥效更佳。

中藥方劑「黃耆茯苓散」的組成中,包含麥門冬。麥門冬具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肺陰虛所引起的乾咳少痰、咽乾口燥等症狀。其養陰潤肺的作用能滋養肺陰,緩解由於肺陰不足引起的乾燥和不適。同時,麥門冬還能益胃生津,適用於胃陰虛所致的口渴、胃痛、食少等症狀。加入麥門冬使「黃耆茯苓散」在滋陰潤燥、改善肺胃陰虛症狀方面效果更加顯著,有助於全面調理肺胃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

中藥方劑「黃耆茯苓散」的組成中,包含枳殼。枳殼具有行氣消痞、除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氣滯引起的胸脘痞滿、食欲不振等症狀。其行氣作用能促進氣機運行,緩解氣滯所致的脘腹脹滿和疼痛。同時,枳殼還能消痞除滿,適用於痞滿不舒、腹部脹痛的患者。加入枳殼使「黃耆茯苓散」在行氣消痞、改善氣滯症狀方面效果更加顯著,有助於全面調理氣機,緩解由於氣滯引起的不適症狀。

黃耆茯苓散中加入桑白皮,主要是基於以下原因:

  1. 清肺降氣,利水消腫: 桑白皮性寒,味甘,具有清肺熱、降氣、利水消腫的功效。黃耆茯苓散主治脾虛水腫,而桑白皮的加入,可輔助黃耆、茯苓健脾利水,並清熱降氣,使療效更加全面。
  2. 緩解黃耆燥熱之性: 黃耆性溫,燥熱,長期服用易傷津液。桑白皮性寒,可緩解黃耆的燥熱之性,防止藥物對人體造成損傷,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中藥方劑「黃耆茯苓散」的組成中,包含射干。射干具有清熱解毒、祛痰利咽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咳嗽痰多等症狀。其清熱解毒的作用能有效緩解由於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和炎症反應。同時,射干還具有祛痰利咽的作用,能夠化痰止咳,改善咽喉不適和咳嗽痰多的症狀。加入射干使「黃耆茯苓散」在清熱解毒、祛痰利咽方面效果更加顯著,有助於全面調理呼吸系統,減輕炎症和痰濁引起的不適。

黃耆茯苓散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利氣,祛痰止咳:桔梗味辛性平,具有宣肺利氣、祛痰止咳的功效。黃耆茯苓散多用於脾肺氣虛,痰濕阻肺所致的咳嗽、氣喘、乏力等症。桔梗加入其中,可助黃耆、茯苓補氣健脾,並宣肺利氣,使痰液易於排出,改善咳嗽氣喘等症狀。
  2. 升提藥力,引藥上行:桔梗性升散,具有引藥上行的作用。黃耆茯苓散中,黃耆補氣,茯苓健脾,但藥性偏於溫潤,需要桔梗的引導,使其藥力更好地向上升發,達到宣肺止咳的效果。

黃耆茯苓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黃耆性溫,茯苓性平,甘草性甘平,三者合用,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或寒涼,使藥效更加平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2. 增強藥效: 甘草味甘,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功效,與黃耆、茯苓合用,可以增強補氣健脾、利水滲濕的功效,使整體藥效更顯著。

總而言之,甘草在黃耆茯苓散中起著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的重要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耆茯苓散」是以黃耆、赤茯苓、麥門冬、枳殼、桑白皮、射干、桔梗、甘草等中藥材組成的方劑,具有補氣、養陰、清熱、化痰、利水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虛勞、上焦浮熱、每唾稠粘、咽喉不利等症狀。

黃耆味甘、性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赤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腎經,具有健脾、益氣、補腎、益精、安心、寧神、利水、滲濕等功效。

麥門冬味甘、性微寒,歸心、肺、胃經,具有養陰、生津、清熱、潤肺、益氣、安神等功效。

枳殼味苦、辛,性寒,歸肺、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桑白皮味苦、辛,性寒,歸肺、肝經,具有清肺、散結、止咳、化痰、利水、消腫等功效。

射干味苦、甘,性微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血、散結等功效。

桔梗味甘、辛,性微寒,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

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黃耆茯苓散」方劑中的八味中藥材,各有其獨特的功效,相互配合,可以起到補氣、養陰、清熱、化痰、利水等作用,從而緩解虛勞、上焦浮熱、每唾稠粘、咽喉不利等症狀。

總的來說,「黃耆茯苓散」方劑具有補氣、養陰、清熱、化痰、利水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虛勞、上焦浮熱、每唾稠粘、咽喉不利等症狀。方劑中的八味中藥材,各有其獨特的功效,相互配合,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黃耆1兩(銼),赤茯苓3分,麥門冬3分(去心),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桑根白皮3分(銼),射乾3分,桔梗3分(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為散。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腹瀉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黃耆茯苓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九。 組成:黃耆1兩(銼),赤茯苓3分,麥門冬3分(去心),枳殼3分(麸炒微黃,去瓤),桑根白皮3分(銼),射乾3分,桔梗3分(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虛勞。上焦浮熱,每唾稠粘,咽喉不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