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陰兩虛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氣陰兩虛證是指機體的「元氣」和「真陰」兩個方面同時都出現不足,它既有肺、脾、腎三臟元氣虧損的症狀,又有五臟津液內耗,營陰不足的陰虛熱盛的表現。不論外感或內傷都會出現此證,多見於素體氣虛或陰虛之人,好發於夏季與秋季。
本證常見於溫病派所提出的「春溫」、「暑溫」、「濕溫」、「秋燥」及內傷雜病的「胃院痛」、「肺癆」、「心悸」、「勞淋」等病變中。
以「春溫」為例,春季溫熱之邪,邪熱客於氣分,熱結陽明,耗傷氣津,導致胃腸傳導失司而形成此證。以「暑溫」為例,夏季炎熱,熱邪讓體內流汗過多,容易耗傷氣陰而形成此證。
以「濕溫」病為例,由於季節濕性黏滯,汗出而濕熱不解,久之氣陰大虧而形成此證。以「秋燥」為例,秋季燥邪犯肺,燥易化熱而傷氣陰,灼傷肺胃,津液內耗而形成此證。若溫邪熱毒,深入下焦,耗傷真陰時會形成「心腎氣陰兩虛」證。
在內傷雜病辨證中,往往涉及多個臟腑。例如「胃院痛」時,多因飲食不節,脾胃素虛,更加七情內傷,肝氣郁滯,氣郁化火,橫逆犯胃,灼傷胃陰,表現為脾、胃、肝之氣陰兩虛。
以「肺癆」為例,多因稟賦虛弱,起居不慎,勞倦思慮,耗散元氣,正氣不足而損傷肺陰,出現脾、胃、肺之氣陰兩虛。以「心悸」為例,多因素體虛弱,脾胃不足,思慮過度,耗傷心血,血虛而陰虧,出現脾、胃、心之氣陰兩虛。
以「淋證」為例,多因久淋不愈,脾胃元氣虧損,更兼勞累過度,房室不節,出現脾、胃、腎之氣陰兩虛。由於過度疲勞就會發作,所以稱之為「勞淋」。
綜合上述,本證的主要症狀是: 疲倦乏力、汗出氣短、乾咳少痰、食慾不佳、口乾咽痛,頭暈目眩,午後潮熱,心悸,手足心熱,腰疫耳鳴,尿少便結,舌紅絳,苔少,脈細數無力等症狀。
氣陰兩虛證常與「氣血兩虛證」、「陰陽兩虛證」一起討論。
「氣血兩虛證」是「氣」與「血」兩個方面均見虧損,會有明顯血虛症狀(例如:頭暈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蒼白),而氣陰兩虛證是氣陰同病,會有明顯的「陰虛生內熱」的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痛,午後潮熱,手足心熱。
氣血兩虛證在疾病演變過程中,可因血虛而致陰虧,導致氣陰兩虛。氣血兩虛證的治法是「補益氣血」,而氣陰兩虛證的治法是「益氣養陰生津」。
氣陰兩虛證若不能漸漸恢復,氣虛及陽,可導致「陰陽兩虛證」,氣血陰陽虛證發展至後期,必然會累及腎陰、腎陽的根本。最後,由於元陰、元陽的衰竭,陰陽離決時就會死亡。氣陰兩虛證的病變部位,不一定在腎,五臟皆可出現。
造成氣陰兩虛的4種主要原因
氣陰兩虛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脈相
氣陰兩虛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氣陰兩虛的相關證型
改善氣陰兩虛的常用方劑
改善氣陰兩虛的常用穴道
氣陰兩虛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氣陰兩虛證的可見於各種經絡型態之中,基於此證多見於「夏秋」兩季,在此列出夏秋兩季常見的經絡型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