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leen deficient and dampness

脾虛濕困的原因,症狀與經絡,運用穴道及中藥加以改善!

- 最後更新:2022-05-21

脾虛濕困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同名證候:
太陰寒濕鬱結寒濕困脾脾為濕困濕困脾陽水濕困脾寒濕發黃濕痰中阻中焦寒濕濕阻中焦脾經濕熱寒濕內阻寒濕內聚寒濕阻滯

脾虛濕困是一個經常運用的中醫證候,類似的名詞非常多,中醫各種流派中都有類似名詞,都只是在形容同一種現象:體內脾氣虛,而造成體內水濕不運,形成濕邪困脾。或是因為「脾陽不振」而導致寒濕停聚中焦,造成濕困脾陽。

傳統中醫認為,這主要是脾虛在先,濕生在後所造成。由於脾主運化水濕,為胃行其津液,脾虛則運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濕停滯體內,濕氣醞釀累積。在體內濕氣更重之後,脾就更虛難以化濕,形成慢性體質現象

由於春夏的主氣是濕氣,所以春夏季如果淋雨、或愛喝冰水、濕就會從外入或從內生,犯脾就會出現濕困之證

當外濕內襲體內,損傷脾氣或脾陽不足而致也會造成脾虛濕困。因此,這個證候主要包含兩個重點「脾虛」(脾氣虛、脾陽虛)以及「水濕停聚」。

最主要的症狀有:頭重、食慾不佳飲食減少、面色萎黃、身體沈重、胃脘脹滿、腹痛、大便溏瀉,噁心想吐、口黏膩不渴或口渴想要喝熱水、四肢疲倦、四肢浮腫、四肢冰冷、婦女白帶增多,舌淡或胖,苔白滑或白膩,脈濡緩等

脾虛濕困時,最容易出現食慾不佳
脾虛濕困時,最容易出現食慾不佳

寒濕邪氣入侵體內,有虛證,也有實證。其病位多在肺臟、脾臟與腎臟,而關鍵在於脾臟,所以《黃帝內經》提到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古人認為,體質陰寒或陽氣不足的人,很容易出現脾虛而被寒濕所困的證候

脾虛濕困時容易出現中醫所說的「痰飲證」,這是因為脾氣虛時運作能力不強,體內水濕不化,體內津液停聚濕而成飲。若影響到肺臟,就會咳嗽且痰量多,色白而稀,伴隨脾虛濕困的所有症狀。

脾虛濕困證常見於體虛肥胖的人,所謂「肥人多濕」,症狀是:身體胖且肌肉不結實、疲倦、四肢沈重無力、短氣自汗、痰多、下肢浮腫,婦女帶下清稀,舌胖嫩、多有齒痕,脈濡緩。

傷寒論中也有提到「太陰寒濕鬱結證」,這是指脾陽不振,寒濕內生,脾胃陽氣受損,引發肝膽疾病,出現目黃,身黃等症狀的「寒濕發黃證」,屬於「陰黃」範疇。

出現的症狀是:身體發黃、眼睛小便發黃,顏色像煙燻,其餘症狀與脾虛濕困證一致,如果用現代醫學角度來看,脾虛濕困會引發肝膽發炎的黃疸現象。

脾虛濕困有可能引發肝膽疾病而出現黃疸
脾虛濕困有可能引發肝膽疾病而出現黃疸

脾虛濕困證常見於古代中醫疾病如:「痰飲」、「嘔吐」、「泄瀉」、「霍亂」、「黃疸」、「水腫」…等病。脾虛濕困證常常與「脾氣虛證」、「脾陽虛證」、「脾腎陽虛證」、「腎陽虛證」、「陽明濕熱里實」、「太陽瘀血營氣不敷」、「脾虛血虧發黃證」以及「萎黃證」等一起討論。

脾氣虛證很容易演變為脾虛濕困證,因為脾主運化水谷,又主運化水濕,在脾氣不足時則水濕不化,若脾虛日久,水濕不化,造成有形濕邪停聚中焦。脾氣虛者純屬虛證,而脾虛濕困則為正虛邪實之證。

脾陽虛證是以陽不足的表現為主,例如怕冷、四肢冰冷、腰冷、腰痛。而脾虛濕困證症狀類似,但是相對比較為輕微,以濕氣的症狀比較明顯。例如:腰以下浮腫、身重、四肢疲困、倦怠嗜睡、脾胃脹滿、口中粘膩…等症狀,

由於陽虛容易造成「脾腎陽虛」證或「腎陽虛」證,這些都容易出現體內氣不化水,陰不從陽,以「水腫」與 「濕氣」症狀為主的現象。

從經絡理解脾虛濕困


https://static.cloudtcm.com/syndrome/IG%E8%84%BE%E8%99%9B%E6%BF%95%E5%9B%B0%E8%AD%89.jpg

造成脾虛濕困的7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脾虛濕困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胖大舌邊有齒痕舌苔白膩

脈相

緩脈濡脈

脾虛濕困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面色發黃白帶口乾口渴味覺減退消化不良腹瀉上吐下瀉大便非常臭口臭黃疸肥胖四肢痿軟無力呼吸氣短言語無力咳嗽多痰胃腸脹氣喝水之後吐水經常疲勞想睡全身性水腫食慾不振嘴中感到黏膩感噁心反胃嘔吐大便溏(稀薄)身體沉重頭重無尿及少尿頭痛胃酸食道逆流心律不整大腿內側疼痛上腹胃脘痛下肢腫脹疼痛肩頸痠痛坐骨神經痛異位性皮膚炎濕疹胃及十二指腸炎胃潰瘍

脾虛濕困的相關證型


改善脾虛濕困的常用方劑


改善脾虛濕困的常用穴道


脾虛濕困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脾虛濕困證常見於脾經虛證及相關經絡型態,常見於每年4-5月進入春夏季節之後,脾經就會自然出現虛證,這種經絡現象一直要到冬天才會逐漸消失。而那些「鐵三角經絡體質」的人,甚至一年四季都是呈現脾經虛證,完全不會變化。

每年5月之後脾經開始高機率出現虛證
每年5月之後脾經開始高機率出現虛證

由於濕屬陰邪,外在的濕氣也會直接造成脾虛濕困證,不是只有影響脾經,可以觀察手三陽經的能量變化。在多數的狀況下,進入炎熱夏季之後三焦經與大腸經會出現實證,小腸經一年四季都是實證。

除了脾經之外,最容易觀察的是手三陽經,因為在炎熱夏季這三條經絡出現虛證的機率很低。而有一定比例的人,在進入夏季之後竟然會出現手三陽經虛證,這通常是腹部(中下焦)寒濕的重要訊息。,大家可以自行作實驗,大量喝冰水或吃西瓜就可以出現虛證,只要出現其中一條經絡虛證就有可能,尤其是「小腸經」虛證是最特殊的訊號

手三陽虛證在炎熱夏天出現機率低,出現時通常會出現脾虛濕困證
手三陽虛證在炎熱夏天出現機率低,出現時通常會出現脾虛濕困證

尤其是進入夏季最常出現的鐵三角經絡型態,肝經實證伴隨胃經實證、膀胱經腎經虛證,體內水氣運化障礙,是最容易出現體內濕熱,引發肝膽疾病的經絡型態,要預防疾病一定要在夏天特別改善這種經絡型態。

夏季濕熱容易引發肝膽疾病的經絡模型
夏季濕熱容易引發肝膽疾病的經絡模型

以下列舉幾種春夏常見的經絡型態,都有可能相對出現脾虛濕困證。

載入中...

脾虛濕困的相關典籍


  • 本文主要參考《中醫證候鑑別診斷學》所撰寫而成。
  •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并治》: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 《景岳全書.濕證》:「凡氣令陰寒及陽氣不足之人,多有其證脾虛而被寒濕所困之證」
  • 《衛生寶鑒.補遺》:「陰證,皮膚涼,又煩熱欲卧水中,喘嘔,脈沉細遲無力而發黃者,治用茵陳四逆湯。皮膚冷,心下硬,按之痛,身體重,背惡寒,目不欲開,懶言語,自汗,小便利,大便了而不了,脈緊細而發黃者,治用茵陳四逆湯。」
  • 《景岳全書.黃疽》:「陽黃證多以脾濕不流,鬱熱所致,必須清火邪,利小水,火清則溺自清,溺清則黃自退。」「陰黃證多由內傷不足,不可以黃為意,專用清利,但宜調補心脾腎之虛以培血氣,血氣復則黃必盡退。」
  • 《類證治裁.黃疽》:「陰黃系脾臟寒濕不運,與膽液浸淫,外潰肌肉,則發而為黃,其色晦如煙熏,治在脾。」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