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性味屬於[淡味]的中藥或食物清單(2023年更新)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2-09-27關於淡
中醫對中藥或食物區分為「四氣」與「五味」,四氣就是寒、熱、溫、涼四種藥性。「五味」是指食物或藥物的辛、甘、酸、苦、鹹等五種味道,除此之外還加上淡、澀,這裡討論「淡性」。
淡味,通常無明顯的味道,古人有「淡附於甘」之說。其主要作用是利水滲濕,通利小便的作用,列舉幾種如下:
關於淡的14種常見中藥或食物
白扁豆性甘淡、微溫平。主治健脾和中、消暑化濕。主治暑濕吐瀉、脾虛嘔逆、食少腹瀉、水停消渴、赤白帶下、小兒疳積。
車前子性味甘、淡、微寒。主治清熱利尿、滲濕通淋、明目、祛痰。用於水腫脹滿、熱淋澀痛、暑濕泄瀉、目赤腫痛、痰熱咳嗽。
淡竹葉性甘淡、寒、主治清熱、除煩、利尿。用於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小兒驚啼、小便赤澀、淋濁等症。
燈心草性甘、淡、微寒。主治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治淋病、水腫、小便不利、濕熱黃疸、心煩不寐、小兒夜啼、喉痺、創傷。
茯苓性甘、淡、平。主治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於水腫尿少、水腫脹滿、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遺精白濁等症。
滑石性甘淡、寒、無毒。主治利水通淋、清解暑熱、祛濕斂瘡。用於熱淋、石淋、尿熱澀痛、暑濕煩渴、濕熱水瀉、外治濕疹、濕瘡、痱子。
土茯苓性甘淡、平。主治除濕、解毒、通利關節。 用於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薏苡仁性甘、淡、微寒。主治利濕健脾、舒筋除痹、清熱排膿。主水腫、腳氣、小便淋瀝、濕溫病、泄瀉帶下、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肺癰、腸癰、扁平疣。
澤瀉性味甘、淡、寒。主治利水、滲濕、洩熱。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嘔吐、瀉痢、痰飲、腳氣、淋病、尿血。
豬苓性甘淡、平。主治利水滲濕。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腳氣、泄瀉、淋濁、帶下。
胖大海性甘淡、涼。主治清熱潤肺、利咽解毒、潤腸通便。 用於肺熱聲啞、乾咳無痰、咽喉乾痛、熱結便閉、頭痛目赤。
玉米性甘、平。主治用於脾胃不健、食慾不振、飲食減少;水濕停滯、小便不利或水腫;高血脂症、冠心病。
白木耳性甘淡平,主治清熱健胃、補脾開胃、益氣清腸、安眠健胃、補腦、養陰清熱、潤燥之功,對陰虛火旺不受參茸等溫熱滋補的病人是一種良好的補品。
玉米鬚性味甘、淡、平。主治利尿消腫、平肝利膽。 用於急、慢性腎炎、水腫、急、慢性肝炎、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鼻竇炎、尿路結石、膽道結石、小便不利、濕熱黃膽等症。 並可預防習慣性流產。
關於淡的50種中藥清單
請點選以下中藥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
關於淡的11種食物清單
請點選以下食物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