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虛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脾氣虛主要是指因為脾臟健運不良,體內元氣不足而形成的證候。所謂「脾主運化」,體內而水谷運化、吸收、輸布,皆賴於脾氣的盛衰。
如果脾氣不足,脾失健運,就會造成水穀不化,消化能力不佳。體內運化能力不足,就會造成精氣血少,全身開始虛弱。
由於「脾統血」,脾有統攝血液的作用;若脾氣虛不能統血,可見便血、崩漏…等症狀。
如果中焦脾氣不足,運健能力不足,水濕不化為津液而內停,濕聚成痰。所以「脾為生痰之源」體內痰多時若要治痰,必須從脾下手。
由於脾臟與胃腑同居於「中焦」,《諸病源候論.脾胃諸門》提到:「脾者臟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氣互為表裡。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氣平調,則谷化而能食」因此中醫辨證往往都是說「脾胃氣虛」,兩者不能截然分開。
由於「脾胃為後天之本」,脾氣虛弱,會引發所有各式各樣的疾病,從中醫的立場來看,脾胃虛弱就是萬病之源。
例如,基於五行原理,如果「脾土」無法生「肺金」,就會產生長久不癒的肺病或哮喘,肺病又會繼續衍生出其他疾病,以此延伸下去。
脾氣虛證臨床常見於古代疾病:「泄瀉」、「胃院痛」、「腹痛」、「水腫」、「痰飲」、「哮喘」、「痿證」、「虛勞」、「小兒疳積」…等病中。
脾虛是古今人類體質常態,古今中醫高頻率從脾胃論治疾病,補脾健胃是中醫治病最經典的下手處。
脾氣虛證經常與「脾陽虛證」、「脾虛濕困證」、「心脾兩虛證」一起探討。脾氣虛往往是陽虛的初期階段,脾氣虛久了之後會發展成為「脾陽虛」,除了脾氣虛證的症狀之外,還會出現「陽虛」的怕冷、四肢冰冷寒證表現,陽虛則寒,氣虛者無寒象表現。
脾氣虛經常與「脾虛濕困證」一起發生,是指脾氣虛而被濕邪所困,上面提到通常是吃太多生冷食物,或是坐或睡在溼地較重的地方,導致體內濕氣太重。
「心脾兩虛證」是指脾氣虛、心血不足的臨床表現。現代人常常用腦過多,造成脾氣虛、中焦化源不足,水谷之精微不能化生為血,故血少而心失所養,形成心血不足,出現心悸、健忘、失眠與多夢…等症狀。
《濟生方.健忘論治》提到:「脾主意與思,心亦主思,思慮過度,意捨不精,使人健忘」。心脾兩虛證,脾氣虛在先而心血虛在後,故補脾即可以養心,是現代人普遍出現的一種體質現象。
從經絡理解脾氣虛
造成脾氣虛的12種主要原因
脾氣虛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脈相
脾氣虛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脾氣虛的相關證型
改善脾氣虛的常用方劑
改善脾氣虛的常用穴道
脾氣虛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脾氣虛的經絡型態,常見於「脾經」或「胃經」氣血不足,最常見的就是脾經、胃經虛證相關的經絡型態。
從大量現代人經絡數據中發現(開啟連結),脾經與膀胱經連動性很高,因此「脾經虛證」時通常會連帶出現「膀胱經虛證」,帶動整體全身性的疲勞現象。
若不是生活習慣造成的脾虛,每年從5月開始脾經自然虛證,天氣愈熱時愈明顯,這個狀況要持續到秋季末期才會改善,這或許與夏季「濕氣」有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