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元蓽澄茄湯
ZHENG YUAN BI CHENG QI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四十五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正元蓽澄茄湯中包含蓽澄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蓽澄茄性溫,味辛,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瀉、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 正元蓽澄茄湯主治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瀉、嘔吐、食少、面色蒼白等症狀。蓽澄茄的溫中行氣、止痛消腫的藥性正好可以針對此類症狀,達到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效果。
因此,蓽澄茄是正元蓽澄茄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藥性與方劑主治相符,起到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作用。
正元蓽澄茄湯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降逆,行氣止痛:沉香性溫,入脾、胃、腎經,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並能行氣止痛。對於脾胃虛寒、氣滯血瘀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沉香能有效改善。
- 調和藥性:方中蓽澄茄辛溫燥烈,易傷津液,而沉香性溫和,能緩解蓽澄茄的燥性,避免過度耗傷津液,使藥效更加平和。
正元蓽澄茄湯中加入石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養胃,增強脾胃功能: 石斛味甘性微寒,具有滋陰生津、益胃健脾的功效。蓽澄茄辛溫燥烈,容易傷及脾胃,石斛可緩解蓽澄茄的燥性,保護脾胃功能,使藥力得以更好地發揮。
- 協調藥性,相輔相成: 石斛能補益脾胃,而蓽澄茄則具有溫陽散寒、驅寒止痛的功效。兩者相配,既能溫陽散寒,又能保護脾胃,使藥效更加協調,更利於疾病的治療。
正元蓽澄茄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扶正: 蓽澄茄性寒,善於驅寒止瀉,但易傷正氣。人參性溫,味甘,具有大補元氣、扶正固本之效,可抵消蓽澄茄的寒性,防止其傷及脾胃之氣,避免出現虛寒症狀。
2. 增強療效: 人參能益氣生津,與蓽澄茄合用,可增強其驅寒止瀉的效果,使治療效果更顯著。同時,人參還能改善因脾胃虛弱導致的腹瀉症狀,促進腸胃功能恢復。
正元蓽澄茄湯中加入赤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健脾利濕: 赤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利濕之功效。蓽澄茄湯主治濕熱下注,常伴有脾虛濕困之症。赤茯苓的加入,可健脾胃,助濕邪外出,加強蓽澄茄湯利濕止瀉的功效。
- 化痰止咳: 赤茯苓亦具有化痰止咳之效。蓽澄茄湯用於治療濕熱下注引起的泄瀉,而濕熱往往容易導致痰濕阻肺,出現咳嗽。赤茯苓的加入,可輔助化痰止咳,改善呼吸道症狀,增強整體療效。
正元蓽澄茄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固腎止瀉: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斂肺止咳、生津止渴、益腎固精的作用。方中蓽澄茄辛溫燥烈,易傷腎氣,而五味子能補腎固精,避免蓽澄茄過於燥烈,導致腎氣虧虛,加重腹瀉。
2. 調和藥性:方中蓽澄茄性溫燥,川楝子性苦寒,五味子性溫,能中和蓽澄茄的燥烈之性,又可緩解川楝子的寒涼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協調各藥作用,更好地發揮療效。
正元蓽澄茄湯是一個以強化脾胃和增強正氣為目的的方劑,其組成中包括巴戟天。巴戟天是一種常用的中藥,主要功能在於補腎壯陽、益精強身。其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
在正元蓽澄茄湯中,巴戟天的加入意在加強整體方劑的療效。由於這個方劑主要針對脾胃虛弱及正氣不足的情況,巴戟天的補腎效用有助於增強患者的體力和抵抗力,使人體能更好地應對外界病邪的侵襲。此外,巴戟天的溫陽功效,可調和脾胃,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進一步改善病人的整體狀況。因此,巴戟天的組合不僅能補充身體所需的精氣,還能強化方劑的整體療效,是正元蓽澄茄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正元蓽澄茄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助藥力: 肉桂性熱,味辛甘,具有溫陽散寒、助藥力之效。蓽澄茄性寒,功能瀉下通便,容易損傷陽氣。肉桂的加入可以溫補陽氣,防止蓽澄茄寒性過甚,並增強藥效,使其更好地發揮通便功效。
- 協調藥性,緩解副作用: 肉桂味辛甘,可以緩解蓽澄茄的苦寒之性,使其藥性更加平和,減少對腸胃的刺激,降低副作用,使患者更容易接受。
總之,肉桂在正元蓽澄茄湯中起到溫陽散寒、助藥力、協調藥性、緩解副作用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元蓽澄茄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原因如下:
- 健脾益氣,燥濕止瀉: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止瀉的功效。蓽澄茄性溫,味辛,入脾胃經,有溫中散寒、消積止瀉之效。二者配伍,既能溫中散寒,又能健脾益氣,燥濕止瀉,對於脾胃虛寒、寒濕凝滯所致的泄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 補氣升陽,固護中焦:白朮能補氣升陽,固護中焦,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蓽澄茄則能溫中散寒,消積止瀉,二者配合,能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溫中補虛、止瀉固護中焦的效果。
正元蓽澄茄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行氣: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蓽澄茄善於溫脾止瀉,但易燥氣,而川芎可協同其溫脾止瀉之效,同時又能緩解燥氣,使藥性更加平和。
- 疏肝解鬱: 川芎亦有疏肝解鬱之效,可緩解因脾胃虛寒、氣機不暢所致的胸悶、腹脹等不適,進一步增強正元蓽澄茄湯的整體療效。
因此,川芎的加入不僅能提升藥效,更能使藥性更加協調,是正元蓽澄茄湯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正元蓽澄茄湯中加入木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燥濕之效。方中蓽澄茄、沉香等藥性偏寒,易致脾胃虛寒,木香可溫中理氣,緩解寒涼之弊,使藥效更趨平和。
二、疏肝解鬱: 木香能疏肝解鬱,與方中柴胡、枳殼等藥物協同作用,疏通肝氣,緩解氣機鬱滯,進而達到止痛之效。
正元蓽澄茄湯中包含肉荳蔻,主要是因為其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的功效。
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可溫暖脾胃,散寒止痛,並能促進消化,緩解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在正元蓽澄茄湯中,肉荳蔻與蓽澄茄、肉桂等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溫補脾腎陽氣,緩解寒邪入侵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正元蓽澄茄湯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功。此方針對脾腎陽虛,寒溼凝滯導致的脘腹冷痛、泄瀉、四肢厥冷等症,附子可溫煦脾腎陽氣,驅散寒邪,恢復臟腑功能。
- 助陽化氣,行氣止痛: 附子溫陽化氣,能促進氣血運行,解除寒凝氣滯所致的疼痛。蓽澄茄性溫燥,善於行氣止痛,與附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溫陽化氣、行氣止痛之效,從而緩解腹痛、腹脹等症狀。
正元蓽澄茄湯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脾經,具有溫陽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方中蓽澄茄辛溫燥濕,可溫暖脾腎,但可能寒涼之氣過重,而沒藥則可以溫陽散寒,平衡寒涼之性,並促進蓽澄茄藥效的發揮。
2. 活血化瘀消腫: 沒藥亦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可幫助改善因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和腫脹。配合蓽澄茄溫陽化濕、驅寒止痛之效,共同奏效,達到治療目的。
正元蓽澄茄湯中加入神麴,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增強消食化積作用:神麴為麥芽、神曲、山楂、麥芽糖等藥材的混合製劑,具有健脾消食、化積止痛的功效。蓽澄茄本身也能消積止痛,而神麴的加入可增強其消食化積作用,使藥效更顯著。
- 緩解脾胃虛弱:神麴中的麥芽、神曲等藥材能健脾益氣,緩解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蓽澄茄性溫燥,長期使用易傷脾胃,而神麴的加入可緩解其燥性,保護脾胃,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正元蓽澄茄湯
正元蓽澄茄湯,是一款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蓽澄茄、沉香、石斛、人參、赤茯苓、五味子、巴戟天、肉桂、白朮、川芎、木香、肉荳蔻、附子、沒藥和神麴。
白朮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沉香
沉香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附子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木香
木香性溫、味辛,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沒藥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
肉荳蔻
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
人參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肉桂
肉桂性溫,味辛甘,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石斛
石斛性微寒,味甘,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
五味子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神麴
神麴,又稱神曲、玉麴、麵麴,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巴戟天
巴戟天,性溫、味甘、微苦,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
總結
正元蓽澄茄湯主要成分是蓽澄茄、沉香、石斛、人參、赤茯苓、五味子、巴戟天、肉桂、白朮、川芎、木香、肉荳蔻、附子、沒藥和神麴,主治脾臟寒氣攻擊心臟和腹部,疼痛,胸悶,煩躁,手腳冰冷,嘔吐痰液,飲食不消,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蓽澄茄1兩,沈香(銼)1兩,石斛(去根)1兩,人參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五味子(微炒)3分,巴戟天(去心)3分,桂(去粗皮)3分,白朮3分,芎藭3分,木香3分,肉豆蔻(去殼)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沒藥半兩,陳曲(炒)1兩半。
上銼,如麻豆大。
每服3錢匕,以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2枚(擘),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脾臟冷氣攻心腹(疒丂)痛,悶亂煩懊,手足厥冷,嘔吐痰逆,不下飲食的症狀。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正元蓽澄茄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五。 組成:蓽澄茄1兩,沉香(銼)1兩,石斛(去根)1兩,人參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五味子(微炒)3分,巴戟天(去心)3分,桂(去粗皮)3分,白朮3分,芎藭3分,木香3分,肉豆蔻(去殼)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沒藥半兩,陳曲(炒)1兩半。 主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疒丂)痛,悶亂煩懊,手足厥冷,嘔吐痰逆,不下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