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後方;溪,溪谷,《素問‧氣穴論》:「肉之小會為溪。」穴居小指本節後赤白肉際處,故名。
穴名介紹
解剖位置
在小指尺側,第5掌骨小頭後方,當小指展肌起點外緣;有指背動、靜脈,手背靜脈網;布有尺神經手背支。
針刺方法
直刺0.5~1寸
穴道介紹
後溪穴是手太陽小腸經的輸穴,也是八脈交會穴,通於督脈。因此,後溪穴對於打通督脈、升發陽氣有顯著效果。所以一個人如果脊椎經常歪曲,或常常駝背、頸椎、腰部或腿部疼痛,可以經常按摩,這是治療急性腰扭傷之首選穴。
經常在閒暇之餘按摩後溪穴,也可以改善眼睛的疾病,例如近視、眼睛酸痛...等等,對於保護視力也有幫助。
Youtube影片
穴道主治疾病
本穴道可以改善82種症狀或疾病,在此隨機顯示68種。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甲狀腺亢進
神經系統疾病
- 梅尼爾氏病
- 四肢麻痺癱瘓
- 三叉神經痛
- 癲癇
- 睡眠障礙
- 頭痛
眼與附器疾病
- 結膜炎
- 麥粒腫
- 眼睛紅痛
耳與乳突疾病
- 暈眩
- 耳聾
- 耳鳴
呼吸系統疾病
- 扁桃腺炎
- 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 痤瘡(粉刺)
- 蕁麻疹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肩痛(肩關節)
- 腰痛
- 脖子(頸項)酸痛
- 五十肩
- 顳頷關節痛
- 背痛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頭痛
- 胸痛
- 肚臍周圍痛
- 口臭
- 無尿及少尿
- 肋間疼痛
- 頻尿
- 下腹部痛(小腹痛)
- 黃疸
- 咽喉痛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腳內踝痛
- 肋間疼痛
- 側頸痛
- 四肢感到疼痛
- 肩痛(肩頸交接處)
- 肩痛(肩背交接處)
- 尾椎疼痛
- 發燒及發冷
- 耳聾
- 咽喉痛
- 肩痛(肩井穴附近)
- 背部上部位痛
- 肩痛(肩關節)
- 小指痛
- 肩痛(肩後部)
- 腳外側痛
- 癲癇
- 肩胛部位痛
- 流鼻血
- 眼睛紅痛
- 腰痛
- 腳內側痛
- 背部下部位痛
- 手背痛
- 膏肓痛
- 腳大趾痛
- 腳五趾(小腳趾)痛
- 手掌痛
- 麥粒腫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結膜炎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睡眠障礙
循環系統疾病
- 中風
傷害、中毒與外因造成的疾病
- 顏面抽搐
相關標籤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