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氣態物也。「海」,大也。氣海名意指任脈水氣在此吸熱後氣化脹散。本穴物質為石門穴傳來的弱小水氣,至本穴後,水氣吸熱脹散而化為充盛的天部之氣,本穴如同氣之海洋,故名「氣海穴」。氣澤名意與氣海同,澤指穴內的天部之氣為混濁之狀。
- 「脖胦穴」。「脖」,脖子也。「胦」,中央也。脖胦名意指任脈氣血在此循腹正中線而行。
穴名介紹
解剖位置
在腹白線上,深部為小腸;有腹壁淺動、靜脈分支和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針刺方法
直刺0.8~1.2寸
穴道介紹
此穴就是道家所說的「丹田穴」,道家視臍下腹部為丹田,故名「丹田穴」。 《針灸資生經》:「氣海者,蓋人之元氣所生也。」因與胸中氣海(上氣海)相對,故又名「下氣海」。穴居腹部,為生氣之海。
本穴的主要功效是大補元氣,對於改善腹脹、腹瀉、便秘、痛經、產後惡露、月經不調、男子性功能障礙...等等,都有相當的效果。
Youtube影片
穴道主治疾病
本穴道可以改善114種症狀或疾病,在此隨機顯示79種。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症(膽固醇過高)
- 月經不調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神經衰弱症
- 男性勃起障礙(陽痿)
- 嗜眠症(嗜睡症)
- 睡眠障礙
神經系統疾病
- 阿茲海默症(失智症)
- 睡眠障礙
- 嗜眠症(嗜睡症)
循環系統疾病
- 痔瘡
- 中風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更年期綜合症
- 女性不孕症
- 卵巢炎
- 月經不調
- 月經過多
- 腎及輸尿管結石
- 尿道炎
- 前列腺炎
- 子宮發炎
- 尿道結石
- 月經腹痛
- 前列腺增生
- 子宮崩漏
- 白帶
- 子宮肌瘤
- 排尿困難
- 月經稀少
耳與乳突疾病
- 暈眩
消化系統疾病
- 腸炎
- 大便秘結
- 大腸激擾綜合症
- 胃腸出血
- 腹股溝疝氣
- 胃下垂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膝蓋痛
- 腰痛
- 背痛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下腹部痛(小腹痛)
- 無尿及少尿
- 打嗝呃逆
- 暈眩
- 嗜眠症(嗜睡症)
- 尿失禁
- 腹痛
- 身體消瘦
- 腹瀉
- 全身性水腫
- 氣喘
- 頻尿
- 胃腸氣脹胃脘不適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腰骶痛
- 身體消瘦
- 眼睛乾澀疲勞疼痛
- 帶下有魚腥味
- 肛門出血
- 打嗝呃逆
- 夜間易醒
- 月經腹痛
- 子宮崩漏
- 乾嘔
- 腰痛
- 大便失禁
- 黃帶
- 月經夾有血塊
- 大便溏(稀薄)
- 小便疼痛
- 經血如水樣
- 月經提前到來
- 手掌痛
- 小便渾濁不清
- 胃腸氣脹胃脘不適
- 多痰
- 帶下黏稠
- 夜間遺尿
- 排尿後有殘尿感
- 容易生氣
- 月經淋漓不止
相關標籤
穴道配伍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