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症狀或疾病)
方劑組成解釋
生脈飲中包含麥門冬,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滋陰潤肺: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能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生脈飲主治氣陰兩傷,肺津不足,咳嗽氣喘,口渴咽燥等症,麥門冬的滋陰潤肺功效恰好可以緩解這些症狀。
- 養心安神: 麥門冬亦可養心安神,心氣不足,心悸失眠,煩躁不安等症,都可以透過麥門冬的養心功效得到緩解。生脈飲中加入麥門冬,除了滋陰潤肺,還能兼顧養心安神,使療效更佳。
生脈飲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生津: 人參為補氣藥,能益氣生津,而生脈飲主要用於治療氣陰兩虛所致的口渴、呼吸急促、脈細等症狀,人參能補肺氣、生津液,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
- 護陰固表: 人參亦具護陰之效,可防止津液外泄,同時能固表,防止外邪入侵。生脈飲中加入人參,可以更好地保護機體,避免病情加重。
總而言之,人參在生脈飲中發揮補氣生津、護陰固表的功效,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生脈飲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斂肺止咳: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心、腎經,具有斂肺止咳、益氣生津的功效。生脈飲主治氣陰兩虛、肺津不足所致的咳嗽、氣喘、口乾舌燥等症狀。五味子可斂肺止咳,補充肺氣,與麥冬、人參共同作用,達到滋陰潤肺、益氣生津之效。
2. 補益心氣:五味子可補益心氣,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狀。生脈飲中,人參補氣,麥冬養陰,五味子則補益心氣,三者相輔相成,共同作用,以達到滋陰補氣、益心安神之效。
方劑介紹
生脈飲主要功效是「益氣生津,斂陰止汗」,是治療「氣陰兩虛證」的代表方劑,主治暑熱傷氣、津液虧損、久咳傷肺,氣陰兩虛證之證。
主要症狀是:中暑後元氣不足、容易疲勞、體倦乏力、口乾舌燥、乾咳少痰、氣短懶言、容易流汗、舌紅、脈虛脈虛細。
肺主氣,司呼吸,若久咳不愈,則肺氣日耗,肺陰漸損。氣虛則咳嗽氣短,自汗聲低。陰虛則肺失清潤,乾咳痰少,肺主一身之氣而為百脈之朝會,肺氣虛時脈來虛弱。
暑為夏季炎熱之氣「暑為陽邪」,其性升散,最宜耗氣傷陰。皮膚腠理開瀉,大汗傷陰,即所渭「陽勝則陰病」。
由於肺主氣,暑熱傷肺,肺傷則氣亦傷,故氣短懶言,肢體倦怠。肺主皮毛,肺傷則失其衛護之力,所以大汗淋漓。
體內元氣隨著大汗瀉之,氣則逐漸衰弱,所以《黃帝內經》提到:「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因為氣虛腠理不固則汗益不止,隨著汗愈流愈多而津液受損,逐漸形成「氣陰兩虛證」。氣虛則汗多,容易疲勞、身體疲倦、氣短懶言。
陰虛則咽乾口渴、舌質乾紅少苔,脈虛數。熱傷元氣,氣傷不能生津,汗出易于耗津,也會口乾口渴。
本方所治諸症皆由氣陰不足而造成,所以宜「益氣、養陰、生津」。方中人參甘溫而不燥,既可補益肺氣,又擅補氣生津。
麥冬甘寒生津,長於潤肺養陰,與人參相配,氣陰雙補,相得益彰。五味子酸溫收澀,益氣生津,斂陰止汗,既寸固氣津之外泄,又能復氣陰之耗損。
三藥皆入肺經,一補、一清潤、一斂,既可補氣陰之虛,又可斂氣陰之散,故肺虛久咳之證得之,可收益氣養陰,斂肺止咳之效。暑熱氣耗津泄之證得之,司奏益氣生津,斂陰止汗之功。
本方雖有氣陰雙補之功,但實以人參補氣為主,由於氣復津生,汗止陰存,脈得氣充,則可復生,所以名為「生脈」。
本方與「清暑益氣湯」均可治療暑病汗多,耗氣傷津之證,然清暑益氣湯證為暑熱尚熾,氣津巳傷,因邪實正虛,故仍有身熱心煩,小便短赤,舌紅苔黃等熱盛之象。
生脈飲則用於暑熱己清,氣陰俱損,乃純虛無實之證,併為治療久咳肺虛,乾咳痰少的常用方。
不過注意一點的是:暑熱患者飲用生脈飲,當發燒、口乾舌燥、便秘、嘴破、血壓高等中暑熱象仍然存在時,首要任務是先清熱象,此時可使用清暑益氣湯或白虎湯;暑熱後期,僅剩下口乾舌燥、疲倦及口渴等「陰傷」症狀時,才是使用生脈飲的時機。
加減法:方中人參性味甘溫,有大補元氣之功,若氣虛不甚者,可易為黨參。若氣陰不足,兼有內熱者,則可用西洋參代之。
近代用於改善心臟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例如: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不整、心臟衰竭、低血壓、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肺心病、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患屬氣陰兩虛證者。
以及各類休克、中暑、老年性癡呆、新生兒硬腫症等表現為氣陰兩虛證候者。
傳統服藥法
人參3錢、麥門冬5錢、五味子2錢 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乃補斂合法,故宜於氣陰兩虛,純虛無實之證。若溫病氣陰雖傷,但餘熱未清,或久咳肺虛,仍有痰熱者,均非所宜。
相關證候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