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青蒿煎」方劑以「青蒿」為主要藥材,其原因如下:
- 清熱解暑:青蒿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暑、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暑熱症候、中暑發熱、濕熱瀉痢等症。
- 抗瘧功效:青蒿是傳統中藥抗瘧藥物的重要來源,其提取物青蒿素具有顯著的抗瘧效果,能有效抑制瘧原蟲的生長繁殖,治療瘧疾。
因此,青蒿煎方劑以青蒿為主要藥材,充分發揮其清熱解暑和抗瘧功效,用於治療相關疾病。
青蒿煎為一方經典中醫處方,其內含人參之緣由,實在於調和與增強藥效。人參,性溫味甘微苦,歸脾肺經,乃補氣固表之上品。在青蒿煎中,青蒿清熱解暑,專治熱病寒熱;而人參則補益正氣,防止邪氣復發,二者相輔相成。人參之補,可使虛弱之體迅速恢復,亦能提升青蒿清熱之力,達至扶正祛邪之效。此外,人參尚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助於青蒿成分更好地被身體吸收利用,從而增強整體療效。總之,人參在青蒿煎中的應用,彰顯了中醫藥理中「攻補兼施」的智慧。
青蒿煎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滋陰:青蒿性寒,善清熱解暑,但其寒涼之性易傷陰。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胃經,具有清熱生津、潤肺養陰的功效,可緩解青蒿的寒涼之性,避免傷陰,並進一步滋陰潤燥,達到清熱而不傷陰的效果。
- 利咽止咳:青蒿煎常用於治療暑熱感冒、咽喉腫痛等症,而麥門冬亦具有清熱利咽、潤肺止咳的作用,可輔助青蒿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緩解咽喉腫痛,緩解咳嗽症狀,增強療效。
主治功效
青蒿煎
中藥方劑「青蒿煎」,主要成分有青蒿、人參、麥門冬,主治功效是顴骨上的顴紅又大又像銅錢,白天到了傍晚的時候發燒,晚上也有潮熱,手心、腳心發熱煩躁,脈搏促數帶澀。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青蒿:**為中藥中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治瘧疾、解毒、清熱解毒、驅蟲殺蟲等功效。青蒿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其中,清熱瀉火是青蒿的主要功效之一,可清透陰分伏熱、退虛熱、除骨蒸,治療溫病、暑熱、骨蒸勞熱等病。此外,青蒿也具有解毒功能,可降低內毒素誘導的組織病理損傷,降低內毒素血漿濃度,並降低內毒素休克致死率。在驅蟲殺蟲方面,青蒿所含青蒿素及其他有效成分,對多種寄生蟲,如瘧原蟲、蛔蟲、鉤蟲等,具有明顯的殺滅作用。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青蒿煎」,主要成分是青蒿、人參、麥門冬,主治功效是顴骨上的顴紅又大又像銅錢,白天到了傍晚的時候發燒,晚上也有潮熱,手心、腳心發熱煩躁,脈搏促數帶澀。
傳統服藥法
青蒿(切)1鬥,童便1鬥,麝香1錢(細研),阿魏1兩(面裹煨,令面熟為度,細研),桃仁5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細研),天靈蓋2兩(塗酥炙微黃,搗末)。
上件藥,先將青蒿於小便中煮取五升,研絞去滓,即下諸藥末熬成膏,瓷盒中收。
每服半匙,食前以清粥飲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此外,本方含有青蒿,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青蒿煎, 出處:《全生指迷方》卷四。 組成:青蒿汁1升,人參1兩,麥門冬(去心)1兩。 主治:顴骨赤大如錢,日晡發熱,潮熱有時,五心煩熱,脈促澀者。
青蒿煎, 出處:《聖惠》卷三十一。 組成:青蒿(切)1鬭,童便1鬭,麝香1錢(細研),阿魏1兩(面裹煨,令面熟爲度,細研),桃仁5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細研),天靈蓋2兩(塗酥炙微黃,搗末)。 主治:骨蒸勞氣,四肢羸瘦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