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青蒿(切)1鬥,童便1鬥,麝香1錢(細研),阿魏1兩(面裹煨,令面熟為度,細研),桃仁5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細研),天靈蓋2兩(塗酥炙微黃,搗末)。
上件藥,先將青蒿於小便中煮取五升,研絞去滓,即下諸藥末熬成膏,瓷盒中收。
每服半匙,食前以清粥飲調下。
方劑組成解釋
青蒿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人參性甘、微溫,味甘,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生津的功效。麥門冬性甘、微寒,味甘,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止渴的功效。三味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此外,本方含有青蒿,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青蒿煎, 出處:《全生指迷方》卷四。 組成:青蒿汁1升,人參1兩,麥門冬(去心)1兩。 主治:顴骨赤大如錢,日晡發熱,潮熱有時,五心煩熱,脈促澀者。
青蒿煎, 出處:《聖惠》卷三十一。 組成:青蒿(切)1鬭,童便1鬭,麝香1錢(細研),阿魏1兩(面裹煨,令面熟爲度,細研),桃仁5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細研),天靈蓋2兩(塗酥炙微黃,搗末)。 主治:骨蒸勞氣,四肢羸瘦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