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皮

茯苓皮

FU LING PI

  • 英文名稱: Sclerotium Poriae Cocos Skin Poria Skin, Indian Bread Peel, Tuckahoe Peel
  • 別名:苓皮
  • 來源: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的外皮。
  • 道地藥材:雲南, 四川, 廣西, 吉林, 河南, 安徽, 浙江, 湖北, 貴州, 福建, 台灣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茯苓皮的傳統功效


1. 利水滲濕

茯苓皮,單方即能顯著發揮其利水滲濕之效,此乃古今醫家所共識。其功效機理,可從古代典籍中窺其一二。

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明確指出茯苓皮「主水腫膚脹,開水道,開腠理」。「水腫膚脹」指的就是因水濕停滯體內而導致的肢體腫脹,此乃茯苓皮主治之症。而「開水道」與「開腠理」則揭示了其藥理作用機制。所謂「水道」,泛指體內運行水液的通道,茯苓皮能暢通這些通道,促進體內水液的代謝和排出。而「腠理」,指的就是皮膚的組織結構,茯苓皮能疏通腠理,使水濕得以從皮膚排出,故能有效治療水腫。

《醫林纂要》則更精簡地描述其功效為「行皮膚之水」。這句話點明瞭茯苓皮利水滲濕作用的主要途徑,即通過皮膚來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此與《本草綱目》中「開腠理」的說法相呼應,共同說明茯苓皮能促進體表的水液代謝,從而達到利水消腫的目的。

綜上所述,古籍記載充分說明茯苓皮具有良好的利水滲濕功效,其作用機制主要在於暢通體內水液運行通道,並促進水液從皮膚排出。單獨使用茯苓皮,便能有效緩解體內水濕停滯所引起的不適,這也是其作為單方使用廣為流傳的重要原因。 其作用溫和,對於一些輕度水腫或濕邪較輕的患者,茯苓皮單方就能取得不錯的療效。

2. 利水消腫

茯苓皮,單方應用便能顯著發揮其利水消腫的功效,這在古代醫籍中已有明確記載。其作用機理,並非單純的排水,而是透過多個途徑實現。

《本草綱目》中記載茯苓皮「主水腫膚脹,開水道,開腠理」。「水腫膚脹」指因水液代謝失常導致的全身或局部浮腫,茯苓皮能有效改善此症狀。而「開水道」則說明其能促進體內水分的代謝和排出,疏通體內水液運行的通路。 「開腠理」則更深一層指出茯苓皮能疏通毛孔,讓體內多餘的水分更容易排出,從而達到消腫的效果。此說明茯苓皮的利水作用並非單純利尿,而是涵蓋了體液代謝的整體調節。

《醫林纂要》則更精簡地指出茯苓皮「行皮膚之水」。這句話點明瞭茯苓皮利水作用的著重點在於皮膚組織中的水分。 體內水液鬱滯於皮下,造成皮膚腫脹,茯苓皮能有效地將這些滯留的水分運行開來,使之排出體外,從而消除水腫。 這與《本草綱目》中的「開腠理」互相印證,說明茯苓皮的作用是針對皮膚及皮下組織的水分代謝紊亂。

總而言之,古代醫籍中對茯苓皮利水消腫功效的描述,已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其作用機理,不僅僅是單純的利尿作用,而是涵蓋了體內水液代謝的整體調節,特別是對皮膚及皮下組織水液的運行和排出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其「開水道」、「開腠理」、「行皮膚之水」等描述,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也為現代中醫藥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線索。

茯苓皮的古代典籍


茯苓皮的現代功效


1. 抗腫瘤

茯苓皮的抗腫瘤功效主要歸因於其活性成分茯苓多糖。現代藥理研究深入揭示,茯苓多糖能通過多種機制發揮作用:它可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有效抑制其增殖並誘導其凋亡,從而阻滯腫瘤的生長。此外,茯苓多糖還能顯著增強宿主的免疫功能,提升機體對腫瘤的識別與清除能力。同時,其作用機制亦涵蓋了抑制腫瘤細胞的侵襲性與遠端轉移,顯示出其在多面向抗腫瘤方面的潛力。

2. 降血壓

茯苓皮在現代藥理研究中,其降血壓功效已獲得廣泛證實。茯苓皮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s)被明確指出為其核心的降壓活性成分。實驗結果清晰顯示,此多糖能有效誘導血管平滑肌舒張,進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實現血壓下降。

從分子層面分析,茯苓皮多糖引發血管舒張的機制可能涉及多種途徑。一種主要機制是影響血管平滑肌細胞的鈣離子通道或鈣離子穩態,可能通過抑制鈣離子內流進入細胞,從而減少細胞內鈣離子濃度,使肌絲放鬆,導致血管擴張。此外,亦有研究指出其可能參與調節內皮細胞功能,例如促進一氧化氮(NO)的生物利用度或產生。NO作為重要的血管舒張因子,會激活血管平滑肌中的鳥苷酸環化酶,使環磷酸鳥苷(cGMP)水平升高,進而介導血管舒張。透過上述機制,茯苓皮多糖能改善血管彈性並直接作用於血管張力,為其降壓作用提供了堅實的現代藥理學基礎。

3. 降血脂

茯苓皮之降血脂功效,現代藥理研究深入歸因於其所含多糖。這些活性成分能顯著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同時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從而全面改善脂質代謝紊亂。其機制可能包括抑制內源性膽固醇合成、促進膽固醇排泄,或調節相關酶活性,對維護心血管健康具有潛在益處。

4. 降血糖

茯苓皮的降血糖功效,現代藥理分析指出主要歸因於其活性多糖成分。這些多糖能夠多方面調控血糖代謝。研究表明,茯苓皮多糖能促進胰臟β細胞功能,增強胰島素的分泌。同時,它們顯著改善胰島素抵抗,這體現在提升周邊組織(如骨骼肌及脂肪)對葡萄糖的攝取與利用效率,並抑制肝臟葡萄糖的過度輸出。透過這兩種核心機制,即促進胰島素分泌與改善胰島素敏感性,茯苓皮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對第二型糖尿病的血糖管理展現出潛在的治療作用。其作用機制深入到細胞及分子層面,有助於維持體內葡萄糖穩態。

5. 抗氧化

茯苓皮的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其活性成分主要為多糖類物質,這些多糖展現了顯著的抗氧化活性。作用機制上,茯苓皮多糖能有效清除體內過量的自由基(如超氧陰離子、羥基自由基等),抑制其對生物大分子的廣泛攻擊。同時,它能顯著抑制細胞膜脂質的過氧化反應,這是造成細胞結構和功能損害的重要環節。透過這些多重機制,茯苓皮多糖有助於維護細胞膜的完整性與功能,從根本上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應激引起的損傷。這些抗氧化作用對於預防和緩解與氧化損傷相關的疾病,如炎症、衰老及慢性退行性疾病,具有潛在的藥用價值。這也為茯苓皮作為功能性食品或天然藥物的開發提供了科學依據。

茯苓皮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g。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茯苓皮

注意事項:

  1. 體質虛寒者慎用:茯苓皮性寒,體質虛寒者食用過量可能導致腹瀉、嘔吐等不適。
  2. 脾胃虛弱者慎用:茯苓皮具有利尿作用,脾胃虛弱者食用過量可能導致脫水、消化不良等症狀。
  3.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諮詢醫師:茯苓皮具有通經作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 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茯苓皮可能與利尿劑相互作用,服用前宜諮詢醫師或藥師。
  5. 服用時間:茯苓皮建議於飯後服用,避免刺激胃部。
  6. 過量服用:過量服用茯苓皮可能會導致噁心、嘔吐、口乾舌燥等不適。
  7. 購買來源:務必向信譽良好的藥局或中藥店購買茯苓皮,避免購買來源不明的產品。

茯苓皮相關的方劑


茯苓皮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損傷低血糖糖尿低血壓糖尿病咳嗽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