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苓湯

CHI LI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金匱翼》卷六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肺經 25%
心經 12%
膀胱經 10%
胃經 8%
肝經 8%
腎經 3%
大腸經 3%
脾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赤苓湯中包含赤茯苓,其原因如下:

  1. 利水滲濕: 赤茯苓性平味甘,入脾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能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2. 健脾益氣: 赤茯苓亦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改善脾虛導致的食慾不振、乏力等症狀。

赤茯苓在赤苓湯中發揮利水滲濕和健脾益氣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脾虛濕盛、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的目的。

赤苓湯中加入防己,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利水消腫: 防己味苦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赤苓湯主治水腫,而防己能幫助利水,促進水液代謝,減輕水腫。
  2. 清熱解毒: 防己亦具清熱解毒之效,能清除體內濕熱,與赤苓湯中其他藥材如赤苓、澤瀉等相輔相成,更有效地消除水腫,改善症狀。

因此,防己在赤苓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提高方劑的療效。

赤苓湯中包含桑白皮,其作用主要有二:

  1. 利水消腫:桑白皮性寒,味苦甘,入肺經,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之效。赤苓湯以赤茯苓為主,善於健脾利濕,而桑白皮的加入可增強其利水消腫之效,更能針對水濕停滯之症。
  2. 宣肺止咳:桑白皮亦有宣肺止咳之功,可治療肺氣閉塞、咳嗽氣喘之症。赤苓湯中常加入其他宣肺化痰藥物,如杏仁、桔梗等,桑白皮的加入可進一步增強宣肺止咳之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赤苓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赤苓湯以白朮、茯苓健脾利濕,而陳皮可幫助脾胃運化水濕,防止濕邪停滯,加強利水效果。
  2. 降逆止嘔: 陳皮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緩解濕邪上泛引起的噁心嘔吐等症狀。赤苓湯主治濕阻中焦,脾胃失調引起的腹脹、泄瀉、嘔吐等,陳皮的加入有助於改善患者的嘔吐症狀。

赤苓湯中加入杏仁,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潤肺止咳: 杏仁味苦性平,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的功效。赤苓湯主治肺熱咳嗽,而杏仁的潤肺止咳作用可輔助赤苓、茯苓等藥物清熱化痰,緩解咳嗽症狀。
  2. 宣肺利水: 杏仁還具有宣肺利水的功效,可以促進體內水分代謝,幫助利尿消腫。赤苓湯中加入杏仁,可以更好地促進水液運行,改善水腫狀況。

總之,杏仁在赤苓湯中的作用是潤肺止咳、宣肺利水,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赤苓湯的組成中,包含麻黃,乃因其辛溫發散,宣肺解表之效,可治療外感風寒,肺氣閉塞,兼有水腫之證。

赤苓湯主治水腫,麻黃雖非利水藥,但其宣肺利水之功,可助赤苓、茯苓等利水藥通暢水路,使水氣宣洩,達到利水消腫之效。

此外,麻黃可溫陽散寒,對於因寒邪阻滯,肺氣不利所致的水腫,亦有一定療效,故赤苓湯中配伍麻黃,可提升藥效。

赤苓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利水滲濕: 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赤苓湯主治脾虛濕盛,水濕停滯所致的腹脹、泄瀉等症狀,白朮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並配合赤苓利水滲濕,共同達到祛除水濕、改善症狀的目的。
  2. 配伍增效: 白朮與赤苓相配,一則能增強赤苓利水滲濕的效果,二則能避免赤苓單用寒涼傷脾的弊端,使藥效更加協調、安全。

赤苓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其組成精妙,旨在調和人體氣血,祛濕利水。方中所含紫蘇葉,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之效。紫蘇葉能發汗解肌,對於外感風寒所致的頭痛、身痛以及胸脘痞滿有良好療效。此外,紫蘇葉還能行氣和中,用於脾胃氣滯,可增進食欲,改善消化不良。在赤苓湯中,紫蘇葉與茯苓等利水滲濕藥相配伍,不僅能增強其解表化濕之力,更可通过其獨特的芳香走竄特性,引導其他藥物直达病所,提高整體療效。紫蘇葉在方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藥學辨證施治、藥物相輔相成的智慧。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赤苓湯」以赤茯苓為主藥,配伍防己、桑白皮、陳皮、杏仁、麻黃、白朮、紫蘇葉等多味中藥組成,具有補氣、利水、祛風、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主治腳氣病浮腫。

赤茯苓:性平,味甘,歸脾、腎二經。具有利水滲濕、益氣健脾的作用。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脾虛泄瀉等症。

防己:性微溫,味苦、辛,歸脾、肺、腎三經。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健脾胃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身痛、胸痺腹痛、水腫臌脹、濕熱腳氣等症。

桑白皮:性微寒,味苦、辛,歸肺、脾二經。具有清肺熱、止咳化痰、利水消腫的作用。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氣喘、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二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用於治療脾虛食少、泄瀉、咳嗽痰多、氣喘等症。

杏仁:性溫,味苦、甘,歸肺、大腸二經。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止痛的作用。用於治療咳嗽氣喘、胸悶痰多、腸燥便祕等症。

麻黃:性辛溫,味苦、甘,歸肺、膀胱二經。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的作用。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小便不利、咳嗽氣喘等症。

白朮:性溫,味苦、辛,歸脾、胃二經。具有健脾胃、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的作用。用於治療脾虛泄瀉、水腫、自汗、盜汗等症。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二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的作用。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身痛、嘔吐泄瀉、氣滯血瘀等症。

總結:赤苓湯是由赤茯苓、防己、桑白皮、陳皮、杏仁、麻黃、白朮、紫蘇葉等八味中藥組成,具有補氣、利水、祛風、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主治腳氣病浮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久服,以免傷陰。

相關疾病


腳氣病慢性肝硬化腹瀉全身性水腫下肢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赤苓湯, 出處:《金匱翼》卷六。 組成:赤茯苓、防己、桑白皮、陳皮1兩半,旋覆5錢,杏仁、麻黃(去根節)、白朮、紫蘇1兩。 主治:腳氣腫滿。

赤苓湯, 出處:《竹林女科》卷二。 組成:厚朴(薑制)8分,陳皮(去白)8分,蒼朮(米泔浸,炒)1錢,炙甘草5分,赤茯苓1錢半,桑白皮1錢半。 主治:子氣。妊娠三月之後,兩足浮腫,甚則自腳面腫至腿膝,飲食不甘,小便流利者,屬濕氣爲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