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皮散

Wu P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華氏中藏經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2%
肺經 23%
小腸經 8%
膀胱經 8%
腎經 8%
大腸經 8%
胃經 8%
脾經
肺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腎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皮散」是一種針對皮膚水腫的有效治療方劑。其主要成分包括陳皮、大腹皮、茯苓皮、桑白皮和生薑皮。這種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水溢肌膚所致的全身水腫,舌苔白膩,脈搏沉緩無力等症狀。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陳皮能夠有效地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治療肺失宣肅、脾失健運等症狀。它還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適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

大腹皮,具有理氣行氣、利水消腫、健脾胃等功效。大腹皮可以改善腹部脹滿、疼痛、便祕等症狀,其辛苦微寒的性味能刺激腸胃蠕動,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腹部不適。同時,大腹皮的利水消腫作用,能幫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適用於膀胱炎、尿道炎等。

茯苓皮,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功效。茯苓皮能增強腎臟的排尿功能,促進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毒素排出。其性平味甘淡,入脾、肺、腎經,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之功效。茯苓皮利水滲濕,滲利而不傷正氣,益氣健脾,脾氣健運則水濕得運而化。

桑白皮,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它能清肺熱、止咳化痰、促進尿液分泌、增加腎臟血流量,降低血壓,擴張支氣管,增加肺部通氣量,緩解咳嗽、喘息等症狀。桑白皮適用於血瘀經閉、跌打損傷、症瘕痞瘕等症。

生薑皮,性辛溫微苦,入肺、脾、胃經,具有利水消腫、溫中止瀉、發汗解表的作用。其水分含量較多,利尿助於身體排出多餘水分,消腫作用顯著。含揮發油、薑辣素等成分,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吸收,緩解腹瀉。還能發汗解表,驅散風寒,緩解感冒頭痛症狀。

總結來說,「五皮散」是一個結合了多種中藥的方劑,專門用於治療因脾虛濕盛導致的全身水腫。每種藥材都有其獨特的功效,共同作用於利濕消腫,理氣健脾。這種方劑在現代醫學中,對於治療水腫、促進脾胃健康具有顯著的效果,是治療相關症狀的有效選擇。

傳統服藥法


生薑皮2錢,大腹皮2錢,茯苓皮2錢,桑白皮2錢,五加皮2錢。
燈心10莖、大棗3枚為引,水煎,空心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陳皮、大腹皮、茯苓皮、桑白皮、生薑皮組成。陳皮、大腹皮、茯苓皮均能利水滲濕,桑白皮能清熱利濕,生薑皮能理氣健脾。諸藥合用,共奏利濕消腫,理氣健脾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脾虛病人應加補脾藥

相關證候


相同名稱方劑


五皮散,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十五。 組成:五加皮。 主治:小兒項軟、行遲。

五皮散, 出處:《幼幼集成》卷二。 組成:生薑皮2錢,大腹皮2錢,茯苓皮2錢,桑白皮2錢,五加皮2錢。 主治:小兒中濕浮腫。

五皮散, 出處:《靈驗良方匯編》卷一。 組成:茯苓皮、地骨皮、陳皮、大腹皮(洗淨)、青皮、檳榔、澤瀉、薑黃、豬苓各等分。 主治:諸水蠱。

五皮散, 出處:《校注婦人良方》卷十五。 組成:大腹皮1錢,桑白皮(炒)1錢,生薑皮1錢,茯苓皮1錢,橘皮1錢,木香2分。 主治:胎水腫滿。

五皮散, 出處:《瘍科選粹》卷六。 組成:五加皮1兩,海桐皮1兩,白鮮皮1兩,地骨皮1兩,牡丹皮(各洗去沙土,去心)1兩,乳香1錢半,沒藥1錢半,川烏5分,草烏(用黑豆不拘多少,水煮黑二烏爲度,去豆,曬乾)5分。 主治:楊梅結毒,輕粉塊穿作痛。

五皮散, 出處:《局方》卷三(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組成:五加皮、地骨皮、生薑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 主治:男子、婦人脾氣停滯,風濕客搏,脾經受濕,氣不流行,致頭面虛浮,四肢腫滿,心腹膨脹,上氣促急,腹脅如鼓,繞臍脹悶,有妨飲食,上攻下注,來去不定,舉動喘乏。皮水、胎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