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leen Qi deficiency

脾氣虛的原因,症狀與經絡,運用穴道與中藥加以改善!

- 最後更新:2023-05-13

脾氣虛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同名證候:
脾氣不足中氣不足

脾氣虛主要是指因為脾臟健運不良,體內元氣不足而形成的證候。所謂「脾主運化」,體內而水谷運化、吸收、輸布,皆賴於脾氣的盛衰。

如果脾氣不足,脾失健運,就會造成水穀不化,消化能力不佳。體內運化能力不足,就會造成精氣血少,全身開始虛弱。

由於「脾統血」,脾有統攝血液的作用;若脾氣虛不能統血,可見便血、崩漏…等症狀。

如果中焦脾氣不足,運健能力不足,水濕不化為津液而內停,濕聚成痰。所以「脾為生痰之源」體內痰多時若要治痰,必須從脾下手。

由於脾臟與胃腑同居於「中焦」,《諸病源候論.脾胃諸門》提到:「脾者臟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氣互為表裡。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氣平調,則谷化而能食」因此中醫辨證往往都是說「脾胃氣虛」,兩者不能截然分開。

脾氣虛的人容易感到疲累
脾氣虛的人容易感到疲累

由於「脾胃為後天之本」,脾氣虛弱,會引發所有各式各樣的疾病,從中醫的立場來看,脾胃虛弱就是萬病之源

例如,基於五行原理,如果「脾土」無法生「肺金」,就會產生長久不癒的肺病或哮喘,肺病又會繼續衍生出其他疾病,以此延伸下去。

脾氣虛證臨床常見於古代疾病:「泄瀉」、「胃院痛」、「腹痛」、「水腫」、「痰飲」、「哮喘」、「痿證」、「虛勞」、「小兒疳積」…等病中。

脾虛是古今人類體質常態,古今中醫高頻率從脾胃論治疾病,補脾健胃是中醫治病最經典的下手處

脾氣虛證經常與「脾陽虛證」、「脾虛濕困證」、「心脾兩虛證」一起探討。脾氣虛往往是陽虛的初期階段,脾氣虛久了之後會發展成為「脾陽虛」,除了脾氣虛證的症狀之外,還會出現「陽虛」的怕冷、四肢冰冷寒證表現,陽虛則寒,氣虛者無寒象表現。

脾氣虛經常與「脾虛濕困證」一起發生,是指脾氣虛而被濕邪所困,上面提到通常是吃太多生冷食物,或是坐或睡在溼地較重的地方,導致體內濕氣太重。

「心脾兩虛證」是指脾氣虛、心血不足的臨床表現。現代人常常用腦過多,造成脾氣虛、中焦化源不足,水谷之精微不能化生為血,故血少而心失所養,形成心血不足,出現心悸、健忘、失眠與多夢…等症狀。

《濟生方.健忘論治》提到:「脾主意與思,心亦主思,思慮過度,意捨不精,使人健忘」。心脾兩虛證,脾氣虛在先而心血虛在後,故補脾即可以養心,是現代人普遍出現的一種體質現象。

從經絡理解脾氣虛


https://static.cloudtcm.com/syndrome/IG%E8%84%BE%E6%B0%A3%E8%99%9B.jpg

造成脾氣虛的12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脾氣虛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邊有齒痕舌苔淡薄白舌胖大

脈相

細脈沉脈遲脈弱脈

脾氣虛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面色發黃身體消瘦食慾不振胃腸脹氣下腹脹氣大便溏(稀薄)經常疲勞想睡味覺減退腹瀉伴隨不消化食物怕冷手腳容易出汗呼吸氣短言語無力暈眩口角自動會流口水食後疲倦想睡流鼻涕白帶頭重頻尿咳嗽排尿困難子宮崩漏痔瘡潮熱月經稀少月經期間腹瀉頭痛男性勃起障礙(陽痿)胃酸食道逆流上腹胃脘痛咽喉痛子宮頸炎陰道炎尿失禁支氣管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百日咳異位性皮膚炎慢性鼻炎

脾氣虛的相關證型


改善脾氣虛的常用方劑


改善脾氣虛的常用穴道


脾氣虛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脾氣虛的經絡型態,常見於「脾經」或「胃經」氣血不足,最常見的就是脾經、胃經虛證相關的經絡型態。

從大量現代人經絡數據中發現(開啟連結),脾經與膀胱經連動性很高,因此「脾經虛證」時通常會連帶出現「膀胱經虛證」,帶動整體全身性的疲勞現象。

若不是生活習慣造成的脾虛,每年從5月開始脾經自然虛證,天氣愈熱時愈明顯,這個狀況要持續到秋季末期才會改善,這或許與夏季「濕氣」有關聯。

脾經的圓運動現象
脾經的圓運動現象

 

載入中...

脾氣虛的相關典籍


  • 本文主要參考《中醫證候鑑別診斷學》所撰寫而成。
  • 《衛生寶鑒.勞倦所傷虛中有寒》:「脾胃屬土,處在中解,在五臟曰孤臟,在三焦曰中焦。中焦獨治在中…脾不足者,以甘補之,補中助脾,必須甘劑」
  • 《醫述.脾胃》: 「脾氣傷者,脈浮大而無力……更有脈大、飽悶,有似食滯。此乃脾虛而見假象」。
  • 《筆花醫鏡.脾部》:「脾虛者,右關脈必細軟,其症為嘔吐,為洩瀉,為久痢,為腹痛,為肢軟,為面黃,為發腫,為肌瘦,為鼓脹,為惡寒,為自汗,為積滯不消,為飲食不化,為脫肛,為腸血」。
  • 《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脾胃氣衰,元氣不足」、「脾胃之氣既傷,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
  • 《沈氏尊生書.洩瀉源流》曰:「濡洩一症,又名洞洩。乃為濕自甚,即脾虛洩也。由土虛不能制濕水,腸胃不固,濕反勝而成病」。
  • 《沈氏尊生書.腫脹源流》:「病水者,脾必虛,故必健脾為主」
  • 《醫宗必讀.痰飲》曰:「脾土虛濕,清者難升,濁者難降,留中滯腸,淤而成痰。故治痰先補脾,脾復健運之常,而痰自化」
  • 《景岳全書.雜證謨.脾胃》:「五臟中皆有脾氣,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臟之氣……故善治脾者,能調五臟,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進胃強,即所以安五臟也」。
  • 《諸病源候論.脾胃諸病》:「脾氣磨而消之,則能食」
  • 《靈樞.水脹》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里水之狀,此其候也。」
  • 《脾胃論》:「飲食勞倦所傷始為熱中飛即脾氣虛而發熱,治療應補中益氣、甘溫除熱,方用補中益氣湯」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