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Scirpus tabernaemontani Gmel. S. validus Vahl. Schoenoplectus tabernaemontani (C.C. Gmel.) Palla [Scirpus tabernaemontani C. Gmel.; S. validus Vahl] Herb of Tabernaemontanus Bulrush
- 別名:管子草,莞蒲,夫蘺,莞草,翠管草,蒲蘋,水丈蔥,莞,沖天草,蔥蒲,苻蘺
- 來源:莎草科藨草屬植物水蔥,以地上全草入藥。秋季割取地上部分,切段曬乾。
- 道地藥材:山西, 河北, 甘肅, 新疆, 陝西, 雲南, 四川, 江蘇, 貴州, 內蒙古, 東北地區, 蒙古
- 生長環境:湖邊, 水塘, 沼澤地, 濕地, 水邊, 草叢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水蔥的傳統功效
1. 利尿
水蔥於中醫學觀點,其利尿功效主要歸因於《本草綱目》所載其「利水道,通二便」之性。中醫認為,此藥善於通行水濕,能助膀胱氣化功能,促使體內水液代謝正常。對於水濕停滯所致之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水蔥能發揮滲利水濕之效,使濕邪從小便排出,從而減輕水腫症狀。其味甘淡,性微寒,入膀胱、腎經,故能達利水消腫之功。
2. 解毒消腫
水蔥,味辛性溫,歸肺、胃經。傳統中醫觀點認為,水蔥的核心功效為解毒消腫。古籍記載其能擅長解毒、消腫、散瘀止痛,主治癰腫瘡毒等熱毒蘊結之症,以及跌打損傷引起的局部腫痛。
從現代藥理學觀點分析,水蔥的解毒消腫機制與其所含成分密切相關。其揮發油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有效抑制細菌生長,從源頭上減少感染,進而緩解由感染引起的紅腫熱痛,促進組織修復。此外,水蔥中的槲皮素、山柰酚等黃酮類化合物具備抗氧化活性,有助於清除自由基,減輕炎症反應,進一步緩解腫脹,並加速傷口癒合,從而支持並闡釋了其在傳統醫學中「解毒消腫」的應用。
3. 除濕利尿
水蔥於傳統中醫觀點,性寒味辛,歸膀胱經。其利水滲濕之效,源於性味歸經。寒能清熱,辛能通利,故能清膀胱濕熱,利小便而消水腫。《本草綱目》載其「利小便,消水腫」,《醫林纂要》亦云「利小便,消水腫,除濕熱」。此藥善於通利下焦濕阻,使水濕從小便排出,達除濕利尿之功,常用於水腫、小便不利及濕熱淋濁等證。
4. 清熱利尿
水蔥,性味甘微寒,歸膀胱、腎經。其清熱利尿之功,乃因其性微寒,能直入膀胱經,清瀉下焦濕熱,解除熱邪對小便通暢的阻礙,故對於由熱邪引起的熱淋澀痛、小便灼熱等症狀,具有顯著的緩解作用。
同時,水蔥入腎經,腎司開闔,主水液代謝。其協同膀胱經,能暢通水液運行通路,助膀胱氣化,使濕熱之邪隨小便排出體外。此甘而微寒之性,既能清熱,又不傷正氣,能溫和地促進小便排出,改善小便不利、點滴不暢等困擾,亦可針對水腫、尿量減少等水液停滯問題提供助益。故水蔥在傳統中醫應用上,常被用於導熱下行,利水消腫。
水蔥的現代功效
1. 降血脂
中藥水蔥的現代藥理研究指出,其富含的多糖成分展現出顯著的降血脂功效。動物實驗結果顯示,水蔥多糖能有效降低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同時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這些作用綜合改善了血脂代謝,有助於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儘管水蔥多糖的具體降血脂機制仍在深入探討中,但目前推測可能與多個方面相關。首先,它或能抑制膽固醇在腸道內的吸收,從源頭上減少膽固醇的攝入。其次,水蔥多糖可能促進體內膽固醇的排泄,減少其積聚。再者,它具有調節脂質代謝的能力,表現為降低甘油三酯的合成,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生成。這些作用共同支撐了水蔥在預防及改善高血脂症上的潛力。
2. 降血糖
水蔥循「甘寒,益氣降火」中醫論述,傳統用於消渴症(糖尿病)。現代藥理分析其降血糖潛力,主要歸因於多重作用點。其所含之揮發油、黃酮類等活性成分,或能增強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促進血糖利用。部分研究亦指出,其具備抗氧化與抗炎作用,有助於保護胰臟β細胞,改善胰島素阻抗狀態。此外,亦可能影響肝臟糖代謝或腸道葡萄糖吸收。這些效應體現了中醫「生津益氣降火」對代謝調節的精準洞察。
3. 抗發炎
水蔥的抗發炎作用主要源於其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現代藥理研究深入分析,證實水蔥中的黃酮類能顯著抑制炎症反應,有效緩解發炎症狀。其機制涵蓋了調節炎症細胞因子的釋放、抑制NF-κB等炎症通路活化,以及降低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質合成。這些作用使其在臨床上被應用於緩解多種炎症性疾病,包括肺炎、支氣管炎、腎炎及膀胱炎等,凸顯其作為天然抗炎藥物的潛力。
4. 抗菌
水蔥揮發油的抗菌功效,現代藥理分析歸因於其所含萜類及酚類等活性成分。這些成分可能透過多重作用機制抑制細菌滋長,包括破壞細菌細胞膜完整性,導致滲透壓失衡;干擾細菌代謝途徑及酶活性。研究顯示其對多種革蘭氏陽性與陰性細菌具廣譜抑菌效應,藥效評估常採用最小抑菌濃度(MIC)及最小殺菌濃度(MBC)。GC-MS等技術有助於解析其化學組成與作用靶點。此類揮發油在對抗日益嚴峻的耐藥菌問題上,展現出潛在應用價值,有望成為治療細菌感染性疾病的新策略。
水蔥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5-10g。
水蔥的炮製
- 清水洗淨
- 切段
- 曬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水蔥注意事項
- 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水蔥性寒,脾胃虛寒者多食容易傷及脾胃,導致腹痛、腹瀉等症狀。
- 不宜大量食用:水蔥含有揮髮油,具有一定刺激性,大量食用可能會刺激腸胃,引起不適。
水蔥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