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陽虛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肺陽虛證,是指肺臟陽氣能量不足,導致氣虛且保護外層功能弱化(衛外不固)的病狀。
導致肺藏陽氣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外寒侵襲」和「寒從內生」兩個方面,通常因長期咳嗽、氣喘導致肺氣損耗而發生。
常見的症狀:咳嗽、排出清稀痰液、體感寒冷、四肢冰冷、容易出汗、背部特定區域感到寒冷、容易受寒、面色蒼白、精神疲憊、呼吸短促、口不渴、排尿障礙、舌淡色、舌苔白而滑、脈象緩慢或緩而帶弦。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肺臟是主管全身氣機的器官,而氣屬於陽性。《難經.二十二難》提到「氣主煦之」,意味著氣的功能是溫煦身體的。
《黃帝內經.靈樞》提到:「形寒飲冷則傷肺」。當肺陽不足,即肺氣虛寒時,不僅影響身體的溫暖和衛護功能,還會導致水液代謝不正常。
肺陽虛證的病理變化主要有三種情況:
- 肺氣虛弱且寒冷時,體內的保護力量即衛陽不足,這容易引發由陽虛引起的外感症狀。例如:怕冷、全身疼痛、無法出汗、四肢冰冷、語音微弱和脈搏緩慢無力
- 肺氣虛寒還會導致體液運行不暢,積聚成病理產物,形成稱為「痰飲」的狀態。症狀是咳嗽喘息、胸部悶滿、痰液稀薄像白沫且量多,嚴重時可能伴有四肢浮腫、頭暈目眩。
- 由於肺氣虛寒影響體內水液的正常調節,以及下輸至膀胱的功能,會導致肢體腫脹和排尿不暢。
肺陽虛證常出現於「肺痿病」、「氣喘病」,經常是肺部的能量不足且體內過於寒冷,導致身體不能正常轉化和運用津液所造成。
主要症狀包括:咳嗽時會吐出很多稀薄的痰液,呼吸短促而且很弱,感到全身特別冷,特別是手腳冰冷,總是感到很累沒有力氣,食慾下降,身體寒冷,嘴巴乾但不覺得渴,小便次數增多,嚴重時甚至會尿失禁。
肺陽虛證主要見於年紀較大、體質較弱且陽氣不足的人群,尤其在冬季寒冷的時候,病情會明顯加重,表現為頻繁咳嗽和喘息,甚至無法平躺休息。
此病狀也常見於寒冷的高原地區,這與高原的嚴寒氣候直接傷害人體陽氣有關。
此證候在臨床上常見於「肺炎」和「哮喘」等病症。在診斷時,應注意與「肺氣虛證」、「風寒侵犯肺證」、「寒痰阻塞肺證」等狀況進行區分。
肺陽虛證,可以說是肺氣虛證進一步發展而成。肺陽虛證有陰寒內生之四肢冰冷、背寒、咳嗽吐痰、脈遲...等陽虛表現。
風寒犯肺證與肺陽虛證,二者皆爲肺之寒證、但一表一里,一實一虛。風寒犯肺證是外感寒邪,肺氣失宣所造成。
寒痰阻肺證與肺陽虛證是外感寒邪,或暴飲寒涼,損傷肺臟,痰濕留滯而形成。
從經絡理解肺陽虛
造成肺陽虛的4種主要原因
肺陽虛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脈相
肺陽虛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改善肺陽虛的常用方劑
改善肺陽虛的常用穴道
肺陽虛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每年從冬季到初春這段期間,有較高機率的人體內的肺經、大腸經與與三焦經會出現虛證。
這時候有較高的機率出現「肺氣虛證」,有一定比例人就會開始出現咳嗽、容易感冒,嚴重時出現氣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