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g Yang deficiency

肺陽虛證的原因,症狀與經絡,運用穴道及中藥加以改善!

雲端中醫編輯組- 最後更新:2024-03-02

同名證候
肺氣虛寒證

肺陽虛證,是指肺臟陽氣能量不足,導致氣虛且保護外層功能弱化(衛外不固)的病狀。

導致肺藏陽氣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外寒侵襲」和「寒從內生」兩個方面,通常因長期咳嗽、氣喘導致肺氣損耗而發生。

常見的症狀:咳嗽、排出清稀痰液、體感寒冷、四肢冰冷、容易出汗、背部特定區域感到寒冷、容易受寒、面色蒼白、精神疲憊、呼吸短促、口不渴、排尿障礙、舌淡色、舌苔白而滑、脈象緩慢或緩而帶弦。

肺陽虛證肺臟陽氣能量不足,寒氣深重
肺陽虛證肺臟陽氣能量不足,寒氣深重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肺臟是主管全身氣機的器官,而氣屬於陽性。《難經.二十二難》提到「氣主煦之」,意味著氣的功能是溫煦身體的。

《黃帝內經.靈樞》提到:「形寒飲冷則傷肺」。當肺陽不足,即肺氣虛寒時,不僅影響身體的溫暖和衛護功能,還會導致水液代謝不正常

肺陽虛證的病理變化主要有三種情況:

  1. 肺氣虛弱且寒冷時,體內的保護力量即衛陽不足,這容易引發由陽虛引起的外感症狀。例如:怕冷、全身疼痛、無法出汗、四肢冰冷、語音微弱和脈搏緩慢無力
  2. 肺氣虛寒還會導致體液運行不暢,積聚成病理產物,形成稱為「痰飲」的狀態。症狀是咳嗽喘息、胸部悶滿、痰液稀薄像白沫且量多,嚴重時可能伴有四肢浮腫、頭暈目眩。
  3. 由於肺氣虛寒影響體內水液的正常調節,以及下輸至膀胱的功能,會導致肢體腫脹和排尿不暢。

肺陽虛證常出現於「肺痿病」、「氣喘病」,經常是肺部的能量不足且體內過於寒冷,導致身體不能正常轉化和運用津液所造成。

主要症狀包括:咳嗽時會吐出很多稀薄的痰液,呼吸短促而且很弱,感到全身特別冷,特別是手腳冰冷,總是感到很累沒有力氣,食慾下降,身體寒冷,嘴巴乾但不覺得渴,小便次數增多,嚴重時甚至會尿失禁。

肺陽虛證主要見於年紀較大、體質較弱且陽氣不足的人群,尤其在冬季寒冷的時候,病情會明顯加重,表現為頻繁咳嗽和喘息,甚至無法平躺休息

肺陽虛常見於老人,陽氣不足的人身上
肺陽虛常見於老人,陽氣不足的人身上

此病狀也常見於寒冷的高原地區,這與高原的嚴寒氣候直接傷害人體陽氣有關。

此證候在臨床上常見於「肺炎」和「哮喘」等病症。在診斷時,應注意與「肺氣虛證」、「風寒侵犯肺證」、「寒痰阻塞肺證」等狀況進行區分。

肺陽虛證,可以說是肺氣虛證進一步發展而成。肺陽虛證有陰寒內生之四肢冰冷、背寒、咳嗽吐痰、脈遲...等陽虛表現。

風寒犯肺證與肺陽虛證,二者皆爲肺之寒證、但一表一里,一實一虛。風寒犯肺證是外感寒邪,肺氣失宣所造成。

寒痰阻肺證與肺陽虛證是外感寒邪,或暴飲寒涼,損傷肺臟,痰濕留滯而形成。

經絡理解圖

從經絡角度深入理解此證候

肺陽虛經絡圖

造成肺陽虛的主要原因

了解4種常見致病因素

1

體內寒濕

體內寒濕

寒濕之氣進入體內之後,會阻礙經絡氣血運行,長期下來對健康是不利的。

舌相與脈相

中醫診斷的重要指標

1

舌相

Tongue Characteristics

舌苔淡薄白
3

脈相

Pulse Characteristics

緩脈遲脈弦脈

臨床症狀或疾病

常見的相關症狀表現

氣喘怕冷全身性水腫不易流汗手腳冰冷多痰白痰,白鼻涕排尿困難咳嗽胸悶脹暈眩呼吸氣短言語無力全身酸痛

經絡型態分析

從經絡測量數據分析證候表現

每年從冬季到初春這段期間,有較高機率的人體內的肺經、大腸經與與三焦經會出現虛證。

這時候有較高的機率出現「肺氣虛證」,有一定比例人就會開始出現咳嗽、容易感冒,嚴重時出現氣喘。

1上虛下實現象

經絡型態

經絡型態

出現機率

出現機率

全身經絡出現「上虛下實」經絡型態,通常由手三陰經(肺經、心經與心包經)虛證為主導,以胸部、腹部經絡阻塞現象為主。多發生在壓力過大、心情鬱悶、用腦思慮過多,平日過度疲累的人身上。自從新冠疫情之後,此種經絡型態出現的機率逐漸升高。

相關典籍

古代醫學典籍中的相關記載

點擊按鈕查看詳細典籍內容

  • 《金匱要略》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

討論留言

與其他用戶分享經驗與見解

載入討論區...

證候搜尋

輸入證候名稱或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