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暑益氣湯

Qing Shu Yi Q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脾胃論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胃經 16%
心經 15%
肺經 15%
肝經 8%
腎經 7%
大腸經 6%
膀胱經 3%
三焦經 3%
膽經 1%
脾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主治功效(症狀或疾病)


脈象虛脈

舌象舌苔白膩,舌苔黃膩

疼痛全身酸痛,頭痛

症狀食慾不振,排尿後有殘尿感,小便顏色偏黃,大便溏,口乾口渴,身體容易出汗,經常疲勞想睡,無尿及少尿,消化不良,心情煩燥,心胸煩熱,四肢痿軟無力,胸悶脹,身體沉重,身體發熱四肢冰冷

現代疾病熱中暑,自律神經失調,腎炎,高血壓性腎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原發性高血壓

方劑介紹


清暑益氣湯

清暑益氣湯算是熱門方劑,在Google Trend 的趨勢紀錄,可以清楚看出每年固定到了6-8月的時候,就會開始有人搜尋清暑益氣湯,隨著天氣變寒冷之後就消失,隔年再現,主要是台灣地區的人們在搜尋。

然而,這個「清暑益氣湯」主要有兩種版本,現代科學中藥的成分主要都是《脾胃論》的版本,然而近代中醫教科書所教學的,主要是《溫熱經緯》版本的清暑益氣湯。多數人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差異,可點選「王氏清暑益氣湯」理解。

這裡就介紹《脾胃論》版本的清暑益氣湯。主要功效是:清暑祛濕,益氣生津。主治:暑傷氣津證。長夏溼熱四肢困倦全身無力、食慾不佳、身熱、頭痛、小便短少、自汗多、口渴、大便溏泄、便黃溺赤、脈虛者、苔膩。

此方劑適用於原本就氣虛的人,在暑濕夏天受到濕熱之外邪。運用黃耆補中益氣、人參益氣生津、麥冬養胃生津止渴、蒼朮、白朮健脾燥濕和中。

同時黃柏清熱燥濕殺菌、神麴健脾開胃助消化。青皮、陳皮理氣化滯。升麻、葛根解肌退熱驅毒,生津止渴;當歸甘潤、防理氣藥耗傷陰血。澤瀉,利水滲濕瀉熱;五味子,生津歛汗;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

現代主要運用於增強脾胃增強脾胃消化吸收能力,促進體溫調節功能。用於中暑、慢性腎炎、尿瀦留、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自律神經不調、口渴、四肢無力、暑溼灼傷氣陰諸症。凡暑傷元氣、濕熱內蘊、少氣無力、身熱自汗、津血耗散者,用本方皆獲良效。

方劑組成解釋

「清暑益氣湯」中加入「神麴」的主要原因如下:

  1. 消暑化濕: 神麴性甘溫,具有消暑解表、化濕健脾的功效。夏天暑熱濕邪易傷脾胃,神麴可有效祛除暑濕,改善脾胃運化功能。
  2. 益氣生津: 神麴能益氣生津,緩解暑熱所致的口渴、乏力等症狀。其甘溫之性,有助於提高機體抗暑能力,恢復元氣。

清暑益氣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清暑益氣湯中其他藥材如黃芩、石膏等性寒,甘草可緩解其寒性,使藥性更溫和,避免寒涼傷脾胃。
  2. 益氣健脾: 甘草入脾經,具有益氣健脾、緩解疲乏的作用。清暑益氣湯主治暑熱傷津、氣陰兩虛,甘草可補益脾胃,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恢復體力。

清暑益氣湯中包含白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氣: 白朮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功效。清暑益氣湯用於暑濕困脾,氣陰兩虛所致的症狀,白朮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消除暑濕之邪。
  2. 助運化水濕: 清暑益氣湯常用於治療暑濕所致的倦怠乏力、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症。白朮能燥濕利水,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消除暑濕對脾胃的損害,從而緩解上述症狀。

清暑益氣湯中加入蒼朮,主要是因為其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

暑熱易傷脾胃,導致脾胃濕困,氣機不暢,出現食慾不振、脘腹脹滿、肢體倦怠等症狀。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能燥濕化痰,健脾開胃,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從而達到清暑益氣之效。

此外,蒼朮還能升清降濁,幫助體內濕熱之邪向下排泄,進一步達到清暑的效果。

清暑益氣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作用。清暑益氣湯主要針對暑濕困脾所致的脾胃氣虛,而陳皮的理氣健脾作用,可以幫助脾胃運化,增強機體對暑濕的抵抗力,促進津液的生成和代謝。
  2. 行氣化濕:暑濕之邪容易困阻脾胃,導致氣機不暢,出現胸悶、腹脹、噁心等症狀。陳皮具有行氣化濕的作用,可以疏通氣機,化解暑濕之邪,改善脾胃功能,達到清暑益氣的效果。

清暑益氣湯中加入當歸,主要考量其補血益氣之功效,與方劑整體「清暑益氣」的目標相輔相成。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養血、活血調經、潤腸通便之效。在清暑益氣湯中,當歸可補益氣血,改善因暑熱所致的氣虛血虧,同時亦可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加速排解暑熱。此外,當歸亦可緩解因暑熱導致的口乾舌燥、頭昏眼花等症狀,有助於提升患者的整體體力,加速康復。

清暑益氣湯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暑:葛根性涼,具有清熱解表、生津止渴的功效,能有效緩解暑熱所致的發熱、口渴、煩躁等症狀。
  2. 益氣解表:葛根還具備解肌發表、升陽解表的作用,能促進體表汗液排出,解除暑濕的鬱積,進一步改善因暑熱引起的肌膚不適和疲乏無力等症狀。

因此,葛根在清暑益氣湯中起著清熱解暑、益氣解表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方劑達到清熱解暑、益氣生津的功效。

清暑益氣湯中包含黃柏,主要原因在於黃柏具有清熱瀉火、除濕解毒之功效,與本方清暑益氣、化濕解毒的功效相符。

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可清泄腎經濕熱,對於暑熱所致的煩躁不安、口渴、小便短赤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同時,黃柏還可抑制細菌生長,對於暑濕所導致的感染性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黃柏的加入既能清熱解毒,又能化濕止瀉,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更有效地達到清暑益氣的目的。

清暑益氣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益氣扶正: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清暑益氣湯主要用於暑濕困脾、氣陰兩傷者,黃耆可補益脾氣,提升正氣,抵禦暑邪侵襲,增強機體抵抗力。
  2. 升陽舉陷: 黃耆性溫,能升陽氣,對於暑濕所致的脾胃虛弱、氣虛下陷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同時也能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

清暑益氣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生津,養陰潤肺: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清熱生津、養陰潤肺之效。夏季暑熱,容易耗傷津液,導致口渴、心煩、氣短等症狀。麥門冬能清熱生津,補充津液,緩解暑熱引起的燥熱症狀,同時滋養肺陰,保護肺部不受暑熱侵襲。
  2. 益氣補虛,緩解疲乏:清暑益氣湯主要功效在於清暑益氣,而麥門冬雖屬寒涼藥,但亦有益氣之效,可緩解暑熱引起的氣虛乏力、倦怠無力等症狀,有助於提高機體抵抗力,抵禦暑邪。

清暑益氣湯中包含青皮,主要是因為其具備以下兩個作用:

  1. 疏肝理氣: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經,能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用於治療肝氣鬱滯所致的胸脅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清暑益氣湯主要針對暑濕困脾、氣陰兩虛所致的症狀,而肝氣鬱滯亦可影響脾胃運化,因此加入青皮可疏肝理氣,協調脾胃功能。
  2. 健脾消食: 青皮亦具健脾消食之功效,有助於改善暑濕困脾所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此外,青皮還能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排除體內濕熱,進一步清暑益氣。

清暑益氣湯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益氣補虛:清暑益氣湯主要用於暑熱傷氣、氣虛乏力之症。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之功效。其補氣作用可改善暑熱所致的氣虛乏力,增強機體抗暑能力。
  2. 扶正祛邪:人參亦有扶正固本之效,可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在暑熱傷氣的情況下,人參可以扶正固本,提高機體抵禦暑邪的能力,促進機體恢復。

清暑益氣湯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散風熱,升陽解表:升麻味辛、甘,性微寒,具有疏散風熱、升陽解表之效。清暑益氣湯用於治療暑熱傷津,氣陰兩虛之症,升麻可協助疏散暑熱,解表透邪,使氣機升發,恢復正氣。
  2. 升提津液,助氣化津:升麻入肺經,具有升提津液的作用,有助於將體內津液向上輸布,滋潤肌膚,緩解暑熱造成的津液不足。同時,升麻也能助氣化津,使津液轉化為氣,恢復體力。

清暑益氣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斂汗固表: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斂汗固表之效。清暑益氣湯以清熱解暑為主,但同時也兼顧了汗出過多所致的氣虛表虛之症。五味子可收斂汗液,防止津液外泄,並固護機體正氣,防止外邪入侵。

2. 益氣生津:五味子還具備益氣生津之效。清暑益氣湯中,因暑熱傷津,導致氣虛津虧,五味子可補益氣陰,生津止渴,使氣血充足,津液充沛,有助於機體抵抗暑邪,恢復體力。

清暑益氣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利水滲濕:澤瀉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可祛除暑濕所致的濕熱內蘊,改善因暑濕困脾導致的脘腹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

二、清熱解毒:澤瀉亦具清熱解毒之功,可清泄暑熱,解除因暑濕侵襲所致的發熱、口渴、煩躁等症狀。

故在清暑益氣湯中加入澤瀉,可起到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清除暑濕、恢復脾胃功能,進而達到清暑益氣、消暑解表之功效。

傳統服藥法


上藥㕮咀,用水600毫升(二大盞),煎至300毫升(一盞),去滓,空腹時溫服。

現代藥理研究


本方具有解熱、鎭痛、抗炎、抗菌、利尿等作用。

  • 解熱、鎭痛、抗炎作用:當歸、升麻有解熱、鎭痛、抗炎等作用。
  • 解痙作用:葛根、白术、當歸、陳皮、青皮、甘草具有解痙效果。
  • 抗菌作用:黄柏、陳皮、升麻、澤瀉、黄耆、白朮、當歸、麥冬、五味子等在體外實驗中表明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尤以黄柏抗菌譜更廣。
  • 利尿作用:澤瀉煎劑和浸膏,對人和多種動物的有制尿作用,使尿量、尿中鈉、氧、鉀和尿素的排泄量增加。白朮具有明顯而持久的利尿作用,不僅增加水的排泄,也促進電解質,特別是鈉的排出。
  • 強壯作用:白术有強壯作用,能促進小具體重增加及肌力增加。另外人參、麥冬亦具強壯作用。

清暑益氣湯的經絡型態


每年北半球到了6-8月時,經常會有熱浪來襲,以2022年為例,熱浪席捲半個中國,影響9億人口。在這種天氣下,絕大多數人體內的肝經、少陽經、陽明經出現實證,脾經與膀胱經出現虛證,這就是典型的暑濕,容易中暑的經絡型態。

夏季容易中暑的經絡型態
夏季容易中暑的經絡型態

在這種經絡型態下,溫病派理論完全具有適應性,這也是後代溫病派流傳的主要經絡模型。比較適合「王氏清暑益氣湯」。

然而,這種型態在炎熱夏天中,最多也只有適應30%-50%的人,不是每個人都是出現這種經絡型態,尤其是「寒性陽虛經絡體質」的人,就算是熱浪環境下也不會改善,還是要依照體質決定才是。

相關證候


相同名稱方劑


清暑益氣湯, 出處:《溫熱經緯》卷四。 組成:西洋參、石斛、麥冬、黃連、竹葉、荷稈、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主治:清暑熱,益元氣。主治:濕熱證,濕熱傷氣,四肢困倦,精神減少,身熱氣高,心煩溺黃,口渴自汗脈虛者。汗多煩渴,脈大而虛。

清暑益氣湯, 出處:《集驗良方》卷三。 組成:人參5分,當歸1錢,白芍(酒炒)1錢,熟地1錢,白茯苓1錢,麥冬1錢,五味子10粒,陳皮7分,黃柏(酒炒)7分,知母(酒炒)7分,生甘草3分。 主治:夏月暑病,四肢困倦,精神短少,脈虛之症。

清暑益氣湯, 出處:《脾胃論》卷中。 組成:黃耆1錢(汗少減5分),蒼朮1錢(泔浸,去皮),升麻1錢,人參5分(去蘆),澤瀉炒曲5分,橘皮5分,白朮5分,麥門冬3分(去心),當歸身3分,炙甘草3分,青皮(去白)2分半,黃柏(酒洗,去皮)2分或3分,葛根2分,五味于9枚。 主治:清熱益氣,化濕生津。主治:平素氣陰俱虛,感受暑濕,身熱頭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飲食,胸悶身重,便溏尿赤,舌淡苔膩,脈虛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