蓽澄茄湯
BI CHENG QI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二二二引《博濟》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蓽澄茄湯中包含蓽澄茄,主要基於其藥性及功效:
-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蓽澄茄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寒邪客中、脘腹冷痛、氣滯血瘀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蓽澄茄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經閉腹痛等症。
因此,蓽澄茄湯中包含蓽澄茄,是基於其溫中散寒、理氣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以達到治療寒邪客中、脘腹冷痛、氣滯血瘀等症狀的目的。
蓽澄茄湯的組成中,包含石斛,主要是因為石斛具有以下兩大作用:
- 滋陰潤燥: 石斛味甘性微寒,入胃、腎經,具有滋陰生津、清熱除煩的功效。蓽澄茄湯多用於治療熱毒熾盛、陰虛火旺的症狀,石斛的滋陰潤燥作用,可以緩解熱毒對機體的損傷,保護津液,減少燥熱對人體的傷害。
- 健脾養胃: 石斛還具有健脾養胃的功效,可以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蓽澄茄湯中多含有辛辣、苦寒之品,容易對脾胃造成刺激,石斛的健脾作用可以緩解這些藥物的副作用,保護脾胃功能。
蓽澄茄湯中加入附子,乃因其溫陽散寒之效,用以助陽氣,驅寒邪。
蓽澄茄湯主治寒邪凝滯,氣血瘀阻之症,而附子性溫熱,入腎經,可溫腎陽,散寒邪,促進氣血運行,協同蓽澄茄、香附等藥物,共同達到溫經散寒,活血止痛之目的。
同時,附子可補虛扶正,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消除寒邪,恢復正常生理功能。
蓽澄茄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散寒:蓽澄茄湯主治寒凝血瘀,症狀包括腹痛、腹脹、便祕等。肉桂性溫,味辛甘,入心、脾、腎經,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經的作用,可以溫暖脾腎,促進氣血運行,緩解寒凝血瘀導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 助蓽澄茄行氣:蓽澄茄味辛、性溫,擅長行氣止痛,但其性偏燥烈。肉桂溫陽而不燥,可以輔助蓽澄茄行氣止痛,避免其燥性傷陰。同時,肉桂的溫性可以增強蓽澄茄的溫陽散寒效果,使藥效更佳。
蓽澄茄湯中加入巴戟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助陽,補虛固本: 巴戟天性溫,入腎經,具有溫腎助陽、補腎壯陽之效。蓽澄茄湯以蓽澄茄為主藥,善於溫脾散寒,但對於腎陽不足、脾腎兩虛者,單用蓽澄茄恐難以溫腎固本,因此加入巴戟天,可協同蓽澄茄溫脾散寒,並補益腎陽,增強藥效。
2. 協調藥性,相輔相成: 巴戟天與蓽澄茄藥性相合,一溫一散,相互配合,可更好地發揮藥效。巴戟天可溫腎助陽,使蓽澄茄溫脾散寒的作用更加順暢,同時也可防止蓽澄茄溫燥傷陰。
蓽澄茄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 健脾益氣: 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蓽澄茄湯主治寒濕下注、脾腎陽虛所致的腹痛、泄瀉、帶下等症,而白朮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寒濕之邪,從根本上解決病症。
- 佐助蓽澄茄: 蓽澄茄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脾止瀉、理氣止痛之功效。白朮與蓽澄茄搭配使用,既能增強蓽澄茄的溫脾止瀉作用,又能減少其燥烈之性,避免損傷脾胃。
綜合而言,白朮的加入不僅能增強藥效,更能使藥性平和,協調各藥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蓽澄茄湯中包含五味子,主要有以下原因:
- 固澀止瀉: 五味子味酸,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斂肺止咳、生津止渴、固澀止瀉的作用。蓽澄茄湯主治脾虛寒濕,泄瀉腹痛,而五味子可以收斂腸胃,固澀止瀉,輔助蓽澄茄、厚朴等藥物,增強止瀉效果。
- 滋陰益氣: 五味子亦有滋陰益氣之效,可以緩解蓽澄茄湯中其他藥物可能造成的燥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過於燥烈傷陰。同時,五味子可補益腎氣,有助於脾腎同治,更全面地解決腹瀉問題。
蓽澄茄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原因如下:
- 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溫,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效果,可改善因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與蓽澄茄湯中蓽澄茄、厚朴等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行氣止痛的作用。
- 疏散風寒: 川芎還具有疏散風寒的功效,可治療因風寒所致的頭風、頭痛、鼻塞等症狀。對於一些伴隨有風寒表證的腹痛患者,川芎的加入能更有效地驅散風寒,改善病情。
蓽澄茄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補益元氣,扶正祛邪:蓽澄茄湯用於治療寒溼困脾,脾陽不振的病證,人參味甘性溫,能補益脾胃之氣,增強脾陽的運化功能,從而幫助祛除寒溼,恢復脾胃正常功能。
2. 緩和藥性,防止寒涼:蓽澄茄湯中蓽澄茄性寒,容易傷脾胃,人參性溫,可以緩和蓽澄茄的寒涼之性,防止其損傷脾胃,起到平衡藥性的作用。
總而言之,人參的加入既可以增強脾胃功能,又能緩和寒涼之性,與蓽澄茄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疾病的作用。
蓽澄茄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助藥力達下焦: 蓽澄茄湯以溫陽利水、行氣止痛為主,但濕邪阻滯,則藥力難以達下焦。茯苓性平味甘,能健脾利濕,燥濕化痰,有助於排除體內濕氣,使藥效更好地發揮,溫陽利水之功更顯著。
- 緩和藥性,避免燥烈: 蓽澄茄湯中含有溫燥之品,如蓽澄茄、附子等,長期服用容易傷津耗氣。茯苓性甘淡,能滋陰降火,緩和藥性,避免燥烈傷正,使藥物更為平和,利於長期服用。
蓽澄茄湯中加入木香,主要是為了其行氣止痛的功效。蓽澄茄湯主要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腸鳴、泄瀉等症狀。而木香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燥濕的功效。
由於寒凝氣滯會導致氣機阻滯,不通則痛,而木香能行氣止痛,疏通氣機,促進腸胃蠕動,緩解腹痛、腹脹等症狀。同時,木香還能健脾燥濕,幫助脾胃運化,改善泄瀉等症狀,因此與蓽澄茄等藥材相配伍,能更好地達到治療效果。
蓽澄茄湯中加入檳榔,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食導滯: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消食積,行氣導滯,對於食滯胃脘、脘腹脹滿、大便不暢等症狀,有顯著療效。蓽澄茄湯本身以理氣行氣、消食導滯爲主,檳榔的加入進一步增強了方劑的消食導滯功效。
- 配合蓽澄茄:蓽澄茄性溫,味辛,善於行氣止痛,但其本身性燥,易傷胃陰。檳榔與蓽澄茄相伍,可以起到緩和蓽澄茄燥性、增強其行氣止痛作用,使方劑功效更加全面。
蓽澄茄湯中加入白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 白荳蔻味辛性溫,具有行氣解鬱、溫中止痛的功效,可協助蓽澄茄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狀。
- 芳香化溼: 白荳蔻氣味芳香,能燥溼化痰,與蓽澄茄協同作用,可治療溼邪困脾、脘腹脹滿、嘔吐泄瀉等症。
總而言之,白荳蔻在蓽澄茄湯中起到行氣止痛、芳香化溼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蓽澄茄湯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成分包括蓽澄茄、石斛、附子、肉桂、巴戟天、白朮、五味子、川芎、人參、茯苓、木香、檳榔、白荳蔻等。方劑組成各具功效,相輔相成,達到治療脾胃元氣虛弱,飲食減少,面黃腹痛等症狀。
蓽澄茄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補氣止瀉、益氣生津、止渴、止吐、止瀉、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腹瀉、嘔吐、呃逆、胃痛、腹痛等症狀。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肺、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的功效。可治療熱病傷津、口乾煩渴、胃陰不足、胃痛乾嘔、肺燥乾咳、虛熱不退、陰傷目暗、腰膝軟弱、氣血虛、乏力疲勞、腎精虧虛、腰膝酸軟、失眠多夢、遺精滑精等症狀。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對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巴戟天,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腎虛陽痿、遺精早洩、腰膝酸軟、風寒濕痹、關節痠痛、痰多氣喘、胸悶氣短、降氣止痛等症狀。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其中,固澀收斂可斂肺止咳、澀腸固精、益氣生津、補腎寧心;補氣可助脾益氣,增強抵抗力,緩解疲勞;補腎可改善腎虛諸症,如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早洩、陽痿不舉等;止咳化痰可稀釋呼吸道分泌物,促進痰液排出;降氣可治嘔吐、暈眩、口苦等症;生津止渴可刺激唾液和其他消化液的分泌,從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強筋骨可增強骨骼力量,強健筋骨;解酒毒可保護肝臟,促進酒精代謝,緩解酒後不適。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它可以殺滅絛蟲、鉤蟲、蛔蟲、繞蟲、薑片蟲等多種寄生蟲;祛除胃腸濕氣,調氣機而降;除煩解悶,祛除胸腹滿悶之氣;行胃腸之氣,消積、行滯;利水消腫,行氣通便,截瘧。檳榔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藥效,治療各種疾病。
白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暖脾胃陽氣、化濕、行氣止嘔之效。主要功效有:溫中散寒,緩和脾胃虛寒;行氣止嘔,疏通氣機;解暑除煩,緩解過量飲酒引起的胃腸道不適、頭痛、噁心等症狀。
綜上所述,蓽澄茄湯方劑組成中的每一味藥物都具有自己的獨特功效,通過相互搭配,可以起到補益氣血、健脾益胃、化濕行氣的作用,從而改善脾胃虛弱、飲食減少、面黃腹痛等症狀,增強患者的體質,提高其生活質量。
傳統服藥法
蓽澄茄3分, 高良薑3分。
上為散。
每服2錢,水6分,煎10余沸,入少許醋攪勻,和滓如茶熱呷。
蓽良湯(《衛生總微》卷七)、蓽澄茄散(《朱氏集驗方》卷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蓽澄茄湯具有溫中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脾元虛冷,飲食減少,面黃腹痛等症。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蓽澄茄湯, 出處:《本草圖經》(見《證類本草》卷九)。 組成:蓽澄茄3分,高良薑3分。 主治:傷寒咳噫,日夜不定,嘔噦,日夜不定。
蓽澄茄湯, 出處:《普濟方》卷二二二引《博濟》。 組成:蓽澄茄1兩,石斛(去根)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桂(去粗皮)1兩,巴戟天(去心)1兩,白朮(銼,炒)3錢,五味子3錢,芎藭3錢(分),人參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木香半兩,檳榔半兩,白豆蔻(去皮)半兩。 主治:脾元虛冷,飲食減少,面黃腹痛。
蓽澄茄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七。 組成:蓽澄茄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桂(去粗皮)1兩,桔梗(炒)1兩,當歸(切,焙)1兩,赤芍藥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草豆蔻(去皮)1兩,訶黎勒(煨,去核)1兩,檳榔(銼)1兩,白朮1兩。 主治:冷氣內攻,脅肋疼痛,不入飲食。
蓽澄茄湯, 出處:《普濟方》卷二十。 組成:蓽澄茄1兩,沉香(銼)1兩,石斛(去根)1兩,人參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五味子(微炒)3分,巴戟天(去心)3分,桂(去粗皮)3分,白朮3分,芎藭3分,木香3分,肉豆蔻(去殼)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沒藥半兩,陳曲(炒)1兩半。 主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疒丂)痛,悶亂煩懊,手足厥冷,嘔吐痰逆,不下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