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鬚的傳統功效
1. 利水消腫
玉米鬚,作為一味中藥單方,其利水消腫的功效在多部古籍中均有記載,並得到現代藥理學的初步驗證。古代醫家對其功效的描述,雖然角度不一,但總體指向其利尿作用及由此產生的消腫效果。
《滇南本草》記載玉米鬚能「寬腸下氣」,雖未直接提及利水消腫,但其所治「婦人乳結,乳汁不通,紅腫疼痛」等症狀,也與體內水液代謝異常有關,暗示了其利水之效。 《嶺南採藥錄》則明確指出玉米鬚能治療「小便淋瀝砂石,苦痛不可忍」,此症狀正是因尿液排出不暢導致,直接體現了其利水通淋的作用。
《現代實用中藥》則更進一步,將其歸為「利尿藥」,並指出其對「腎臟病、浮腫性疾患、糖尿病」等疾病有效,此說法與古籍記載相互印證,並得到現代醫學的佐證。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更提到玉米鬚能「利尿消腫」,並記載其治療鼻血、紅崩等症狀,再次說明其利水功效與臨床應用。 其他典籍如《河北藥材》、《浙江民間草藥》、《四川中藥志》等,雖從不同角度描述其功效,如清熱、平肝、祛風等,但也間接或直接地佐證了玉米鬚在利水消腫方面的作用。
綜上所述,歷代醫家對玉米鬚利水消腫功效的記載,從不同側面印證了其臨床價值。 其利水作用可能與其促進尿液生成和排出有關,進而達到消腫的效果。 雖然古代文獻記載多偏重於經驗總結,但與現代藥理研究相互參照,能更全面地理解玉米鬚的藥用價值。
2. 清熱利尿
玉米鬚,作為一味中藥單方,其清熱利尿功效在多部古代醫籍中均有記載,並得到現代藥理學的初步印證。從古籍記載來看,玉米鬚的應用範圍甚廣,其清熱利尿的機理可從不同角度理解。
《滇南本草》記載其「寬腸下氣」,並提及治療婦女乳汁不通、紅腫疼痛等症狀,這暗示玉米鬚可能具有疏通經絡、促進體液循環的作用,而體液循環的改善,有助於體內熱毒的排出,從而達到清熱的效果。 其利尿作用則體現在《嶺南採藥錄》中記載其可治「小便淋瀝砂石,苦痛不可忍」,說明玉米鬚能促進尿液排出,幫助排除體內代謝廢物,這也是清熱利尿的重要途徑。
《現代實用中藥》更進一步指出玉米鬚對腎臟病、浮腫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並擴展了其應用範圍至膽囊炎、膽石等。這說明玉米鬚的清熱利尿作用不僅限於單純的利尿,而是可能通過多重途徑影響體內水液代謝平衡,進而改善相關疾病症狀。
其他典籍如《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河北藥材》、《浙江民間草藥》及《四川中藥志》等,也從不同角度佐證了玉米鬚的清熱利尿,以及其在降低血壓、治療水腫、鼻血、紅崩、黃疸等方面的功效。這些記載雖著重點有所不同,但都指向玉米鬚具有調節體內水液平衡、清熱解毒的藥效,這為其清熱利尿功效提供了多方面的證據支持。
3. 清肝火
- 玉米鬚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可以幫助肝臟清除毒素,降低肝臟炎症。
- 玉米鬚中的皁苷可以幫助肝臟代謝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血脂水平,防止脂肪肝的形成。
- 玉米鬚有助於利尿,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鹽分和水分,緩解肝臟的負擔。
- 玉米鬚中的維生素C和E可以增強肝臟的抗氧化能力,保護肝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損傷。
- 玉米鬚有溫和的鎮靜作用,可以幫助緩解肝火旺盛引起的煩躁、失眠等症狀。
4. 清利濕熱
玉米鬚,其獨特的清利濕熱功效,在古代及現代醫籍中皆佔有一席之地。其作用機理主要體現在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等方面。
從古代典籍來看,《滇南本草》記載其「寬腸下氣」,並能治療婦人乳房腫痛、發熱等症狀,這暗示了玉米鬚在清利下焦濕熱方面的作用。 《嶺南採藥錄》則指出其能治療糖尿病及小便淋瀝等症,此與現代醫學中玉米鬚具有利尿作用的發現相符,亦可見其清利膀胱濕熱之效。 《四川中藥志》更進一步說明玉米鬚能「清血熱,利小便」,並可治療黃疸、風熱等由濕熱內蘊引起的病症。
現代醫學研究也印證了古籍記載。《現代實用中藥》指出玉米鬚為利尿藥,對腎臟病、浮腫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同時對膽囊炎、膽石、肝炎性黃疸等亦有療效。這些疾病都與濕熱蘊結密切相關。其他典籍如《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河北藥材》、《浙江民間草藥》等,也從不同角度佐證了玉米鬚的利尿消腫、清熱解毒功效,例如降低血壓、治鼻血、紅崩等,這些症狀的出現也與體內濕熱過盛有關。
綜上所述,歷代醫籍及現代研究都表明,玉米鬚具有顯著的清利濕熱功效,其作用機制主要通過利尿、清熱解毒等途徑來實現,對於因濕熱導致的各種症狀,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5. 通乳
玉米鬚,作為一味中藥單方,其通乳功效主要體現在古代醫籍中對其治療乳汁不通的記載。 《滇南本草》明確指出玉米鬚能「治婦人乳結,乳汁不通,紅腫疼痛,怕冷發熱,頭痛體困」。 這段描述不僅指出了玉米鬚能解決乳汁不通的症狀,更進一步說明了它在治療乳腺炎等伴隨症狀上的作用,例如紅腫疼痛、發熱等,這些都是乳汁淤積可能引發的併發症。
雖然其他典籍如《嶺南採藥錄》、《現代實用中藥》、《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河北藥材》、《浙江民間草藥》和《四川中藥志》更多地側重玉米鬚的利尿消腫、降血壓、清熱解毒等功效,這些功效間接地也能從側面印證其通乳作用的機理。 例如,利尿作用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減輕乳房腫脹;清熱解毒則能緩解炎症,改善乳腺組織的通暢性,從而促進乳汁分泌。 這些典籍雖未直接提及通乳,但其記載的功效與乳汁不通的病理生理過程息息相關,共同佐證了玉米鬚在改善乳汁分泌方面的潛在作用。 因此,從多個古代醫籍的記載中可以推論,玉米鬚通乳的功效,可能與其利尿、清熱解毒等多方面作用綜合體現。
6. 健脾胃
玉米鬚,雖非名貴藥材,卻在歷代醫籍中屢被提及,其健脾胃之效,雖非其主要功效,卻可從多方佐證窺見一斑。
《滇南本草》記載其「寬腸下氣」,雖主要論述其對婦科疾病的療效,但「寬腸」一詞,已點明其具有促進腸胃蠕動的潛力。腸胃通暢,則脾胃運化功能得以提升,這正是健脾胃的重要基礎。
《浙江民間草藥》則直接指出玉米鬚有「開胃」之效,這與健脾胃的功效直接相關。「開胃」指的就是促進食欲,而食欲的改善,往往意味著脾胃功能的提升。脾胃乃後天之本,主管消化吸收,開胃則能促進營養吸收,進一步強健脾胃。
此外,雖然多數古籍記載玉米鬚的利尿消腫、清熱解毒功效,但這些作用間接地也與健脾胃相關。中醫認為,水濕停滯會影響脾胃運化,導致脾胃虛弱。玉米鬚的利尿作用,能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減輕脾胃負擔,從而間接起到健脾胃的功效。
綜上所述,雖然古籍中並未直接以「健脾胃」來概括玉米鬚的功效,但從其「寬腸」、「開胃」以及利尿消腫等作用,可以推斷出玉米鬚具有間接的健脾胃功效,尤其是在調理因水濕停滯或熱毒導致的脾胃不適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需要強調的是,此分析基於古代醫籍記載,並非現代醫學結論,實際應用需謹慎。
7. 排石
玉米鬚,其排石作用主要體現在利尿消腫的特性上,並非直接溶解結石,而是透過促進尿液排出,將體內沉積的砂石排出體外。
從古代醫籍中可見端倪,《嶺南採藥錄》明確指出玉米鬚煎湯「治小便淋瀝砂石,苦痛不可忍」,說明古人已認識到其在治療泌尿系統結石方面的價值。 此記載直接指向玉米鬚能改善因結石引起的小便不通暢、疼痛等症狀。而《現代實用中藥》更進一步指出,玉米鬚對膽石也有效,這擴展了其排石功效的範圍,不局限於泌尿系統。 雖然書中未詳細闡述其機制,但可推測玉米鬚利尿的特性,有助於沖刷膽道系統,促進膽石排出。
此外,其他典籍中也提及玉米鬚具有利尿作用,例如《現代實用中藥》提到其對腎臟病、浮腫性疾患有效;《河北藥材》記載其能治療水腫性腳氣;《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則指出其能利尿消腫。這些記載從側面佐證了玉米鬚利尿排石功效的可靠性。 雖然部分典籍著重其其他功效,例如《滇南本草》記載其能治療婦女乳腺疾病,《四川中藥志》提及其清熱解毒的功效,但這些都間接地說明了玉米鬚藥性的全面性,其利尿作用在排石功效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總之,歷代醫籍對玉米鬚的記載,共同印證了其在排石方面的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研究與臨床驗證。
8. 平肝息風
玉米鬚,看似不起眼的農作副產品,卻在傳統醫學中展現出令人驚豔的功效,尤其其「平肝息風」作用,值得探討。綜觀歷代本草典籍,雖未直接以「平肝息風」四字概括其功效,但從諸多記載中,我們能推斷其作用機理。
《浙江民間草藥》明確指出玉米鬚具有「平肝、祛風」的功效,這為其平肝息風作用提供了直接證據。 其「平肝」作用,可能與其利尿消腫的功效相關。《現代實用中藥》記載玉米鬚對腎臟病、浮腫有效,而中醫認為肝腎同源,腎虛則可導致肝陽上亢,而玉米鬚利尿消腫的功能,有助於改善體內水液代謝,間接達到平肝的作用。
此外,玉米鬚的「祛風」作用,也與息風息息相關。風為致病因素,可導致肝風內動,出現眩暈、抽搐等症狀。《四川中藥志》記載玉米鬚能治「風熱、出疹」,這些症狀都與肝風內動相關。 《滇南本草》提及玉米鬚可治「頭痛體困」,頭痛也是肝陽上亢的常見表現之一。
雖然古代典籍並未明確提及「平肝息風」四字,但從《浙江民間草藥》的直接記載,以及其他典籍中關於利尿、清熱、祛風等功效的描述,我們可以推測玉米鬚通過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祛風散邪等多重途徑,間接達到平肝息風的效果。 其作用機理值得現代藥理學進一步研究。
玉米鬚的古代典籍
玉米鬚的現代功效
1. 促進排毒
中藥食物玉米鬚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暑、平肝益腎、消炎止血之功效。其含有的活性成分,如黃酮類化合物、多酚類化合物、甾體類化合物等,能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泄,有助於肝臟淨化血液,排除體內廢物和毒素,從而起到促進排毒的功效。
2. 降血壓
素問有云:「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玉米鬚,味甘性平,入肝、膀胱經,具有利尿、降壓、明目等功效。其降壓作用,在於其含有肽型物質,能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的活性,從而降低血壓。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玉米鬚中的有效成分能擴張血管、降低血脂、增強心肌收縮力,從而達到降血壓的目的。
3. 減肥減重
玉米鬚須通利小便,宣利水道,可輔助進行減肥。其富含膳食纖維,能增加食物體積,延緩食物消化吸收,增強飽足感,減少熱量攝入,有助減輕體重。此外,玉米鬚中含有矽酸等成分,可促進腸道蠕動,排除體內廢物和毒素,減輕腸道負擔,進而達到減肥效果。
4. 抗氧化
玉蜀黍鬚含有多酚類物質,如花青素、類黃酮等。此類物質具抗氧化作用,可清除體內自由基,減緩發炎反應,降低多種疾病的發生機率,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5. 降血糖
玉米鬚一直被人視為是垃圾,常常在垃圾桶都可以看到,其實它的降糖效果奇佳。它中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化學成分,如皂甙、黃酮、生物鹼、有機酸、揮發油、微量元素及多種維生素。其中的皂甙是降低糖尿病病人血糖的主要成分
另外玉米須中還含有鉻,鉻是糖耐量因子的組成部分,可以加強胰島素功能,預防糖尿病併發症。自古以來,玉米鬚在中醫就有廣泛的應用。 具有止血、利尿退腫、利膽退黃的功效。
現代有不少廠商把它製作成茶包,可以買來飲用,或是找新鮮的玉米鬚也可以用來煮茶。
玉米鬚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60-90g;或燒存性研末。外用:適量,燒煙吸入。
玉米鬚的炮製
將原藥除去雜質、衣殼(總苞片)及灰屑,曬乾或烘乾即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玉米鬚注意事項
- 煮食時須去除苞須,不作藥用時勿服。
- 具利尿作用,過量或長期飲用易導致電解質失衡,如低血鉀症、低血壓症候羣。
- 腎臟疾病者應避免使用,因其利尿作用會加重腎臟負擔。
- 消化系統疾病者(如胃腸潰瘍、胃炎、腸炎)應避免使用,特別是在急性期或發作期間。
-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使用前應諮詢醫師意見。
玉米鬚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