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苓甘五味薑辛湯

LING GAN WU WEI JIANG XIN TANG

出處典籍: 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心經 23%
肺經 23%
脾經 17%
腎經 15%
肝經 8%
胃經 8%
膽經 4%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溫化寒痰代表方,主治寒飲咳嗽,是治療寒飲咳嗽的一張基礎方。頭面肢體浮腫、咳嗽痰多、痰白清稀、胸悶氣喘、心悸頭眩、舌苔白膩、脈沈弦滑、尺脈虛。現代多應用於支氣管哮喘、肺氣腫、肋膜炎、肺水腫、慢性支氣管炎、心臟性喘息、慢性腎炎

傳統服藥法

茯苓4兩,甘草3兩,乾薑3兩,細辛3兩,五味半升。
上五味,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溫服半升,每日3次。
五味細辛湯(《雞峰》卷十一)、苓 甘味薑辛湯(《普濟方》卷一四○)、桂枝五 味甘草去桂加薑辛湯(《張氏醫通》卷十 三)。

方劑組成解釋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茯苓性甘、淡、平。主治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於水腫尿少、水腫脹滿、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遺精白濁等症。

乾薑性味辛、性熱。主治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常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四肢冰冷、寒飲喘咳、寒濕痹痛等症。

五味子性味酸、溫。主治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於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短氣脈虛、內熱消渴、心悸失眠。

細辛性辛、溫、小毒。主治祛風、散寒、溫肺化痰、鎮咳通鼻竅、行水、開竅。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痹痛。少陰引經藥、治少陰頭痛牙痛。

方中乾薑、溫肺散寒化飲、溫運脾陽而化濕;細辛溫肺化飲。杏仁開降肺氣,使氣行則水行;茯苓健脾滲濕;半夏、燥濕化痰、佐以五味子,收歛肺氣而止咳,配合細辛一散一收,散不傷正,收不留邪,甘草調和諸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藥性偏溫,寒飲犯肺用之為宜,若痰飲化熱者不宜使用

相關證候

脾虛濕困

脾虛濕困

太陰寒濕鬱結,寒濕困脾,脾為濕困,濕困脾陽,水濕困脾,,寒濕發黃,濕痰中阻,中焦寒濕,濕阻中焦,脾經濕熱,寒濕內阻,寒濕內聚,寒濕阻滯

相關疾病

氣喘胸悶脹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