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六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8%
肺經 28%
肝經 13%
脾經 9%
胃經 9%
腎經 5%
膽經 4%
心經
肺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人參青蒿湯

整體功效: 益氣生津清熱解暑

主治: 中暑熱症大汗亡陰

本方由人參、生地黃、麥門冬、青蒿、五味子組成,具有益氣生津、清熱解暑的功效,適用於中暑熱症,大汗亡陰。

文獻參考:

  • 傷寒論》:「傷寒發汗,若汗出不止,煩躁不安,欲得水漿,身熱不解,脈洪大者,此為亡津液,宜人參、生地黃、麥門冬、青蒿、五味子湯。」
  • 金匱要略》:「傷寒發汗,若汗出不止,煩躁不安,欲得水漿,身熱不解,脈洪大者,此為亡津液,宜人參、生地黃、麥門冬、青蒿、五味子湯。」

傳統服藥法

人參2兩,生地1兩,麥冬1兩,青蒿5錢,北五味子1錢。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中暑熱症,大汗亡陰。
  • 生地黃:具有滋陰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中暑熱症,大汗亡陰。
  • 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中暑熱症,大汗亡陰。
  • 青蒿:具有清熱解暑、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中暑熱症,大汗亡陰。
  • 五味子: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中暑熱症,大汗亡陰。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益氣生津、清熱解暑的功效,適用於中暑熱症,大汗亡陰。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出現虛火上炎、口乾舌燥等症狀。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應立即停藥。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青蒿湯, 出處:《辨證錄》卷六。 組成:人參3兩,生地1兩,麥冬1兩,青蒿5錢,北五味子1錢。 主治:中暑熱症,大汗亡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生脈飲

相似度 75%

青蒿煎

相似度 75%

加味麥冬湯

相似度 72%

麥冬飲

相似度 72%

加味參麥散

相似度 72%

麥冬飲子

相似度 66%

除煩寧燥湯

相似度 66%

生脈散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